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因此,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其变化就成为学校考试所要测量的主要对象,而对试卷中试题难度的操作则是达到测量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考试及其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对提高学校考试质量往往很难发挥作用。例如,对试卷的分析缺乏数量化方法,科学依据不足;而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考试发挥着两个作用,一是选拔学生升级或升学,二是检查教育水平.这两个方面是各有侧重的,选拔测验或考试是侧重于学生潜在能力大小,而水平考试是侧重于检查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标准.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考试把这两方面混淆在一起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现象,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的升学制度是一锤定音式的,完全忽视了考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业情况和许多重要的心理品质,忽视了教师可能提供的对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类毕业生,自身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较全面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外,还应具有对这些知识体系作良好的表达和解说的能力,这样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我们所议的所谓“学教”能力的培养,正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归纳,理顺表达思路,进行具体解说,达到“教”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实践证明,进行“学教”能力的培养,既能树立学生的教育理念,为日后的成材方向打下良好基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总结、表达能力,以便更深入系统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活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学习初等统计学之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对象为修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学生50人.研究工具为统计学期中与期末测验、学习策略量表以及半结构式访谈大纲.学生于期中与期末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值透过共同题等化,作为统计学的学习表现.学习策略量表改编自过去已发表的研究工具.结果发现,期中认知策略得分与期末学习表现有相关;而期中学习表现则与期末认知策略得分、期末学习表现均有相关.从质性数据获悉,研读原文书、积极投入Moodle预习测验与教科书提供的在线测验、做笔记、和同学相互讨论以及考试前妥善准备,都是有效且可行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自学能力是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一、培养兴趣,引导参与,启迪思维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听、说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熟练的阅读技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为在阅读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书育人和心理卫生工作中,青年学生在考试问题上存在着行为困扰与心理障碍的事实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关于编制“考试行为困扰与障碍心理测验”的初步研究,包括对测验因素及题目的筛选,对测验信度与效度证据的搜集,以及对测验样本的数据分析等。研究者认为,尽管该测验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但测验的设计是沿着科学与可行的思路进行的,其信度与效度也是基本可接受的,故该测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美术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并能用掌握的美术知识创造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不仅掌握美术理  相似文献   

10.
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掌握英语成为我国新世纪公民的必备素质,英语教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课程的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削能力,在英语各项考试中也着重考察孩子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 被试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概率更直接地反映了被试能力的当前估计值。因此, 基于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来构建选题策略, 选择最能改变被试属性掌握概率的题目作为下一个测验项目, 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本文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数据生成模式进行探索,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假设属性间相互独立,在定长(长度为16)、变长(长度为16或后验属性掌握模式概率达到0.8)以及短测验(长度分别为4、6、8、10)的情况下, 基于属性掌握概率的选题策略PPWKL和PHKL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 在题目曝光率, 题库使用均匀性等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与研究较多的PWKL、HKL等策略相比, 也略有优势; 当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时, 在定长、变长以及较短的测验条件下, 基于PHKL和MI的测验对知识状态估计精度较好, 基于PPWKL和PHKL的测验综合表现占优。  相似文献   

12.
考试,既是知识能力的测验,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生考试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许多平时成绩好的考生因考试的心理障碍而大失水准,多年的“寒窗”功亏一篑,实在令人惋息。因此,加强考生心理调节,消除考试心理障碍,就显得尤为迫切。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因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下面仅就一些带共性的心理障碍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初步对策。一、自我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出现偏差,缺乏必要的控制。表现为: 1.自我评价能力差。考生对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与心理表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数学能力和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数学成绩好的儿童心理表征能力也强。参加实验的被试是64名在校的小学5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是11─12岁,男女各半。数学测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直接空间表象操作的题目,另一部分是需要逻辑推理和图式知识进行计算的应用题。心理表征能力用的是两项空间表象操作测验:Form Board Test(FT)和Surface Development Test(ST).结果表明儿童的数学测验成绩和空间表征能力呈正相关,数学测验成绩得分高的儿童空间表征测验的得分也高,说明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空间表象操作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等多重因素的显著影响,而这多重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共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标准化的认知能力测验、社会支持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对4,973名初中生进行测试,并以各科测验成绩总分的平均值作为学业成绩指标。结果表明:(1)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均与学业成绩正相关;(2)社会支持在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表现越好,且其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越强;(3)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实现。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个体因素(认知能力和学习动机)和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学业成绩的理论模型,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认知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师心理学的教学质量,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是我们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从“教”的方面来说是为了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培养他们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值此“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作为语言工具课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进行切实的改革,改变过去学了十几年语文,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灵活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问题提出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因而,人们常把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规则空间模型, 以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为例, 探索了认知诊断理论背景下诊断性测验的编制方法。研究发现, 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编制的诊断性测验具备优良的信效度, 尤其在结构效度上具有突出优势。应用该测验对1059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诊断测验的结果显示:在整体上, 学生对整数、初级运算与应用掌握得较为巩固, 对量、统计、规律、高级运算掌握较差;在发展趋势上, 量、统计、规律、高级运算是四、五年级之间进步最快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应该提上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的两个重要的课题。在我们看来,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智力是知识迁移的基础,知识迁移是智力的表现。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概括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初中学生概括能力提高的可能性,提高的有效方法,以及同一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影响,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