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行是一种复杂的职业活动,随着飞行性能的日益提高,对飞行员的心理生理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但有关飞行员的个性心理要求仍是目前飞行员心理选拔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对于飞行员的个性要求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意见。我国飞行员的个性特征研究较少,故本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我国飞行员进行了测查,旨在探查我国飞行员的个性特征,为今后选拔航天员、飞行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中国民航在有关现代航空人类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其飞行员选拔程序展开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随着空中交通密度的逐渐增高,新型喷气客机的问世以及国际航线的不断延伸,从而使今后对高素质飞行员的需要更加迫切。1994年中国民航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携手合作,旨在评价德国这套较为成熟的飞行员选拔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该测试系统包括人格、心理运动以及诸如航空知识、操作等能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经一系列汉化及文化适应性修订后,346名中国飞行候选者接受本套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德国候选者相比,中国被试在技术知识和数学能力上显著优于德国被试,但在心理运动和英语听力方面却显著低于德国样本的均值水平。1998年将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道开展该测试系统的效度研究。  相似文献   

3.
军事飞行员选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良明 《心理科学》1993,16(5):299-304
训练军事飞行员的代价很高,必须对应征人进行筛选,只录取成为飞行员可能性大的人。据报道,英国培训一名高速喷气式飞机飞行员大约要花费三百万英镑,用3年时间。在美国,淘汰一名飞行训练不合格的人,大致要浪费67500美元。在理论上,用飞行训练本身做为选拔手段,逐步淘汰那些不能适应飞行操纵的人,这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种办法的人力、物资耗损巨大,真正付诸实践是不现实的。任何选拔体制的建立,通常采用以下步骤:对该职业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其所要求的技能成分;设计一套能运用这种技能并可评分的测验任务;计算检测得分与受检者日后飞行  相似文献   

4.
在飞行活动中,飞行员的惊吓和惊奇反应是导致飞行失控的重要因素。惊吓和惊奇反应可能使飞行员熟练训练过的操作程序和技能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直觉性的行为或草率的决策。现有的使用飞行模拟器的研究表明,Landman模型对减轻飞行员惊吓和惊奇的训练有重要价值。在Landman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飞行员心理能力的个体间差别(即拓展的Landman模型),因此拓展的Landman模型对于飞行员的选拔和训练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中如果只考虑其中的一方面因素是不全面的.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多加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为重要。针对不育症的社会心理因素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中如果只考虑其中的一方面因素是不全面的,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多加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为重要.针对不育症的社会心理因素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民航总局立项课题“改进与完善德国汉莎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研究结果的简要介绍。该课题从1996年底启动,于1999年初结题。主要内容包括:(1)对原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硬件的改进与完善;(2)纸笔测试和评价系统的便携化;(3)评价系统软件的重新编制;(4)心理会谈方法的研制;(5)预测信度、效度以及预测符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动态空间能力加工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空间能力是对运动客体的反应和处理.采用距离判断任务和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任务探讨了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结果表明:在距离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飞行学员好于普通大学生;在到达时间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而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之间无差异.研究提示飞行训练可提高飞行员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现有民航招飞选拔还应重视和引入同时权衡了距离和速度的时间判断测试.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安全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影响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制发生作用;通过对已有矿山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得出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的研究理论基础主要有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心理学原理和胜任力特征模型等;影响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的预防应着力于从入职前的员工选拔配置,在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心理干预,以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军事飞行员选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剑涛  张侃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2):29-37
军事飞行员选拔可查的历史距今已有八十年,其中三项主要的选拔原则及三种主要的选飞测量方法贯穿于始终。每一测量方法与研究内容都因时代背景特点、技术水平和战略需要、各国的经济实力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就选拔的理论原则而言,长期以来,智力一直是作为预测飞行绩效的信度、效度均很稳定的心理指标;最近的将来,在性格、人格特征及动作操作协调性方面极可能有新的理论突破。从测量的方法来看,纸笔测验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选飞的主要测试形式,而现今,它逐渐让位于由微机支持的心理仪器检测。新问世的电脑化选飞测试具有测试环境逼真、生动的优势,必将成为选飞测验有史以来最有效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11.
苏联飞行员心理选拔工作,是从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结束后开始的。红军领导人M.B.伏龙芝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他指出:“如果我们……把身体素质、心理方面不适于担任部队服务的人员编入空军,那么,实际上我们就很难使用这支战斗力量……这对于空军特别重要。空军对每一名飞行员都有一系列品质方面的要求,而这些品质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素对通航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以此可以明确“直升机飞行员飞入仪表气象条件将会威胁飞行安全”这一基本事实。然而从近30年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所记录的200起在仪表气象条件下的直升机事故来看,有近一半的飞行员有意地飞入仪表气象条件。这驱使研究者探究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基于大量的文献,总结出飞行员的知识/经验、决策动机、情景评估、风险管理、认知偏差和社会压力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13.
飞行驾驶能力智能评估系统在飞行学员选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与心理学方法的结合给心理学方法应用于飞行学员的选拔带来了飞跃。飞行人员基本素质测验和飞行员基础测试的独特方法以及飞行人员选拔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飞行员心理选拔的测试效度。本研究将自行设计研制的飞行驾驶能力智能评估系统应用于飞行学员选拔,现报告如下。2材料和方法2.1测验系统研制组根据飞行驾驶特点设计研制出飞行驾驶能力智能评估系统。这套系统由视景、操纵、语音和评估四个子系统组成。2.2测验程序2.2.1测验前被试集体(20~30人)观看30min的指导操作录像。录像内容为演示操作这套系统…  相似文献   

14.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又经常是人们来求医的主要原因,是病人与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研究大多限于生理方面,而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却证明了心理因素在痛觉中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于疼痛的性质,科学家们一直存有争论。有  相似文献   

15.
周强  胡瑜 《心理科学》2004,27(2):505-506
反应时以数量化的方式来反映人的各种心理和生理指标,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之后,在认知心理学(特别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和测量仪器两个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反应时是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内容,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采用反应时法时必须考虑速度-准确性权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飞行错觉是复杂气象飞行中每个飞行员都可能发生的一种心理生理现象。据我们观察,在飞行员发生的飞行错觉中,93%是一过性的,反应轻微;7%是严重的,反复发生,且难以克服,影响操作,伴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严重飞行事故。因此,开展严重飞行错觉医务鉴定的研究,对保证飞行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告设计定位的科学、准确,是产品营销成功的关键。产品定位是广告诉求的基本点。“社会层次定位”是广告设计定位的首要因素。其次还要考虑“消费者生理因素定位”和‘消费者心理因素定位”。产品广告设计定位已成为企业竞争、开拓市场和促进销售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18.
广告创作中的心理因素及莫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广告宣传取得预期的效果,广告的创作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近百年的研究为提高广告宣传效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使广告活动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广告心理学研究中一些原来未涉及的领域也因而得到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角度总结了广告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心理因素在广告创作中的作用,并对广告设计人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指导思想上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主要目的。但是,从多年的实践看,它从教材体系到课程类型、结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从考试内容、标准到考试方法,基本上都是围绕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生理变化规律来进行组织教学。它主要是传统的生物模式,而对学生诸种心理因素重视不够,没有把心理活动变化规律放到  相似文献   

20.
心身疾病涉及了全身各个系统,几乎所有的躯体痰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决定了其发病、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治疗的易感性.心理因素作用于人脑后,通过一定的生理中介机制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与应激及心理神经免疫作用于靶器官发生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躯体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