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慧眼识数     
周剑 《思维与智慧》2001,(11):24-24
唐代诗人骆宾王喜欢以数入诗,得了个“算博士”的雅号,他的名句“春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为人称道。郑板桥《题竹》:“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疏疏朗朗,何必重重叠叠?”此诗道破了绘画的奥妙,同时也是吟诗作文的一条艺术规律,含蕴颇深。明代才子祝枝山在元宵节之夜上街看花灯,好友周文宾男扮女装陪同前往。兵部尚书的儿子王老虎看中了周文宾这位“美人”,仗势将其绑架至王府,就要成亲。周文宾死活不肯,王家只好暂将其安排在王老虎的妹妹王秀英的闺房歇息。当夜王秀英得知这“嫂子”原来是一位英俊男儿,一见…  相似文献   

2.
宋祁是北宋有名的词人,出生于安陆,仁宋时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工部尚书等官,曾和欧阳修合著《新唐书》。《玉楼春》是他的佳作,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名句。一个“闹”字,把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复苏的景象写出来了。张先也是北宋的一位诗人,他写的《天仙子》很有名,其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广为人咏的名句。一日,宋祁去拜访张先,到张的门口,说:“我找‘云破月来花弄影’先生。”张先听到宋祁的话,在里面答道:  相似文献   

3.
我对贵刊1982年第1期中的《雁飞不在大雪时》一例有不同看法。唐代诗人卢纶的诗《塞下曲》,写的是塞外情景。就是现在长城以北,内蒙、甘肃、宁夏一带的古战场,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胡地”。这一带农历八月就下雪了。唐诗中有“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名句。而大雁正是  相似文献   

4.
成穷 《美与时代》2006,(6):14-16
人对自然的审美有“人化的方式”和“非人化的方式”。所谓“有我之境”乃是诗人对以“人化方式”而获得的自然审美经验加工形成的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对以非人化方式而获得的经验进行加工形成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倪光道 《天风》2006,(20):8-10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42:5)。经文:诗42:5、11;43:5诗篇42篇、43篇,都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称为“求告诗”。我们虽然不像诗人那样流亡异乡,但我们的心路历程与诗人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两首诗,会有感触,  相似文献   

6.
召铎 《天风》2005,(12):45-45
九百年前,大诗人苏东坡在长江岸边船头上听父亲弹琴时,写下千古名句“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诗中“文王”当指古琴曲《文王操》。二千年前,孔子曾向师襄学琴,弹了多遍自认进步不大,后来老师说:“你可以弹新曲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曲名呢。”接着又弹了十遍、百遍,孔子在弹琴时似乎看到一个高大形象,他断定此人只能是文王。老师  相似文献   

7.
满天星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目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山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禅意的佳篇名句俯拾即是。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诗:“…  相似文献   

8.
张君华 《天风》2004,(4):46-47
经文:出20:7 上帝的名有特殊的意义,上帝的名“耶和华”(原称“雅威”)是自有永有的意思(出13:13—15)。“自有”就是起初就有、自然而有;“永有”就是永永远远的有。上帝与人不同,人有死亡的限制,而上帝却是自有永有、从亘古到永远,所以诗人说:“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90:1)谁依靠上帝,上帝就作  相似文献   

9.
寒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其诗作中不仅包含有禅宗“自性清静”、“见性成佛”的禅理,也包含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方面,可以反映出寒山诗中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通过研读寒山诗中的佛理诗,我们可以发现,寒山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既脆弱而又短暂,他劝谕世人应当珍惜当下拥有的生命,而通过信仰佛教则可以获得生命意义的实现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李贺(790~816),唐朝著名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一位早熟的天才、不幸的诗人。他七岁时就工于辞章,韩愈听到这个消息,专门前去看望,李贺当场赋诗《高轩过》,名噪京华。他的父亲当过县令,而李贺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土”谐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经过韩愈的帮助,仍然只能当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27岁就快快而死。李贺虽生命短暂、仕途不顺,但在诗坛声名远扬,他是韩愈周围的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韩愈对他刮目相看。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李贺道诗中的神仙世界是借助诗中的神仙传说,或道教…  相似文献   

11.
买望真归真近一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于脑际。几次想为他写一篇纪念文章,因我年高笔弱,终不能成。我总在暗暗举意在他归真一周年之际,抖擞精神为他撰文,以了心愿。我的家乡沁阳北倚太行,南临黄河,古称“怀庆府”,可谓钟灵毓秀。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古绝句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宋朝明相李邦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诗人赵朴初喜好饮茶,还经常以茶入诗,深得饮茶真趣。在赵朴初的茶诗中,其中一首五绝《吃茶》(题为笔者所加)诗人尤为喜爱,曾多次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在这首诗中,赵朴初化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  相似文献   

13.
翁溯利 《天风》2002,(7):30-30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一谦而四益”。经上说:“耶和华……赐恩给谦卑的人。”(箴3:34;彼前5:5)古今中外,涌现了许许多多谦逊美德的贤人哲士。孔子有“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之名句。圣经里,也不乏这种以谦逊为怀的属灵前辈。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谦逊和蔼),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  相似文献   

14.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15.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一直是中西学界瞩目的焦点。他既是哲人,也是诗人;他既反诗,又引诗;既把诗人逐出美好城邦,又允许城邦容纳有德性的诗人。他的双重身份和对待诗人的矛盾态度使得“诗学问题”的讨论困难重重。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人物在进入中国的语境时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对他的接受和研究也几经沉浮,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18.
李贺“鬼诗”有独特的抒情视角,即“鬼眼看鬼”.“人眼”看鬼,人觉可怖;“鬼眼”看鬼,鬼显可亲.在李贺的“鬼诗”中,人有死气,鬼有活气;人为客,鬼为主;人觉寒,鬼觉暖;人有恨,鬼有情,死神在李贺笔下变得可爱可亲.李贺的“鬼眼看鬼”与他的悲惨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苟活的现实世界根本不属于他,只有在诗中的“鬼世界”才能为绝望的心灵找到一个温暖的家.而这,正是李贺诗心之隐秘处.  相似文献   

19.
四滴水     
某诗人梦中得一佳句,吟与别人听,都夸:“好诗好诗!”这句好诗迅速传播。以后每逢聚会,他便被隆重推出:“这是诗人某某,曾有佳句‘某某某某某’传世!”“哦”,人们作大悟状,纷纷与其拍照合影,留作纪念。诗人名声远播。  相似文献   

20.
正"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据说这是乾隆皇帝的菜花诗。三月是菜花的天下,帝王赋诗到菜花,一则恰合情境,自然寻常,二则居高俯视,着实难得。菜花乡土,泼辣易长,终为食物,似比一般草木还没"灵性",便似乎难入诗人法眼。历来写菜花的诗,可谓有名句而少有名诗。至于大家诗词,李杜欧苏,乃至孟浩然、白居易、辛弃疾的山水田园诗,竟也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