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饼 《天风》2008,(8):22-22
圣经中挪亚方舟的事件,不仅涉及挪亚一个人,同时也关系到挪亚的一家.经文记载了,挪亚进方舟时带着他的妻子、三个儿子以及三个儿媳,一家八口一同进入了方舟.从圣经中我们也了解到,在挪亚时代的洪水之后,世界上的人类都是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代,这三个人就是闪、含和雅弗.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人心所向,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提倡爱的基督教更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在基督教经典《圣经》中就有和平鸽的记载,这使基督教与和平鸽常常联系在一起,令人思索和平,渴望和平。 谈及和平鸽,在《旧约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美好的故事:很早以前,当地上洪水泛滥的时候,挪亚同他的妻子、儿子等都进入方舟,以躲避洪水。畜类、飞鸟以及昆虫也都到挪亚那里,躲进庞大的方舟。不久洪水就肆虐泛滥,过了40多天,挪亚放出一只鸽子去看看洪水是否消退。但遍地都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地,就回到方舟那里,挪亚伸…  相似文献   

3.
鱼饼 《天风》2008,(6):23-23
提起挪亚,自然叫人想起方舟.在挪亚九百五十年的生涯中,总是让人将他与方舟、洪水、彩虹、成双成对的动物、鸽子、橄榄叶相关联. <圣经·创世记>6章1-7节中让我们了解到挪亚生活的时代是: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以致于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但圣经中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6: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世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濮荣健 《天风》2002,(8):26-27
亚伯兰第一次为耶和华神筑坛敬拜是他从哈兰到迦南、耶和华神向他显现后(创12:6—7),从哈兰到迦南约600公里的路途,亚伯兰平安到达,因此对耶和华有感恩信靠之心,筑坛敬拜属亚伯兰的自愿,并非耶和华神的命令,筑坛献祭源于挪亚出方舟(创8:20)。  相似文献   

5.
挪亚与迦南     
陈志华 《天风》2009,(10):45-45
洪水以后,圣经说到挪亚做起了农夫,栽了一个葡萄园,但不幸的是挪亚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醉酒后失态的光景可想而知,想不到这不雅的一幕刚好被迦南的父亲含看到,于是他就到外面告诉两个兄弟闪和雅弗。待挪亚酒醒以后,知道含所做的事,便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弟兄作奴仆的奴仆。”此话让很多人读来不明白,其中的不解之处在于,含只是将父亲挪亚醉酒赤身的事告知兄弟,何以招致如此之大的咒诅?  相似文献   

6.
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遵上帝旨意,制造方舟,带领全家和留种的所有动物乘坐此船,西方文学作品中常以此为避难的象征。根据不久前苏联科学家多米尼也夫博士宣布:这艘方舟已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高加索山区发现。方舟长500英尺,宽50英尺,是一艘  相似文献   

7.
冀慎杰 《天风》2007,(1):16-17
挪亚所处的是一个不信从的时代。悖逆的人们置神于不顾,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堕落到罪恶的深渊之中。挪亚在不信从的时代中,表现出了信心的见证。因信得到神的启示。他的信心是经过考验的信心,他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8.
孙锡培 《天风》1996,(10):3-5
经文:申34∶1—4;书1∶5—9,3∶14—17 摩西五经中记载了五座重要的山,有人喻之为基督徒灵程的五个阶梯。 1.亚拉腊山——得救的山。洪水退后,方舟停在亚拉腊山,挪亚一家得救了。此山可代表信徒得救的经历。 2.摩利亚山——奉献的山。神试验亚伯拉罕。  相似文献   

9.
刘奋荣 《哲学动态》2004,156(4):8-13
约翰·范·本瑟姆(Johan van Benthem)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逻辑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的博撤(Bonsall)教授.20世纪90年代,他创建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该所横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语言学,旨在研究信息的结构和信息流,同时担任欧洲逻辑、语言和信息基金会的第一任主席,还是荷兰艺术与科学学院、欧洲科学院和国际哲学院的院士.由于他的卓越成就,1996年荷兰政府授予他斯宾诺莎奖.  相似文献   

10.
求真 《天风》2001,(12):9
参孙是大家很熟悉的人物,新约希伯来书11章32节将他列在信心的伟人中以资记念。今天我想从另一角度来看参孙和他那个时代,想从他的五件事中汲取对我们有一点帮助的东西。 一、约束(亭拿)之地行不羁(士14:1-20) 参孙的出身是神特别的恩典和应许,他是从母腹中就分别为圣作拿细耳人的,因此他母亲在怀孕后清酒浓酒都不喝——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他父亲名叫玛挪亚(安息的意思)。因他的出身可以给同胞带来暂时的安息,而参孙名字的意思是像太阳,可以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可是这个人有个缺点,就  相似文献   

