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态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随着机械化大生产、农药和转基因作物的大量应用,农业生产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是通过人工管理,利用动植物的生物机能,利用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土壤、水源等条件,为人类生产农副主品和部分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人类在土地上劳作,对动植物进行管理,这都牵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人类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制约和决定了传统的农业伦理。西方文明是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发展起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为制造的也好,自然界自己产生的也好,任何一个事物要存在都必需具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宁 《美与时代》2013,(12):21-21
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命脉,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支持我国正常发展的要素之一,建设管理农业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粮食产量,是保证国家稳定的有效措施,就目前气候多变,干旱多发来看,不仅要建设农业水利工程,还要积极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对农业的作用,增加农业水利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展出的是观光业,又称休闲农业。哲学主要探讨人类的知和行。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研究(概念分析、论证),道德是人类行动的社会规范,在历史上人类行动规范是根据权威人物或经典典籍规定的,往往无需辩护或论证。伦理学要用例  相似文献   

5.
远古时期,人类从采集经济直到农业生产,对植物的籽实(粮食),只有经过一定程序的加工才能食用。粮食加工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重要的生产活动。不同的加工技术,不但反应了农作物品种的不同,而且反映了产量、生产技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粮食加工工具...  相似文献   

6.
《管子》"人与天调"的生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水地》等篇章,阐述了人类应合理地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常态,它们忠实地记载了管仲及其学派在倡导农业生产中所表现出的环境与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7.
核技术在农业、工业、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在军事中的应用却引发了巨大的伦理冲突和挑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核技术的军事应用、促进核技术的和平利用,人类必须实现文明理念的根本转换,摒弃传统的本体思维,确立生态思维范式和实践范式.只有如此,才能超越冲突和困境、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论复杂社会的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秩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必备的条件.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所需要的秩序是不同的.农业社会所拥有的是一种自然秩序,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的历史阶段,社会的复杂化程度迅速提高,自然秩序开始变得不能适应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出现了创制秩序.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了后工业化的进程,与之相伴随的是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的迅速提高,从而对创制秩序提出了挑战.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需要一种新的秩序,它就是一种建立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基础上的自觉秩序.自觉秩序也就是合作秩序,既是人的合作行动的结果,也是人的合作行动的保障.对于历史而言,自觉秩序将是人类秩序追求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人类早期的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催生了农业文明的诞生.近代科学革命和两次技术革命引发了工业文明,现代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一个雄辩的真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历史阶段,与这两大历史阶段相伴随的是“权制”和“法制”两种基本制度.权制是建立在人的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的,也是人的等级关系的保障.法制是以人的平等的设定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以对人的平等等人权的维护为其基本功能.现在,人类正走向后工业社会,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共生共在是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因而,建立起一种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德制”(道德制度),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自觉承担起来的任务.德制建设不是精英创制的过程,而是在真正民主的途径中由民众在合作实践中加以创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