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净慧法师: 我是一个《法音》期刊的忠实读者,见到贵刊92年12期中演翔写的一篇《古今寺院与搞活经济》(以后简称古今)文章中主张寺院应该搞活多创收入,认为僧人经商是符合佛所提倡的“五明兼学”,是在弘扬佛法,又以海内外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寺院经商办厂——作为成功经验向读者介绍。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我认为《法音》期刊是弘扬佛法的一个有力工具,它是指导广大佛教徒启迪智慧、净化人生,但《古今》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3,(12)
本届代表会议决议指出:“《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是指导我们办好佛教教育事业、培养佛教人才的重要文件,各级佛协组织、佛教寺院和佛教院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为便于学习、贯彻这个文件的精神,本刊特予重新发表。  相似文献   

3.
我正在讲授《普通逻辑》。使用的教材是上海版《普通逻辑》(修订本)。另外,还参阅一本与教材配套的《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参考书第180页上说,正确的推理(即合乎逻辑的推理)需要具有哪些条件?这个问题是教学重点之一。但是,教材上并没有直接讲“什么是正确的推理?”而在第139页上讲:要使推理有逻辑性,推理过程必须遵守推理规则。违反了推理规则,推理就没  相似文献   

4.
去年第五期《佛教文化》所刊的牟钟鉴先生一篇文章《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被国内外影响甚大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后,对于宗教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似乎成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个甚为微妙的“情结”。今年的几期卷首语,也多半是围绕这个“情结”来说的,承读者谬许。近日还有《读书》杂志的读者,拿来上面一篇我的文章《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与我探讨,探讨的还是这个“情结”之下的话题。坦率地说,对宗教究竟“持何种态度”固然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佛教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任何新的发明见解。因为…  相似文献   

5.
墨岩 《佛教文化》2013,(5):18-29
“修寺院从来都不会缺钱,缺的是修行。”“我建这个寺院是让众生欢喜的,不能让众生烦恼。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我就不能干,只要有一人烦恼我就不能奠基。”  相似文献   

6.
我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一个懂点《周易》的朋友曾说我“宜佛”,我当时胡卢不止——“我这么‘入世’的人,与四大背空的佛教,风马牛不相及也!”没想到,被朋友言中,我竟然真的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1983年,我编写一部成语辞典,发现不少语条出自我从未听说过的一部古书,叫《五灯会元人这使我不解而不安:我虽不敢自栩博学群书,但较有影响的著作,总该是知道的;这《五灯会元》在我这个搞语言的,竟然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岂非咄咄怪事?我设法找到一套《五灯会元》,草草翻了翻,满头雾水。“石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的杨昌济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所编的《修身讲义》,是研究杨昌济和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思想的重要资料。此书第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照搬当时已出版的伦理学教材或修身讲义普遍存在的以西方伦理学为蓝本的模式,全书重点就是讲修己。此书第二个特点,就是强调青年士子修身的第一要义,即是要立志做圣贤豪杰。为此,杨昌济举了圣贤豪杰的五个特质,明确指出进入圣门的下手工夫,十分强调要理会“圣贤气象”。此书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及精神之能力。为此,杨昌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讲“卫生”。此书第四个特点,是注意将哲学理论与伦理学理论相结合。书中第五部分“张子正蒙”摘录了大量张载《正蒙》的论述和王船山的相关注释。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阵子我有个理想,想把儿子的言行集结出版,如同孔子的门徒记下来的《论语》,书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给大人做教材。这个想法萌发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朋友问我儿子今年几岁,他答五岁。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几岁?他答也是五岁。朋友问这是为什么?他说:"他是我爸爸啊。"当时我就愣在那里。那时他的表达能力还欠缺,其实他想表达的是我当爸爸五年,自然和他同岁。  相似文献   

9.
雪窦寺与雪窦重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窦寺与雪窦重显李富华据明初宋濂《护法录》所载《觉原禅师遗衣塔铭序》及其他资料记载,自南宋始,雪窦寺就名在江南禅宗的“五山十刹”之列,这说明早在宋朝,雪窦寺就已是中国禅宗的一座重要寺院。雪窦寺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禅宗寺院,是与几位在宋代禅宗史上有过重大影...  相似文献   

10.
《哲学动态》编辑部: 贵刊1991年第6期登载的胡新和同志所撰《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讨论述评》一文,其间对拙作《相对论时空理论再认识》(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第29—42页;以下简称《再认识》,引证时只注页码)的批评,我不能同意。请允许我发表如下几点意见。 1.胡新和同志不对拙作做任何具体分析就指责我“曲解‘四维时空’概念”,这是无法接受的。胡同志应该看到,我对“四维时空”的认识是与何祚麻同志相对独立的,是直接  相似文献   