11.
我一眼就瞧出了他的慌乱神色,他正挡在床前,双手一会儿探进裤兜,一会儿又伸出,双脚不自在地在原地挪来挪去。这是个8人寝室,别人的床单都压在垫子底下,唯独他的床单顺着床沿挂落。做辅导员好多年了,经验告诉我:他的那张床底下肯定有问题。在我们这所作风严谨的学校,自从有老师在男生寝室床底下发现私自进入的女生后,学校对寝室的检查工作骤然严格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专家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总希望一夜之间成为世上最伟大的陶工,制作出举世无双的陶器。于是他找来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精美陶器,他或买、或借、或拿家当交换,总之他狂热地做着这一切。他细心观摩、深入研究这些陶器,但他对制陶总不能持之以恒,总是今天觉得这个陶器好就马上模仿,明天觉得那个精美就赶忙仿造。几年下来,工夫下了不少,陶器更是买了不计其数,但自己的仿造技巧丝毫没有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林京耀、陈荷清著《超载的挪亚方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翔实的材料描述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地球环境的容量不是无限的,我们地球的承载能力已经被超过了.本书认为,人类在对文明进步和当代的繁荣和发展的反思中终于觉醒到,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文明、繁荣、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重塑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把生态环境价值纳入“现代化”、“发展”的范畴.作者叙述了现代生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穆斯林》,这艘滋润着中国穆斯林走向文明社会的方舟,已在中华大地上航行了五十个年头。岁月的流逝,祖国的富强,教门的兴旺,无不记载着她孜孜以求的航行历程。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开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上,《中国穆斯林》这只经历了磋砣岁月的方舟,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发扬伊斯兰教事业的辉煌而不  相似文献   

15.
幸运的真谛     
正荷兰的阿因·图腾在16岁的时候,进入了阿姆斯特丹一所化妆学校,学习特效化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制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他非常着急。一次,他在观赏自己所崇拜的迪克·史密斯的作品时,突然,心下生出一个想法,何不给他写一封信,请教一下特效化妆的技艺呢?他想着立即写起了信来,才写了一个开头,同学们纷纷笑话起他来,迪克·史密斯可是好莱  相似文献   

16.
和谐     
神创造了伊甸园, 他安置亚当修理看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神吩咐挪亚造一方舟, 让各类活物成对进入,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撇娜甲l 神使亚伯兰对罗得说: “你我不可相争” 人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是基督徒, 要献出更多的爱,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和谐@李田喜!山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2,(10):64-65
方舟在被需要中成立,在提供服务中发展。通过多年的努力,方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专业的服务精神。"我们一天天变老了,我们的智障孩子今后怎么办,谁来照顾她?"2005年,南京一位智障人家长倾诉着他们的苦恼。这位家长的苦恼直接促成了智障残疾人服务机构"南京方舟启智中心"的诞生。2006年9月,南京方舟启智中心在民政局正式注册。2007年,鉴于启智中心有部分学员智力在60-69(IQ)之间,方舟经过筹备,开办了蜡烛庇护工厂,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为学员进入社会就职进行准备。蜡烛的生产和包装都是在职业训练老师的指导下,由智力障碍学员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8.
雨魂     
海金华 《天风》2010,(11):58-59
<正>有些时候,雨下得很干净,一溜走来,后面跟着太阳。雨很温柔,太阳也不暴躁。有些时候,雨下得很浑浊,整日倾盆,像上门讨债的泼妇;或整日阴霾,像丧夫亡子的怨妇。雨也会带来灾难,挪亚时代便发生过一起此类的事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连"天上飞的"都得老实呆在方舟里,更何况"地上爬的"。鱼也许是因为洁净的缘故,圣经里没有说要让挪亚带上"水里游  相似文献   

19.
初见何方舟弟兄是在他舅舅被主接走后的第三天追悼会上。当时,仅知道他是来武汉做印染小生意的,经常参加教堂的礼拜。几年以后,他在武汉市创办了方舟科技开发利用公司,64岁的何方舟弟兄正步人他事业的春天。 1989年何弟兄在湖南某纺织厂退休后,只身来到武汉。他出身在三代基督徒的家庭,祖母为其取名为“方舟”,一生蒙神带领。在湖南他是从事锅炉改造设计安装的工程师,立志为主作盐发光,也为家乡教会的自养工作尽力。 1992年10月,他曾委托在武汉的亲  相似文献   

20.
在《创世记》第六章至第九章的洪水叙事中,尤其是在创8:2b-3a,6-12,13b等叙述洪水消退的情形时,对诺亚与方舟的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方舟"■的重要意义。在对诺亚和乌鸦、鸽子的活动的具体叙述中,一方面,独特的修辞手法使得方舟成为世界的中心;另一方面,洪水叙事的编者通过对"方舟"■和方舟的"盖子"■在《托拉》书卷中的意义的独特使用和引申,将非祭司文本中所描写的"方舟"与在《托拉》书卷中所出现的"会幕"联系起来,从而使得非祭司文本洪水叙事中的"方舟"被建构成为一个象征着世界以及人类权力中心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