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2,(10):69-69
<正>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2010年起,中国基督教两会社会服务部先后对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南部水灾、舟曲泥石流、盈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实施紧急救助行动,将教会的爱心和弟兄姊妹的无私奉献。传递到灾区群众手中,为上帝的福音做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甄尽忠 《管子学刊》2006,(1):30-34,88
《晏子春秋》一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末年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的言论和行动。其中多有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主张。面对自然灾害、苛政和战争等天灾人祸的侵袭,晏婴在重民、爱民、恤民、均贫富等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加强对社会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其措施有散粟赈民、薄赋轻敛、以工代赈、宽刑省禁、养老抚幼、掩埋遗骸等。他希望通过实施这些社会救助政策,来缓和阶级矛盾,以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学诚 《中国宗教》2014,(2):64-65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侵袭。相对于物质财产的损失,个人心灵蒙受的创痛更需要关护。灾后的心灵救助,既要充分发挥宗教信仰的传统优势,也应有效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丰富资源,广泛联合社会备方面力量,重点关注易受创伤的弱势群体,开展有计划、分阶段的心理援助。心理救助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无畏施——解决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迎生  韩央迪  肖一帆  张宁 《学海》2007,(2):114-122
城市低保制度深化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分类救助模型相对于过去的统合救助模型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与超越,是我国低保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与统合救助模型对贫困群体采取整齐划一的救助办法不同,分类救助模型基于贫困人群内部的需求差异,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救助标准体系,对不同需求人群实施有差别的救助,提高了救助的精确度、公平性与效率。由于这一模型出台的时间还不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诸如分类标准的制定比较粗疏、对特殊困难低保对象救助的力度不足、与再就业机制缺乏有效衔接、贫困边缘人群难以被现行制度覆盖、资金筹集及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实际需要等等,影响、制约了新模型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分类救助模型的政策选择进行了全面、深入、针对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医疗救助作为保障贫困人群健康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世界各国均备受关注.各国因国情的不同,医疗救助模式也大有不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救助制度,从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项目、筹资及运作方式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医疗救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的医疗救助在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项目、筹资及运作方式方面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给我国医疗救助制度、模式乃至理念带来很多可借鉴之处,推动我国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反贫困背景下我国医疗救助对象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贫困这一社会问题入手,突出医疗救助对象分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性,通过分类救助理论研究现状的探讨,对我国探索分类救助制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制约分类救助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际上实施医疗救助对象分类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并提出了我国在反贫困背景下医疗救助对象分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正处于从覆盖到整合关键期.本文从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政出多头、城乡分裂、制度分割和轻视服务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的目标为:构建制度完整、相互协调、功能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多层次的"基础+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定型化,同时,还从整合路径和在整合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救助制度的环境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道德风险的特殊性.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救助依赖、"贫困陷阱"等方面.社会救助制度道德风险的规避策略包括:构建合理的社会救助责任主体的关系;强化社会救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降低社会救助参与各方的信息不时称程度;坚持政府责任与个体责任的统一,实现社会救助制度中个体德性与制度正义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近百年来发生过多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在灾害面前人类并非束手无策,人类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来防范和减轻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建立应对这类危机的国家医疗卫生机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朱保章 《法音》2005,(4):49-49
本刊讯1月30日,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气温是零下32.5度,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全面遭遇生存危机。新疆自然生态保护基金会、都市消费晨报等数家单位发起了给野生动物送草料的行动。消息牵动了新疆各族佛教信众的心,佛弟子们迅速伸出了援助之手。新疆卡拉麦里是中国最大的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南部交接带。保护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包括野驴、普氏野马、盘羊、鹅喉羚等有蹄类动物。2004年卡拉麦里遭受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牧草严重不足,到了冬天,…  相似文献   

11.
人们负有见危救助的道德义务,这一义务的基础在于人权理论。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生命、健康与安全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一权利,当有人处于险境需要救助时,在救助行为不会损害救助者巨大利益的情况下,目击范围内的潜在救助者有义务对受害人实施救援。当目击范围内的潜在救助者不止一人时,救助义务在所有潜在救助者之间分担。救助义务的分担遵循"有或无"的原则:当有人处于险境而无人救助则有;或者有人救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则有;当受害人脱离险境则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目标机制的设计,提高制度靶向的准确性及效果,利用定性分析方法,结合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分析,对现阶段该制度的目标对象及纳入依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民的医疗需求具有必需品性质,救助的水平以新农合为基本依托,同时,农村城镇化发展带来新的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提示,需因时、因地、因阶段设计医疗救助制度目标人群的纳入机制,提出按城乡划分、按阶层划分、按收入划分作为目标机制设计的依托是解决当前农村救助制度不公平问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低保人群医疗救助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低保人群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以及新旧两种救助模式的比较,探求其低保人群接受的医疗救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的医疗救助工作已在低保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及其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压力减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如政府投入及济因医疗机构的数量不足、医疗济困药物目录不健全、低保人群的建档率及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得不充分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相关利益人对医疗救助的认识和评价,于2008年7月对宁夏和山东的6个县进行了机构访谈和家庭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医疗救助不很了解,相关部门管理者对医疗救助的看法不一致;农村居民对提供医疗救助的机构和医疗救助的政策内容知晓率非常低.因此,要完善医疗救助管理平台,加大医疗救助政策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效率和促进医疗救助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严幸智 《学海》2004,(6):60-64
狄更斯认为,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下层民众,我们有责任扶助他们、尊重他们。所以,他在一生的许多时间里,都在将自己的关爱给予他人。他不仅在实践中给人以救助,而且通过写小说和发表演讲来唤起时人的责任感,引起人们对社会下层疾苦的关注。他强调人的尊严,认为社会救助行为的动机不是惩罚性的,而是人道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贫困医疗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医学史的角度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济贫思想和实践,分析不同时代农村医疗救助的形式、内容和特点,指出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现代意义上的医疗救助是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我国乡村社会以情感和道德为主体的互助历史传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则是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分析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构想,并对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的性质以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社会弱势群体的疾病医疗困境,学者和政府均重视不够.通过回顾梳理医改背景下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分析现行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强台风、火山爆发、干旱、虫害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各种人为灾害,如矿难、交通事故、疾病、战争、群死群伤等也在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前50年全世界发生的大灾16次,后50年大灾上升到30次,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的大灾则多达15次,大灾使中国的损失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每年1000亿人民币上升到1998年全年损失达3000亿元。残酷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索一个问题:灾害中的伦理道德问题。2004年12月20号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强大地震,给印度洋周边国家居民造成了灭顶之灾,灾难不可避免,但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原本可以缩小到最底限度的。据了解,地震引发的海啸要一个半小时后才会冲击斯里兰卡,到达泰国和马来西亚海岸也需一个小时,人们只需要15分钟即可跑到内陆安全地带。然而只因为印度洋海域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政治上的互不信任,而不能很好的合作等原因,致使没有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2003年,发源于广东的SARS病之所以蔓延得如此迅速,跟政府官员的麻痹大意、有意隐瞒灾情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效果,利用2008年和2012年两次横断面调查资料,分析医疗救助对象和非医疗救助对象的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及费用变化.救助对象的两周患病率由2008年的181.34‰下降到2012年的87.81‰,2008年两周患病率救助对象高于非救助对象.救助对象两周就诊率由2008年的110.92‰下降至2012年的46.93‰,2012年两周就诊率救助对象高于非救助对象.年住院率救助对象均高于非救助对象.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了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应将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紧密结合,持续资助贫困家庭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