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是发生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代谢程序化”与“营养程序化”概念的提出对人们从多层面认识该现象的内在机制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对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终将找到预防低出生体重发生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出生体重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增加新生儿和婴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与儿童的远期预后如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瘫及成年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通过运用诊疗最优化的原则,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预防,及早干预治疗,可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出生体重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增加新生儿和婴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与儿童的远期预后如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瘫及成年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通过运用诊疗最优化的原则,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预防,及早干预治疗,可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增加新生儿死亡率和儿童早期的患病率,而且与儿童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特点、生长追赶的利弊以及营养管理等方面,探讨适于低出生体重儿的最佳生长模式,以求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近期健康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家长关于低出生体重儿医疗救治权的观点,为医疗决策提供伦理学依据,按1:1匹配各选择124例单胎低出生体重儿及正常儿建立队列,调查两组家长对低出生体重儿医疗救治观点的认识。结果显示,两组家长大多认同低出生体重儿应积极救治且医疗救治权应当由医生和家长共同决定。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教育,积极预防低体重儿出生。  相似文献   

6.
关于低出生体重儿生长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增加新生儿死亡率和儿童早期的患病率,而且与儿童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特点、生长追赶的利弊以及营养管理等方面,探讨适于低出生体重儿的最佳生长模式,以求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近期健康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格检查和生化及超声检查方法对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的6 478名(21岁~60岁)职工进行血糖(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肝脏B超、体重指数、腰围测定检查,以了解大连地区糖代谢异常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显示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职工糖尿病患病率为7.90%;空腹血糖减损患病率为11.26%;大连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14.33%,糖尿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3.26%,空腹血糖减损率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5.92%,血糖正常中患病率仅为10.28%.糖代谢异常与血糖正常者相比,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反应、瘦素、脂联素等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相互作用,也影响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上的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发病因素值得关注.通过体育锻炼与控制饮食热量逐渐减轻体重,并配合血糖及血脂的控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比较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影响因素。选择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交通医院分娩的活产单胎新生儿,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婴(OR=2.151,95%CI:1.580~2.927)、出生缺陷(OR=3.325,95%CI:1.444~7.656)、早产(OR=28.548,95%CI:20.460~39.833)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女婴(OR=1.260,95%CI:1.092~1.455)、产检次数4次(与产检4次~7次者比,OR=1.386,95%CI:1.184~1.623)、产检次数≥8次(与产检4次~7次者比,OR=1.576,95%CI:1.238~2.007)、围孕期未服用营养补充剂(OR=1.379,95%CI:1.109~1.715)是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所差异,孕妇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目前全球性最大的慢性病,它既是多种心血管与代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密切相关,相互重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心血管预后及靶器官损害呈负相关,有学者将肥胖与心血管死亡率的矛盾现象称为肥胖矛盾.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