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以群体心理为基础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生的病理机制。认为当代公共精神卫生问题所具有定性模糊、文化边缘化等后现代的特点都与群体非理性心理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青年在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表现在感受户外空间、体验行为场景、参与活动项目及缓解情绪压力四个方面。我国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安全性、易识别性、适宜性与功能复合性问题,制约了共享城市的发展。文章研究纽约泪珠公园案例中空间建构、环境营造、景观设施和植物绿化内容,归纳空间、环境、设施及植物的设计策略,结合青年心理需求规律,营造情感、精神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空间。依据青年群体心理需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概念,重视服务区域空间容量问题,可以营造出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生态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3.
政府通过决策决定卫生政策,卫生政策对于公共健康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卫生政策走向直接影响公共健康,决定公共健康的发展方向.卫生政策与公共健康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前者决定后者.卫生政策需要有伦理学基础和伦理学专家的伦理论证,坚持公正、公平、公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精神卫生服务有丰富的内涵,对于精神疾病是心理失调或是躯体(脑)疾病实质的争议,衍生出了不同的研究范式以及干预模式。现代精神卫生的功能是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群体的心理健康,并通过不同的层面进行干预。在实践中,精神卫生的人文诉求日益增加,推动与改进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发展人文精神医学要兼顾理解和解释的心理学,用系统式思维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在发展人文精神医学过程中,助人者的价值观和权力意识对临床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中研究人体或人,在以往生物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强调对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视.而对精神医学工作者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忽略生物学因素,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精神卫生专业学生应从强化生物学意识、设置课程、训练临床技能及应用多轴诊断等方面加强“生物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公共艺术作为政府、民众与艺术创作群体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开放性领域,是空间与场所的公共共享,更是社会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有"、"共同协作"和民主参与,是公共文化精神的凝聚与显现.而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码艺术的特点与发展,尤其是其本身科技性和普及性,使得它与公共艺术在公共性上演绎着精彩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空间内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现象不断加深的现状,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设计策略的分析研究。通过对现有的相关理论、政策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当下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及行为进行探究,从而通过适老性景观的设计,更好地提升老年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事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因其超出个体应对能力,因此灾难事件后常并发一系列的精神卫生问题。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杀是灾后常见精神卫生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灾难事件相关精神障碍的研究,并总结了去年发生在我国的两次重大灾难性事件的相关研究结果,从精神病学视角对灾难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林刚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123-128
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的人民警察是法律的最终执行者,代表的是国家法律,工作的对象是服刑人员,工作地点是与正常社会基本隔绝的监管场所,而且"加强被监禁人群和强制性教育改造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又落在司法警官的肩上。因此,司法警官群体中的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又会直接关系到"被监禁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所以,要想做好这项艰巨的工作,首先就必须在提高和加强司法警官群体中的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建设及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执法业务水平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司法警官群体中的成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改善他们精神卫生状态,解决好他们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结合民族宗教心理发展的轨迹来分析祖国的历史统一问题。第一,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心理,神话传说与中华民族的大统一。第二,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统一。第三,是早期经验集体潜意识与历史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