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国内外智障者节育手术多年实践提炼出共识:遵循法律规定开展此手术有利于保障而非侵害智障者基本人权。建议我国应出台相关规定为合法开展此类手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每6个人中便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智障人群占相当比例.智障人群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因其认知能力受限,其生活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健全人群对其容易形成负性态度.文章从普通公众和智障者服务人员两个方面评述了健全人群对智障者的态度特性及其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并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弱肉弱食     
终于读到<楚天都市报>记者蔡青、特约记者肖庆军发自四川凉山长篇报道的全文.还是昨天我在<岁末的雪,或者血>附记中提到的那个案子--四川省雷波县一些村民,将那些骗来或买来,被他们称为"娃子"的智障者,在"圈养"和"训练"之后,带到全国各地去打工,然后伺机推下建筑工地,或在矿井下杀死,以骗取老板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钱玉林  李颖洁 《学海》2002,(5):58-60
依照各国票据法 ,票据为法定的可转让证券 ,英美法国家特别称之为流通证券 (Negotiableln struments) ,但各国票据法在强调票据流通性的同时 ,又允许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文句 ,从而使票据丧失流通性。我国《票据法》第 2 7条第 2款也作了这样的规定 :“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 ,汇票不得转让。”该规定适用于本票和支票。票据法作此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出票人的利益 ,使得出票人一方面能够利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的便利 ,另一方面又能限制票据转让 ,保持持票人作为受款人的身份 ,从而保留其对持…  相似文献   

5.
日间手术最早始于英国,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入院、手术以及出院,该模式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接受并推广.安全开展日间手术必须具备良好的设备条件,同时拥有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师及专业护士在内的合格规范的日间手术团队,并在患者选择、术前准备与评估、麻醉与围手术期镇痛、术后恶心呕吐预防控制、康复与离院标准、随访与再入院等各方面遵循相应地规范性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利益.日间手术模式正符合我国当前医改对“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的要求,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牟宗三哲学发展中,"良知坎陷"说有认识论、历史文化论和存有论三义。"良知坎陷"说的理论开展,既表现为存有论意义上的理论综合,也体现在以"道德实践"对"坎陷"所作的理论规定。在"良知坎陷"说中,存在着文化诉求与哲学思考的思想纠结。由于对"坎陷"之辩证义的独特规定,牟宗三存有论意义的"良知坎陷"既不同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开展,也改造了康德现象与物自身超越区分的理论架构,展露出"彻底的唯心论"的基本意蕴,具有新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床试验受试者,作为公益的施行人,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但依据现行的规定,保障受试者权益主要措施--伦理委员会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操作层面上均遭遇程序壁垒.从现行法律规定的弊端入手,健全知情同意权和伦理委员会构成程序性制度及规则,弥补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损一赔十"的高倍惩罚性赔偿责任,对该规定的正确理解和适用是其发挥阻遏食品违法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作用的前提.将从价值目标、责任构成要件以及适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角度对该法第九十六条进行阐释,以求为将来该条规定的适用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仁"的多元伦理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仁学"的创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种比较系统的理论倾向,主要包括:心理主义的解释倾向;形而上学方向、人与人的伦理关系阐释.这些阐释方向基本上规定了对"仁"进行现代理论构建和实践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手术安全核查的实施情况,采用卫生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南省18市50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50家医院对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认识基本到位,但对于手术核查的具体方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各级医疗机构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实与监管,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欺负是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而又相对稳定的一种现象。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讨论了欺负者、受欺负者及欺负/受欺负者的人格特点,并对研究的启示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陆剑清 《心理科学》2007,30(6):1506-1507,1520
本研究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分析视角出发,以我国商业银行品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金融品牌效应心理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形象可信、网点便捷、业务技能、服务态度以及营业环境等五个银行品牌消费选择影响因素出发,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品牌效应心理影响机制的客观存在,揭示出消费态度与品牌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规律,从而为金融消费者行为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模型诠释。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根据偏好及其变化是否在逻辑语言及语义模型中有直接的反映,可以将其分为隐偏好和显偏好。本文旨在对含有隐偏好信息的逻辑进行研究,基于对直觉主义逻辑中的认知信息的分析,通过修改直觉主义逻辑的语义解释提出了隐偏好逻辑,并证明了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相对于可区分模型类的完全性;最后,通过定义哥德尔式的翻译映射将隐偏好逻辑嵌入到偏好逻辑中。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