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是心理学中瞩目的课题。自1861年,法国的Broca发现人的语言区位于左半球之后,许多研究相继证明了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日趋深入,但是有关的研究大都是以脑损伤和裂脑人为研究对象的,即是在脑机能不全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脑疾患者和裂脑人身上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对揭示脑的功能不对称性确实做出了贡献,但是科学家们更希望能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研究脑的功能不对称现象。因此,以反映脑的活动的生理相关物作为研究脑的不对称指标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心理学报》1992,25(3):60-65
本实验通过对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敏感性的比较研究,探索了心理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一——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研究的新途径。 实验以正常右利手人为被试。采用单侧视野呈现技术,在控制眼动的情况下,探索了大脑两半球在McCollough效应形成过程中的差异问题及有关问题,并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材料。实验结果表明:1.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大脑右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的敏感性高于左半球。2.在双眼适应与单眼适应条件下的比较,被试两侧视野所见的McColl-ough效应彩度值的差值有显著差异。3.男性被试两侧视野所见的McCollou-gh效应彩度值的差值略高于女性被试。4.在同等条件下,女性被试较之于男性被试容易产生更大的McCollough效应。  相似文献   

4.
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利用汉字单词和图片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判断同时呈现在左视野和中央视野或右视野与中央视野的二个刺激是否属同一范畴,对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汉字单词的处理为大脑左半球占优势,对图片材料的处理为大脑右半球占优势;(2)判断方式(异判断和同判断)在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间未显示出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行为神经生物学是神经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近期在某些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拟对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以及神经系统可塑性和脑发育三个问题的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验证出大脑半球各有优势又相互作用的分工理论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单侧化试验的失误。尽管耳、目是单侧性输入信息,但大脑两半球却同时对其信息发生作用,分离的左右半球并未“分离”。大脑两半球是统一的整体,意识是整个大脑物质运动形态的反映,两半球不能各自独立产生意识,亦非各有优势,当其中一个半球失去作用时,另一个半球将担负起全脑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杏仁核情绪功能偏侧化的成像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意识水平、性别、情绪类型3个方面讨论了大脑两半球杏仁核在情绪功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对称性。初步证据显示大脑两侧的杏仁核功能的确存在偏侧化,并且与右侧杏仁核相比,左侧杏仁核出现更多激活。右侧杏仁核可能负责的是早期的、基础的、不易被检测到的“幕后”的情绪工作;左侧杏仁核负责随后具体的、持续的、容易被检测到的“幕前”的情绪工作。由于目前针对杏仁核偏侧化的专门研究不多,其具体机制不清楚。该文还对杏仁核偏侧化的理论假设和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用半视野速示术对150名7—16岁右利手的中国儿童、少年进行表意文字(汉语单字及双字词)和表音文字(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辨认的研究。发现:7—10岁的儿童对汉语单字、双字词及汉语拼音单词的辨认都是左半球优势;11—16岁儿童、少年除11—12岁组对汉语单字的辨认仍为左半球优势外,其它均为两半球均势,提示使用汉语的中国人在个体发育中大脑两半球的语言功能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并会影响大脑两半球对表音文字辨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关于雏鸡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已有资料从脑形态上、脑机能上和行为上提供了脑两半球不对称的证据;还介绍了雏鸡脑不对称性与个体发育和影响雏鸡脑两半球不对称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飞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7):1200-1212
胼胝体是哺乳动物脑内最大的白质结构,不仅可以在大脑两半球间传递信息,也能调节半球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模型”和“兴奋模型”是当前解释胼胝体调节机制的主要模型.前者假设,胼胝体对半球间的信息传递起抑制作用,表现为优势半球的功能增强,非优势半球的活动抑制,因而可以提高半球加工的独立性和功能不对称性;后者则认为,胼胝体对半球间信息传递起促进作用,导致两半球同时性活动,并增强其功能连接性,因而可以降低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有利于半球间的信息共享与功能整合.近期的研究显示,胼胝体并不是一个结构与功能的单一体,而是包含了在空间与时间上既分离又互动的多通道信息加工复合体.抑制与兴奋信息可以通过胼胝体的不同空间通道以不同的速度在半球间进行传递,并受到任务计算类型与复杂性的调节,因此,胼胝体的抑制与兴奋的协同可以调节两半球的动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德明 《心理学报》1988,21(3):77-82
断奶前Wistar婴鼠168只,分为0、2、4、6……20日龄共11个日龄组。记录每只动物腹腔注射苯异丙胺(5毫克/公斤)所诱发的旋转行为,以研究大鼠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个体发生。本实验观察到0日龄(出生后0—12小时)婴鼠即可被苯异丙胺诱发低水平的旋转行为,其旋转行为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提高。该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出生时大脑两半球机能已存在不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双语者脑的语言功能侧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者大脑两半球对两种语言的机能测化不同,有一定的关系模式,并受多因素制约.实验心理学关于侧化研究的结论争议较大,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多认为两种语言均左侧优势.双语中大脑两半球是一个协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儿童利手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手的研究是神经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是探索大脑奥秘,揭示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病因,研究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一条途径。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外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不少国家已经掌握了国人的利手分布数据。我国从1980年起,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全国十几个单位搞协作,开始对我国正常人的利手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现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然而,中国人的利手是怎样形成的?它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是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在我国尚未见到有人报道。因此,我们认为通过1~7岁儿童进行抓物实验,对探索国人利手形成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黄福荣  周治金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51-1559
词汇歧义是语言歧义的一种, 词汇歧义消解受到相对意义频率和语境的影响。半视野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都能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根据语境信息选择性地激活歧义词的恰当意义、抑制不恰当意义, 其中左半球的语义选择功能更强; 脑损伤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损伤都会导致词汇歧义消解中语义选择障碍, 词汇歧义消解需要大脑两半球的联合作用; 神经成像研究进一步发现额叶与颞叶共同支持词汇歧义消解, 歧义词的恰当意义的选择是由额下回执行的, 语义整合加工是由颞叶负责的。  相似文献   

