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手术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野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减少SSI发生率,但使用的目的与作用仅仅是在手术过程中,一旦手术结束这一作用也就结束。对于创伤较小清洁手术可以不用预防性抗生素;轻度污染手术创伤不大,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只有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时才考虑应用。麻醉诱导期使用最为合理的。对不同的手术部位和不同的创伤程度,应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即个体化给药原则。  相似文献   

2.
探讨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包括循症医学、诱导细菌耐药性、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等,供临床医生在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前进行决策时参考,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3.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策略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包括循症医学、诱导细菌耐药性、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等,供临床医生在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前进行决策时参考,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4.
1 存在的问题过度医疗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外科过度的预防性用药特别突出。据报道 ,某医院分析了 596例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 ,预防性用药 352例 ,占59 .1 % ,治疗用药 2 4 4例 ,占 40 .9% [1 ] 。另一家教学医院调查的 1 652份病历中 ,使用抗生素的 1 394份 ,占 84.4 % ,其中治疗性用药 51 4例 ,占 36.9% ,预防性用药 880例 ,占 63 .1 % [2 ] 。医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而且集中在手术科室。有的医院外科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比例是 77.2 % [1 ] 。普外、胸外、妇科Ⅱ类术后预防用药均在 7~ 1 0天。某科一位骨外科患者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6.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且长期大量吸烟的上段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2013年1月伴有COPD及长期大量吸烟的上段食管癌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的病例,并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和非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统计并分析两组术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于上段食管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伴有长期大量吸烟及COPD的患者来说,预防性气管切开可以起到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的作用,其可以做为上段食管癌重症患者的一种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继发性感染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高病死率最重要的因素.继发感染的微生物多为革兰阴性菌.选用抗菌药物需兼顾病原菌敏感性及抗菌药物穿透血胰屏障能力,合理选择用药方式;对于CT证实有胰腺坏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氟康唑可作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海外消息     
《天风》2015,(5)
<正>教会机构推出呼吁结束体罚儿童的灵修手册非暴力教会网络和结束儿童体罚全球倡议机构.近日联合推出一敬拜资源.邀请教会领袖和基督徒社区携手奋斗,结束对儿童的体罚。非暴力教会网络包括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CC)的成员教会。这一消息颇受致力于推进"公益与和平"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重视。这一名为"结束儿童体罚"的敬拜资源,是可供敬拜,聚会、圣经学习及祈祷等使用的灵修手册,可以集体使用也可以个人使用。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以前主要着眼于抗生素的选择,但其防治应该是从腹透管置管开始的整体策略,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的强化培训、腹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给药途径与疗程,以及拔管指征等.肾科医师临床决策是需要根据最新的治疗指南及研究进展,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综合判断,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全面认识外科感染 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