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失望情境下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1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探讨了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运用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儿童在失望情景下的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都变得越来越积极,且失望情境下无论是在真实情绪上还是在表面情绪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三种人际关系类型下儿童的表面情绪和真实情绪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而且人际关系类型不同儿童使用表达规则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这可以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来解释;(3)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受到不同人际类型的影响,这可能与儿童对情绪表达社会影响的不同预期有关;(4)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类型影响,且不同人际关系下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年级、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追踪研究方法,对60名幼儿在高兴、惊讶与害怕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两年的发展进行探讨,并考察情绪情境、性别和人际背景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目标和策略水平均随年龄增长显著提升;(2)幼儿在害怕情境中为自我保护而较多使用掩饰策略,在惊讶情境中较多使用掩饰和夸大策略,在高兴情境中综合运用掩饰、弱化和夸大策略;(3)性别和人际背景均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影  桑标 《心理科学》2020,(3):600-60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004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情绪表达策略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并考察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情绪表达策略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调节积极和消极学业情绪时,中学生对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的使用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微弱的差异。(2)在调节积极学业情绪时,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向预测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在调节消极学业情绪时,消极学业情绪对表达宣泄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了情绪效价在学业情绪表达策略使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访谈故事,比较了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表情调节知识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性别差异不显著,组别与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两组儿童发展趋势类似,发展水平不同;学习不良儿童报告出较少的社会定向目标,自我保护目标得分与一般儿童差异不显著;学习不良儿童缺少根据不同人际关系类型灵活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而且较少把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和目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编的外部情绪理解问卷,考察了听障儿童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等外部情绪理解三个成分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儿童在外部情绪整体理解、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四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普通儿童;(2)不同年级听力障碍儿童的外部情绪理解、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四方面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听力障碍儿童外部情绪理解差异不显著;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父母听力状况不同的听障儿童,其外部情绪理解水平差异显著。DD儿童的外部情绪整体理解、表情识别和情绪情景识别得分显著高于DH儿童。  相似文献   

6.
采用纵向设计,研究幼儿从4岁到6岁在四种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理解和运用。发现:(1)厌恶情境中知识水平最高,社会定向目标发展先快后慢,多用掩饰策略;高兴情境中自我定向目标迅速发展,多用平静化和弱化策略;伤心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策略,生气情境中知识水平最低,为自我保护而少用弱化策略。(2)幼儿的知识和夸大策略迅速增长,两种目标发展因情境而异,弱化策略发展因性别而异。(3)可以很好地解释前人研究的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7.
闫嵘  俞国良 《心理学报》2009,41(7):602-612
采用言语交际策略认知结构访谈故事情境,考察了小学3~6年级学习不良儿童言语交际策略理解水平的发展以及言语行为对其策略理解的影响。被试为两所普通小学儿童,其中学习不良117名,一般儿童124名。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儿童言语交际策略理解水平在总体发展上显著落后于一般儿童,但滞后仅存在于意图表达间接程度较高的暗示策略上。其次,在不同言语行为类别上发展趋势不同。对于礼貌请求策略,学习不良儿童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而一般儿童则表现出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趋势;对于委婉应答策略,学习不良儿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170名二、四、六年级小学儿童为对象,运用情境故事法,从情绪状态理解、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三个维度探讨其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小学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是一个平缓而渐进的过程;小学儿章能够对情绪原因做出情境性解释和心因性解释;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和情绪凋控理解性别差异不显著,六年级女生情绪原因理解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小学儿童情绪理解成分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9.
以400名3到7岁城市儿童的父亲为被试,考察父亲参与教养的基本特点及其与性别角色的关系.结果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父亲对子女的规则约束显著多于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父亲,父亲参与教养水平不存在儿童性别的显著差异.双性化的父亲对儿童的互动监督、规则约束、情感表达、间接支持、学业鼓励均显著多于其他性别角色的父亲;男性化的父亲对儿童的规则约束显著多于女性化的父亲;女性化的父亲在互动监督、情感表达、间接支持和学业鼓励方面均显著多于未分化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情绪对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平  郑建君 《心理学报》2009,41(6):481-491
为探究情绪在危机情境下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影片诱发实验情绪,运用实验室实验考察了以情绪变量为主导、包括性别和任务难度等在内的相关因素对危机决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随着危机决策任务难度的增加,个体用于决策的时间显著增长,且性别与情绪类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交互作用;(2)在危机情境下,男性的产生新方案率明显高于女性;(3)男性被试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女性,且情绪与难度变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4)个体对于自身危机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在性别、情绪和难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先通过收集和验证羞耻情境故事和情绪词来编制考察小学儿童羞耻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量材料,然后对300名1-6年级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随年级增长而发展,并且在2-3年级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4种羞耻情境中,小学儿童在公德情境中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最高,其次是当众出丑情境和欺骗情境,最低是学习情境。(3)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无显著性别差异;4种羞耻情境中,只有在公德情境中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性别差异,即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2.
对惯用语理解的发展 ,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无语境条件下 ,中小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年级差异显著 ,小学生和中学生差异较大 ,而小学和中学各年级内部差异不显著。学生对惯用语是先理解字面意义 ,再理解比喻意义。在有语境条件下 ,不同年级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差异显著 ,惯用语语义倾向性的影响不显著 ,但语境对学生惯用语理解有重要影响 ,高年级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境。  相似文献   

13.
姜媛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8,31(6):1308-1312
情绪调节策略近年已成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年级、性别、学业水平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性别差异,有年级差异,有学业水平差异,高年级较低年级、高学业水平较低学业水平更倾向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在表达抑制策略上无年级差异,无学业水平差异,有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倾向采用表达抑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小学三年级至大学一年级五个年级的200名被试进行了测验,以考查被试的漫画认知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级被试对漫画的认知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存在两个快速发展期,即三至五年级(9—12岁),初二至高二(14—18岁);(2)漫画认知在性别上略有差异,但就各年级而言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刘儒德 《心理学报》1997,30(2):166-171
对58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下自学加法法现(规则学习)以及应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技能学习)时学生学习控制水平(即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步调的适当性)与元认知监控水平(即对自己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规则学习中,CAI学习控制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但在技能学习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2)规则学习的学习控制水平显著高于技能学习。(3)CAI学习控制水平和元认知监控水平两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时间两者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about pri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ir emerging understanding and acquisition of conventional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ge or gender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print children brought to a first school situation and how it changed as a function of grade in school and gend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come to preschool with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functions and conventions of print but do not achieve mastery of these concepts until second or third grad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ender effect, but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at effect for each of the concepts about print task. A discussion follows of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图形推理策略个体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一至六年级儿童145名为对象,根据项目中图形关系的规则,把瑞文测验的项目分成6类,选择出14道题目为实验材料,探讨小学生图形推理策略的个体差异.结果发现,数学能力不同的小学生在解决简单图形推理问题时,基本上使用知觉算法策略,没有表现出差异.但在较难图形推理问题时差异显著,中高数学水平儿童主要使用分析策略和知觉分析策略;而低数学水平儿童基本上使用知觉匹配策略;除了格式塔类型的题目以外,推理水平高的儿童在解决这五类题目时主要使用分析策略和知觉分析策略,而推理水平低的儿童主要使用知觉匹配策略;推理水平高的儿童在解决较为简单的图形推理问题时的策略使用很集中,随着题目难度的加大,策略变得越来越分散,而推理水平低的儿童则无论题目难易如何变化,他们的策略主要使用知觉匹配策略,而且表现出随机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