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840年,喀山大学。夏天来临的时候,学校大门外不远处有两个卖甜瓜的摊位。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位摊主为了招徕顾客,展开了明里暗里的竞争。他们一个挂出"不甜不熟包换"的招牌,另一个招牌上则写着"不好吃退钱"。当然,两人也都练就了一副巧舌如簧。每天,他们和顾客进行着不见硝烟的心理战争。个性精明的买主在两块招牌的文字上反复琢磨,比较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的商业零售公司──美国好乐公司副总裁艾丽莎·巴伦年轻时曾当过一家糖果店的店员。当时该店的顾客都特别喜欢她,总是等着她给自己服务。有人好奇地问艾丽莎:“为什么顾客都那么喜欢找你呢?是不是你多给了糖果给他们?”艾丽莎说:“我绝对没有多给他们,只是别的小姐称糖时,起初都装得过多,然后再一点一点地从磅秤上往下拿;而我总是先拿得不够,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上加,顾客自然喜欢我了。”艾丽莎博得顾客好感的奥秘就在于她抓住了顾客的消费心理。虽然,多装然后向下减与少装然后向上加,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最终给顾…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位商人看到一些顾客经常为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遗憾,于是他创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买不到”商店.只要顾客说明在一般市场上买不到的商品名称、规格、式样、数量等,他就会想尽办法满足顾客的要求,变“买不到”为“买得到”,变遗憾为感谢,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每一个顾客都变成了他的“活广告”,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生意红的令人眼红。  相似文献   

4.
沃伦·哈定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人,而克利夫兰则是一个喜欢说“不”的人,他们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奋斗方式,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相似文献   

5.
救画雍容华丽的牡丹,象征富贵,号称富贵花。一顾客购得郑板桥画的“牡丹图”,那图上画有好几朵牡丹,其中一朵伸到纸边,只画了半朵。次回顾客要求退货,其理由是半朵牡丹“富贵不全”。郑板桥说:“这是‘富贵无边’,你不要,别人还抢着要呢。”那顾客连忙说:“那好耶好,不退了。”说着欣然而去。又有一次,一富豪请三位文士为三幅牡丹题诗,郑板桥被请了去。他一身布衣,可另两位文士穿着十分阔气。富豪觉得郑板桥寒酸,于是面有愠气。郑板桥题诗时不慎将墨滴到了画幅上。富豪正要发火,只见郑板桥顺笔将墨点抹成一朵梅代,题诗道:…  相似文献   

6.
乞丐吟诗     
传说古时山西太原郊外有个饭店掌柜,为吸引客人,在门前挂上牌子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牌子挂出的第二天,来了三位顾客.一个土医生,一个穷秀才,还有一个乞丐。他们看了牌子,说:“好,这里可以不要钱,我们去吃吧!”  相似文献   

7.
大地春回,竹笋上市,很受顾客欢迎。可是有一天,某菜场的营业员在卖竹笋的同时,硬要搭卖鸡毛菜。很多顾客不同意。这位营业员振振有词地说:“要么两样都买,要么两样都不买。”不少顾客批评她蛮不讲理,引起了一场风波。从逻辑上分析,这位营业员的话,的确是不讲理的。所谓“不讲理”,就是不合逻辑。“要么两样都买,要么两样都不买,”这是一个选言判断。这个选言判断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两个选言肢。我们知道选言判断的选言肢有“穷尽”  相似文献   

8.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河北武清人赵廷筹从北京一家制鞋作坊学徒出师了,他与一位姓丁的财东商议,计划在当时比较繁华的东江米巷(后来的东交民巷)开办一家鞋店。资金筹集齐了,可选一个什么样的招牌招徕顾客呢?赵廷筹左思右想,认为要想赚大钱,必须在那些“坐轿”的人身上打算盘。因为当时北京城里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坐轿子的,即有钱人;一种是抬轿子的,即穷人。坐轿子的人讲究身份、地位,讲究穿戴;“抬轿子”的人都比较穷,填饱肚子都难,哪还有钱置买新鞋。所以赵廷筹拿定主意,将产品首先定位于那些头戴花翎,身穿补服,脚登粉底朝靴的达官显贵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10.
日本千叶县有家石井药局,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31只空药盒,每一只药盒标明一个日期;凡来买药的顾客都留有一张病历卡,从病历卡上得知顾客的生日日期。石井药局备有专门的贺卡,上面写着:“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如果您康复了,请告诉我们一声;如不幸仍需用药,也请告诉一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贺卡在顾客生日前一天寄出,使顾客在生日当天收到。这样,石井药局顾客络绎不绝,财源广进。小贺卡贺出了大市场。 先哲有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感情动物,人的行为常常受感情的支配和左右。同样,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消费…  相似文献   

