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课程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教材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是观察和理解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窗口。从1982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到2011年教育部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在知识内容生活化与书写形式童趣化上都发生了重要改变。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典型性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为研究文献,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是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变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需要合理的制度供给和相应的制度变迁.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变迁主要经历了政策推动阶段、政策法律化开启阶段、政策法律化深入阶段和政策法律化完善阶段.通过对各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结构和实施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今后制度变迁的发展路径应更注重法律合理化、类型化变迁和政府守法等方面的改良.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具有“差异”、“矛盾”和“冲突”三种状态;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代际之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分化的三大表现;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和价值观自身的变迁逻辑是价值观分化的三大根源.价值观整合则与社会整合和利益整合密切相关,是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内容,而多维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整合的基本方向和重要趋势.弥合价值观分化,实现价值观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5,(6):121-125
规制变迁的内因是规制失灵,外因是制度环境、意识形态等的发展变化。1997年以来,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从规制类型到规制体系均经历着持续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是规制变迁的重要外因,同时也是规制变迁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6)
从文化自信中审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探索的过程。坚定文化自信,在多元开放的精神世界图景中保持定力,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是新时代的战略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时代。遵循传承—转换—创新的历史逻辑,从文化自信中审视中国意识形态的演化变迁,要深刻认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发生转型的新态势。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应以这一思想为指导,锐意创新,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进程中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略,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世纪宗教工作的新形势,需要明确和掌握以下重要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对我国现实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研究,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工作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理论探索,不断完善和进行创新,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九十年代以来,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的理论 ,是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工具之一。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意识形态作为由世界观构成的价值系统 ,对于克服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道德风险” ,具有重要的制度功能。笔者以为 ,阐释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合理思想 ,构建面向市场经济的、“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对于我国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发挥意识形态的管理优势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意识形态作为由世界观构成的价值系统之功能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架中 ,制度的结构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两种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要素构成。非正式规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引起社会精神生活的剧变.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上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因此,确立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道德建设体系,越来越提到理论和实践的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的体系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为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建立良好社会风气,为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和目的;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五爱”为基本要求的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的道德建设基本途径,等等.这几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构成了道德建设的体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青少年道德状况的巨大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也因时而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规范性道德教育与德性道德教育的统一;道德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道德教育生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着眼我国国情和宗教具体实际,推动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特别是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关于我国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基本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中,首次将这个基本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意义十分重大。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