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哲学全国学术讨论会”,1994年11月21-25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其中,除有从事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卓有成绩的肖万源、伍雄武、张克武、恩和巴图、石倬英、格·益和、格德富、何成轩、杨明等学者,还邀请了蒙培元、傅云龙、马振蜂、徐远和、姜国柱、胡伟希等一批研究儒学的学者;老一辈学者萧前及各有关方面负责人陈筠泉、方克立、刘蔚华、项丽华、…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召开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南方九个省区,包括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彝族、壮族、回族、汉族的学者7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是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中心,与会同志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民族文化与宗教、风俗习惯有的代表认为中国传统宗教以祖先崇拜为特点,注重天命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主办的“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于1993年7月27日至3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篇,专著1本,论文集2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于19肥年7月27-3正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暨“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50余名理事、学者出席了会议,就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作了有益的探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快慢乃至成败的问题。与会学者分析了以往讨论中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三种基本态度,认为,那种…  相似文献   

5.
10月6日至10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了第四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下:一、关于少数民族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关于少数民族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现在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哲学的产生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1.有了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2.所进行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不断地交流,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不断前进。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儒学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儒学对兄弟民族哲学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兄弟民族对儒学的传播、发展则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①本文仅从儒学对兄弟民族哲学的影响方面,提出几点粗浅之见,就教于同仁。一、孔孟儒学与兄弟民族哲学在祖国大家庭中,绝大多数兄弟民族的文化和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孔孟儒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安徽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评议会,于1992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肖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昨尔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研究课  相似文献   

8.
民族哲学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贵贞 《哲学动态》2001,(12):39-4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既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共性 ,也反映出了不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个性 ,即民族哲学。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研究 ,一直是中国哲学思想研究领域中的空白。由于这一空白的存在 ,也就形成了中国哲学研究的畸形状态———中国哲学史只是汉族哲学史 ,而不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哲学史 ,没有包括少数民族极其丰富而又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这与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和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状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禁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智慧。本文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有关动植物、山水、生产生活等的禁忌,揭示出云南少数民族多样性的禁忌背后所潜藏的哲学意蕴以及生态伦理价值,指出民族禁忌对促进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至28日在贵阳举行。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的十四个民族的理论工作者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还特邀国内研究原始思维的几位同志到会交流。 会议论文及讨论发言的内容分属社会科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举办的“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ZI日至24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举行。来自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近40名专家、学者,出席这次讨论会。与会的老、中、青学者围绕“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相同或相近的看法。会上形成的一个共同看法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尽管由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条件不同,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和差异;然而…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7日到20日在贵阳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贵州省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学会召开,由贵州省民族学院主办的。与会者除贵州省的部分理事、会员外,四川、云南也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共二十余人。收到论文十三篇。现将讨论情况概述于后。一,关于研究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方法论问题。有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全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6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及特邀代表共105人,包括藏、彝、壮、拉祜、苗、布依、白、羌、纳西、土家、怒、毛难、回、蒙古和汉等15个民族。大会收到论文58篇。与会代表讨论了 (1) 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问题;(2) 哲学的民族性及哲学与民族的关系问题; (3)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问题; (4) 少数民族哲学与宗教、文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碰撞, 少数民族的压力应对问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探讨, 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交融下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章总结了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4种文化视角, 包括压力应对的跨文化研究、文化适应的压力应对研究、宗教应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对思想研究, 并对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评述。未来中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应该综合多学科、多元文化视角的研究思路, 加强量与质的研究范式的整合, 进一步扩展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 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出发, 加强对少数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压力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主要收藏、交流和展示中心,且拥有丰富的民族文献馆藏资源。馆内有藏书70余万册,馆藏以民族文献为主,其他文献为辅,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就有20余万册,与民族地区有关的地方文献约15余万册,它丰富而独特的藏书体系在国内外赢得了"民族典籍之宫"的美誉。整理、研究这些古籍,展示了中国民族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对促进民族文化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图书馆的学术文化交流,推动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提高古籍专业人员的科研水平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其馆内所藏回族古籍主要分为家谱、译著、民国期刊三大类。  相似文献   

16.
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2006年8月11日至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学者们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哲学或应用哲学角度深化对以人为本的研究。(2)资本哲学、文化哲学、环境哲学、社会技术哲学的最近发展。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综述@王桂泉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暨第七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部理论版、《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民族伦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4—26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五十余篇。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会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感情。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能否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不仅是能否尊重少数民族本身的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能否巩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回族是在全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20.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居住最不集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现全国回族人口有2100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北地区及河南、云南等省区,其它各地也均有分布。其中宁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分布尤为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回族文化也最为突出。提到回族文化自然与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大陆经商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商人——“蕃客”、“胡商”,在广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乘商船来华经商和传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中一些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成了中国大陆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