11.
初到拉萨的那个早上,是被“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歌声惊醒的,以至于有一解间几科忘记了路途上的千享方畜产生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从城郊的青(川)藏公路纪意破到我们下鹰叨西益大学招待所正投横穿整个扭萨币区。生正一块钱一位的小巴二,冒到的是振街的“博士尼”和“雪碧”,以及“l因霞体冒用吕局里”、“目乐门欲辍厅”,而朵森格路和北京路及民处一幅广告牌上画着的两个民就运站后赫然是巴利特与完林斯曼,要干是巍故的币达①富无所不正的要影,阎亘怀疑到了内地一个喧嚣的小县减。但即区布达扭宫前山遍布着色彩斑调的招牌,这不…  相似文献   

12.
轻信的后果     
正渔夫在码头上摆摊卖鱼,为引人注目在摊位前面竖起一块高大的招牌很醒目地写上:"这里卖鲜鱼。"一时间招来很多买家,生意很是兴隆。一个顾客热心地提出建议:"招牌够大完全可以让人看清,而且就在摊位前面,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家之战已从价格之战转到商品之战,服务之战。商家要想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在竞争中击败对手,除要保证商品质量,制订合理价格外,还要想办法善待顾客。可以说善待顾客已成为商家制胜的又一张“王牌”。那么,怎么才算善待顾客,才能做到善待顾客,这里面大有学问。为什么一些实力相当,商品质量、价格相差无几的商场、店铺,生意好坏却大不相同,这其中就有一个“善待顾客”水平高低的问题。善待顾客,首先要善于“钻”进顾客“心”里。花精力、下功夫去了解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从顾客的刮益出发,…  相似文献   

14.
美兰 《思维与智慧》2001,(12):36-36
美国有个推销员奇科,他为一个厂家推销价格为395美元的烹调器具。一次,他到一个城镇推销,他把镇上的人叫到一块,一边示范这套器具,一边强调它节省燃料费用,并把烹调好的食品散发给人们,请大家品尝。这时一位当地著名的守财奴,一边吃着烹调食品,一边说:“他的产品再好我也不会买的。”第二天奇科首先敲开了这位老顽固的家门。顾客一见到推销员就说:“见到你很高兴,但你我都知道,我不会购买400元一套的锅的。”奇科看看顾客,从身上掏出1美元的钞票,把它撕碎,问顾客:“你心疼吗?”顾客对推销员的做法很吃惊,但他说:“我不心…  相似文献   

15.
“进门三相”是商界的一句行话,意思是说商业经营者,特别是第一线的营业员、服务员要善于观察顾客的来意、揣摩顾客的心理,积极主动地把生意做活做好。但是,在旧社会“进门三相”却一直包含着“只重衣帽不重人”的贬意,有些生意人“看人下菜碟”,对富人殷勤接待,对穷人白眼相看,一些不老实的商人还会根据顾客的心理干出骗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九州的大分县,有一家大百货公司——常磐百货公司。这家公司的经理有一个奇怪的“嗜好”——收捡顾客丢弃在百货店废纸篓里的纸条。 身为公司经理,统领着成百上千号人,掌管着公司的方方面面,放着诸多大事不管,捡那些废弃的纸条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思想界,处于万花筒般的动荡剧变中,要找出能转时代潮流而不为时俗所转的大思想家,委实不多。在长江流域,先是在下游的南京,抗战期间转移到上游的江津,存在着一个特立独行的佛教知识分子集团。他们以殉造者的精神,过着近乎苦行借的研修生活,探讨着终极的佛教真理,却公开宣称“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与一切迷信和独断无缘。在一个义利不辨、师道不行的时代,他们高扬师道的价值,终生献身于师门事业,前赴后继,薪尽火传;然而,为了求道的真实和学术的尊严,以“依法不依人”的磊落胸怀,敢于修正师尊的思想。他…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读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小故事: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着:“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再次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点…  相似文献   

19.
印度有个小男孩一个人上山砍柴,在荒山野岭被毒蛇咬伤了脚趾。在毒液即将扩散,离医院较远的情况下,男孩毅然用镰刀吹断了伤趾,忍着伤痛,硬是撑到了医院,结果因砍趾及时,保住了生命。   一餐厅服务员端着托盘在顾客中行走,因不小心与顾客碰了一下导致托盘不稳即将倾倒,这时候,服务员果断地将倾斜的托盘投向了自己,结果弄得自己一身果汁,而顾客却安然无恙,此举被老板看在眼里,不久这位服务员被提升为餐厅经营部经理。   这两则小故事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会放弃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小男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纽约曼哈顿金融街上,有一家“地中海”酒吧。该酒吧5年前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个奇特的经营项目:只要当日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每下跌一点,“地中海赊账酒吧”就允许顾客赊欠50美分的酒账,也就是下限金额;如果该股指下跌了100点,那么顾客就可以赊欠50美元,这是上限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