15.
时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珍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6):1506-1509
当前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探讨有三个模型: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模型和定域计时模型。在这些模型的框架下,时间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集中探讨了小脑、基底神经节、前额叶在时间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和大脑两半球在时间认知中的不对称性。小脑作为内部计时系统对时间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周期性动作任务中,小脑对不连续动作计时具有特异性。基底神经节在时间加工任务中与小脑存在明显的作用分离,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前额叶的计时功能可能与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时间信息的获得、维持和组织有关。此外,还发现大脑右半球与时问信息的加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心理科学》2007,30(6):1345-1350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汉语词汇歧义消解中句子语境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活动。目标词与句子语境存在一致、不一致、无关控制等3种关系。结果显示:(1)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N400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无关控制条件;(2)SOA为200毫秒时产生的N400平均波幅的幅度显著高于SOA为1000毫秒的条件;(3)N400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均表现出左半球显著高于右半球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模块化观点,体现了大脑两半球语言功能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7.
蔡厚德 《心理科学》2008,31(6):1394-1397
采用半视野速示术对48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词汇判别的语义启动实验,检查中一英双语者词汇语义通达可能存在的大脑功能偏侧化与合作效应.结果提示:(1)相对熟练的中一英双语者L1(中文)和L2(英文)均可直接通达一个共同的词汇语义概念表征系统,但L1可以通过两半球,而L2可能主要依赖于大脑右半球;(2)跨语言条件出现了半球间语义通达的合作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8.
母语不同者在汉字及英文辨认中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半视野速示术对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30人)和以表意文字为母语拼音文字为第二语言的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30人),进行对汉字、英文辨认上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的对比研究,并以不懂汉字的外籍教师(10人)对英文的辨认作对照。大学生年龄为18~25岁,教师为20~40岁。结果表明:在汉字辨认上无论是单个汉字或双字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及外国留学生均为两半球功能均势;在英文单词辨认上,两者也均为两半球均势,但外籍教师则是左半球优势;对作为中性刺激材料的阿拉伯数字的辨认,各组结果与前人一致是两半球均势。文中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手”是反映脑功能优势化体制的一个重要外部标志,利手研究也是探索精神病患者大脑两半球运动优势变异的重要手段。迄今,利手研究资料提示分裂症与优势半球机能障碍,情感性精神病与  相似文献   

20.
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2002,22(1):F003-F003
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界开展了广泛的脑科学研究,曾被命名为“脑的10年”,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大脑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对大脑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尤其是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由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一书的出版,使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科研工作者正在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脑科学开发研究方面的差距而不断努力着。该书共包括十章,内容分别是:绪论、人脑的基本知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概述、评价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心理学方法、利手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发展研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性别差异、大脑功能开发基础、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开发方法、脑功能开发的若干实验研究和中小学教师谈脑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