11.
妙华 《佛教文化》1994,(6):22-24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佛教文化》上不见“经典导读”久矣!这里牵涉到一个办刊宗旨问题,《佛教文化》既不是纯粹的宗教内部传教刊物,也不是普通的以世俗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刊物,如果单纯地强调刊名中的任何一边——“佛教”或“文化”,都是人为地割裂“佛教文化”这个统一体。为此有朋友问,《佛教文化》究竟是在教内还是教外?我指着寺院建筑中轴线说,既不是大雄宝殿,也不是钟鼓楼,《佛教文化》是沿着这条中轴线穿过山门通往寺外的大路。“经典导读”栏目就是把寺外的人们领进门来的那位导游,今后当然要加强这个栏目(这也正是读者呼声很高的一个要求),从本期开始即有针对和有计划地考虑选题,把读者需求最为迫切的那些经典排列出来,约请大德和专家来做“导读”,相信会得到读者的支持。当然,形式仍需注意活泼多样,有“文化”意蕴,比如佛教史上大量嘉言懿行、文化典故也是很好的导读材料,有益于我们增进对佛教文化的认识,故本期同时还发表了一篇《佛门名对》。  相似文献   

12.
在车队工作时,有次我添乘到金华公寓。有个乘务员问我,“酗酒”一词怎么解释。我答道:是指没有节制的喝酒,酒后撒酒疯。他马上拿出一本段里制订的《职工奖惩条例》,指着上面一行字要我看,原来上面写道:“乘务员在公寓不准酗酒……有饮酒者扣奖50%。”他说:“我不酗酒,适量喝点酒为什么要扣奖?”当时我正面解释了一下乘务员在外不能喝酒的道理,如今回忆起来,是《条例》违反了逻辑要求。首先,从《条例》的本意来说,乘务员在公寓是不能饮酒的,但《条例》却将“饮酒”这个概念加以不恰当的限制,成了“酗酒”,犯了概念“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其次,从《条例》前后文的关系来说,先说“不准酗酒”,后来又说“饮酒扣奖”,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朋友们:请让我介绍一下有关"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立法和当前实行的情况。分四点: 一、立法文件 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经国家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个规定的依据是《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参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惯窃、惯骗或者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要正确理解条文的内容,必须善于作逻辑分析。我在这方面注意得不够,因此对这一条文没有正确的理解,结果在一次案例讨论时,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惯骗犯。对犯罪的性质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如何量刑意见就有分歧了。我根据《刑法》第152条,认为这个惯骗犯非法所得数额并不巨大,可以不必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别的同志不同意我的意见,他们根据《刑法》的同一条款,认为凡属惯窃和惯骗,就不受非法所得数额大小的限制,都应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情节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中,收入清代桐城派作家方苞的一篇文章,名叫《左忠毅公逸事》。什么叫“逸事”?教材编者在《自读提示》中这样解释道: 所谓“逸事”,是指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见课本第404页) 看了这个注释,真有点“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感觉。既然“散失没有流传”,那么方苞又何以能得知明代左光斗的事迹呢?细读课文,作者明明已作了  相似文献   

16.
“经堂教育”,又名“寺院教育”,是伊斯兰教在清真寺内讲经教学的教育方式。早在倭马亚王朝时(661—750),即有一些清真寺组织穆斯林学习《古兰经》、“圣训”。到了阿巴斯王朝时(750—1258),开始出现清真寺附设小学“困它卜”(),以学习《古兰经》的读法和书法为主。十一世纪中叶,在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出现了寺院附属的宗教学校“马德拉斯”()。此后,这类宗教学校遍及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鲁克俭同志在《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发表的《“古典古代”等于“奴隶社会”吗?———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古代生产方式”》(以下简称《鲁文》)一文中,谈到我“把‘古典古代’与‘奴隶社会’划了等号”,并指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事实上,不是我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而是鲁克俭同志既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又误解了我的思想。我在与段忠桥教授讨论的两篇文章(《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的《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中,确实把马…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2001年7月19日全国宗教院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备课研讨班暨教材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政治课教育是宗教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教材是国家宗教事务局组织编写的第一本宗教院校教材。从内容来说,键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重点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到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了使宗教院校的教师准确掌握教…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6,(2)
正倡人文,弘佛法,进一步推进佛教文化建设,于寺庙建设也有着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我所在的寺庙谈一谈寺庙文化建设上的一些认识。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编辑一本名叫《五祖寺人文深呼吸》的书,最近即将出版。这是我提出"人文五祖"这个概念的实践。此外,历史悠久的五祖寺还留存着不少文物和古迹,寺内国家级的文物有30多处,省级的文物多达60多处,修缮、保护文物以及针对相关文化的宣传也为寺庙文化建设增添了不少光彩。围绕着"人文五祖"的概念,在寺院内展开了  相似文献   

20.
屈丽蕊 《法音》2023,(5):42-48
寺院是佛教僧团居住、修道、弘法的场所,也是僧团活动的基地。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批寺院在各地兴建起来,成为佛教兴盛的体现与标志。北朝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郊佛寺之盛,“京城表里,凡一千余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也体现了南朝佛教的发展盛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众多寺院形成大大小小的经济实体和文化中心,并发挥了广泛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