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张謇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对当前我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创建的大生集团一度拥有50多个农工商贸企业,资本总额达到2483万(规元两),在当时,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亚洲也赫赫有名。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大生集团走向了衰败。大生兴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张謇的企业发展战略与大生集团兴衰的关系,说明张謇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决策失误是导致大生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以此为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一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张謇主要采用了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其投资扩张活动大致分三个阶段:(一)1900—1…  相似文献   

2.
正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蔷菴,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高中状元次年,他弃官从商,领士人投身实业之风气。因其在实业、教育领域的成就贡献以及崇高的社会声望,民国初年曾出任政府实业总长、农商总长。他毕生坚守孔孟之道,"父教育、母实业",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其品德、思想、事业、成就深为人们所景仰,是"儒商"典范。关于张謇的研究,通常考察其商业  相似文献   

3.
从卫兵 《学海》2006,(6):140-145
中国的现代化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而19世纪80年代中期张謇在家乡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则标志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韧。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全面兴办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探讨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我们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一个皇帝亲点的状元 ,却淡薄仕途 ,毅然走向以实业和教育而救国之途。他的一生 ,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谋求国家兴盛的艰苦曲折的历程 ;他的思想和实践所体现出的高尚道德品格和开拓进取精神 ,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财富。研究张謇的道德人格 ,承继先人的传统美德 ,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促进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謇(1853—1926),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在42岁“大魁天下”之后,毅然摒弃仕途,穷其毕生精力,在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振兴教育,擘画水利,推  相似文献   

6.
正张謇是清末状元,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出身寒门,饱受欺凌的父母为了让他尽早摆脱贫穷的窘境,幼年时就让他拜颇有名望的宋普斋为师。天资不是很好的张謇,学习也不是很用功。第一次参加州试后,一向严厉的宋普斋非常气愤,就把他叫到面前:"你可知道这次考试成绩如何?今后又有什么打算?"张謇知道自己考得很糟,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静候老师责罚。  相似文献   

7.
江苏南通,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将其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是随民国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自主型近代化城市。张謇先生在创办实业的同时,也对南通城展开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营建了一批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南通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不同于青岛、大连等近代外国殖民城市的建筑,也不同于上海、天津等近代租界的建筑。南通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建筑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而且带有很强的民俗文化。通过研究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装饰中民俗文化的体现,希望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都立有家诫家训,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家诫》对古代名人家诫进行辑录与凝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教子书。诫子之书撷英集萃通常,家诫家训都是由长辈撰写的,而张謇则辑录了七则古人的诫子名言,将其精心编排在一起,并在起首处用一小段文字说明选录的缘由与目的。张謇的《家诫》篇幅不长,全文如下: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己意,毋宁述  相似文献   

9.
1911年10月9日夜,张謇在汉口乘船东下,正当启碇之际,武昌草湖门工程营的新军发动起义,遥见火光烛天,但他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及到安庆,才知武昌已为革命党人攻占。这一张謇意想不到的大事发生,使他在舟中浮想联翩:“自黄花冈后,革命风潮日激日厉,长江伏莽滋多,终有暴烈之  相似文献   

10.
梁巧英 《宗教学研究》2007,3(1):170-174
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养生史上影响甚大的人物。他的丹道思想在道教内丹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张三丰还被尊为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其通过内炼养生的健身思想极受后世推崇、关注和效仿。“道”与“身”的思想是张三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修道理论与实践着手,认为他的道与身的思想有以下几点:一、身生于道而归于道;二、道显于身;三、修道以修身为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热潮。当代东西方有关管理的思想、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纷至沓来,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正在深入思考、潜心研究和探索管理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无疑将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经济管理(主要是企业管理)中的几个方面从哲学上提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明新 《管子学刊》2013,(2):116-119
15—17世纪,重商主义在西方一度盛行,极大改变了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追溯其思想之源,最终必寻至古代希腊。在中国,虽然从来没有这一学派体系,但是重商思想在春秋时期却已经产生,战国时期则进一步发展,齐国堪称代表。本文将主要以齐国和古希腊为例,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双方各自重商思想产生的条件、思想主张与实践结果,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道"的理解和主张是张三丰道教思想的核心和修身成仙的理论根基。在已有的研究中少见对张三丰道论的系统阐释。本文试图从道本始论、道虚实论、道——中观三个层面探讨之。  相似文献   

14.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高僧,是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被誉为佛教界的马丁·路德。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佛教的转型。创办世界佛学苑是太虚大师进行世界佛教运动的重要实践之一,旨在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通过佛教改造人类的思想,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是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苑的远因;太虚环游欧美各国,使"创办世界佛学苑"从设想转化为实践;世界佛学苑的分支机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立;太虚提出中国佛学者应成为世界佛学苑的倡导人以及太虚与印度摩诃菩提会等佛教团体的交流合作;最后总结了世界佛学苑失败的原因和它对后世汉传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集体经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由于其实践时间不长,理论准备不足,目前,全国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立法尚未问世,面对纷然杂乱的各类股份合作制企业尽快在法律上确定其地位,并立法加以调整,在理论及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股份...  相似文献   

16.
严翅君 《学海》2001,(4):141-147
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前驱者,张謇虽不是"中体西用"之争的热心介入者,却用他自己的特有方式,在实践中把握"体用"关系,于是带来了他的文化人格的分裂和二元化.集中表现为在名分观上,出现了外壳裂变和内核固着的尖锐矛盾;在角色心态上,产生了"言商"与"向儒"的巨大冲突;在行为方式上,难以克服"以道抗势"和"以道附势"的深刻悖论.这样一种二元化分裂性文化人格,使张謇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中,同时背着沉重的传统文化的心理包袱,这大大阻碍了他迈向现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当代伊斯兰教学者对传统伊斯兰经济思想的阐释,对银行与利息等现代经济问题所发表的权威性意见,力图说明伊斯兰经济思想依然对伊斯兰国家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战后伊斯兰银行的兴起,正是实践这一传统思想的尝试。它促进了伊斯兰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代表了一种社会制度和文明,能否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独树一帜,持续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革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9,(5)
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公司法》关于股份回购的条款进行了专项修改,赋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这一重大制度变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梳理和比较了不同国家股份回购制度的演进和变迁,总结了2018年中国《公司法》修订前后关于股份回购规定的差异,并对国内外关于股份回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文认为,国外关于股份回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无论是从回购动机、影响因素还是市场反应等角度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而国内学术界关于股份回购的研究主要以案例分析与探讨西方理论的适用性为主,尚缺乏立足于国情的深入研究与成熟理论。基于中国国情,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股份回购未来的研究论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思想初探施学光一、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和研究经济伦理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我国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创办了“经济伦理:焦点与思考”论坛,并于2007年8月24日上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外事处、上海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上海市伦理学会经济伦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论坛,主题为“商道与责任:中外企业是如何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晓禾研究员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创办本次论坛的初衷;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朱贻庭教授、上海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张立群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致辞;论坛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