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杂志的编辑向我提出过一个直接了当的问题是:“在1976年你出版了—本叫《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的书,为什么把你的诊断和治疗形式描述为合理的呢?”回答是简单的。我只是使用了在英语中一般意义上被使用的“合理的”这个词。按照简明牛津英语词典,“合理的”意思是(以及其它方面)“与理性一致的;合乎道理的,明智的;不愚蠢:不荒谬或不过分的”,当写这本对临床决策进行探讨的书时,我是赞同这些注释的。当然,不久以后我感到这个词的使用也不是没有问题的。首先,我仍然非常关心常规的事实,从逻辑的观点来看,诊断推理经常是相当的令人不满意,我指…  相似文献   

2.
正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一位前辈告诉我:"要经营好关系,到处找关系,关系是第一生产力!"见我不解,他摇了摇头:"你看我,奋斗了一辈子,还是初级职称,归根结底,是没有关系、关系不硬啊。"这是第一次有人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关系"这个词还有另外的意思。时间一晃过去快20年了,我不断刷新着对"关系"这个词的认识。一那一年,我教毕业班,顺带上了其他几个班自然、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儿童多动症的连续个案。目前是在第22次咨询后接受的督导。来访者提出咨询结束咨询师沉默了一下才开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楚。这个个案结束了,但结束得很突兀,而且是来访者主动提出来的,我的感觉特别复杂。"督导:"能说一下你的感觉吗?"咨询师:"我觉得……"咨询师停顿了一下,想寻找合适的词:"有些失落。好像来访者抛弃了我。"督导:"能够理解,这是很多咨询师都会有的感觉。能说说咨询中发生了什么吗?是怎么结束的?"咨询师:"这个个案已经做了半  相似文献   

4.
耶稣委托使徒约翰"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信中深刻地剖析了这个教会存在的危机.其中一段这样说:"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启3:17-18)老底嘉教会认为,他们非常"富足";但耶稣认为,他们无比"贫穷".何以如此?因为教会所说的"富足",是指物质;耶稣所说的"贫穷",是指灵性.物质方面,他们是"富足"的,已经到了"一样都不缺"的程度;灵性方面,他们是"贫穷"的,甚至到了"困苦"、"可怜"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旅途三人行     
君冈 《佛教文化》2011,(6):114-115
甲:二位来了. 乙、丙:上次我们谈到"执着"二字,你说过下次再说的. 甲:(笑)是的.我们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等着和你们讨论呢. 乙:我们也有过争执讨论,不能确定这个词语究竟是贬义还是褒义. 甲:这个词的意思要认真具体地分析."执"在佛教中不是一个正面的观念,因为生命中的烦恼,基本由"执"引起,是将本来缘起性空的事物当...  相似文献   

6.
清浅的快乐     
正以塞亚·伯林,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活到88岁才十分不情愿地离开这个世界。有人曾问伯林:"你为什么可以活得如此安详愉快?"伯林回答:"我的愉快来自浅薄,人们不晓得我总是生活在表层。"我喜欢伯林俯下身子说这句话时的自得和狡黠,这让我想起了"清浅"一词。"清"是心底无私、安之若素,"浅"是胸无城府、素面朝天。为人处世,虽也讲究变通之道,但老于江湖者,  相似文献   

7.
第9届维特根斯坦国际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或译心智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详细地讨论过的问题包括:心身问题、心灵哲学的传统问题和心理学哲学。 1.心身问题什么是心身问题?“心灵”(mind)一词有多种非常不同的用法,这一事实导致了现代讨论中的某种混乱。对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的用法,因此心身问题至少有五种意义。 (1)我们可以象笛卡儿使用“mens”一词那样使用“心灵”一词,让它指称具有心理属性的东西,亦即指称那种能思想,能感知,能相信和能欲求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用“心灵”这个词意指“人”这个词所意指的东西,因而该词表示的就是你和我这样一些实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8)
<正>《何西阿书》6章记载:"主说:‘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向你怎样作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们,以我口中的话杀戮他们,我施行的审判如光发出。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上帝,胜于燔祭。'"(何6:4-6)这里的"以法莲"和"犹大",代指整个以色列民族。先知何西阿时代,这个民族依然保持着信仰的礼仪,却失去了信  相似文献   

9.
终极之问     
《天风》2011,(8):65-65
<正>·很多人不喜欢"灵魂"这个词。这也不奇怪,从我们的文化奠基人孔老夫子那儿,"灵魂"这个词就被"敬鬼神而远之"地一笔画出去了。后来的两千多年,大家一直在为抢"馒头"而忙活,"灵魂"自然就算不存在了!其实两千年前还有人也谈到过这事儿,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当然,你可以否认耶稣,也可以回避"灵  相似文献   

10.
修闲     
有一天,某位朋友捉到了报纸上一个别字:你看,把"休闲"写成"修闲"了!他说得没错。事后查检辞书,真的还没有找到"修闲"这个词;我在电脑上敲出"修闲"两个字,下面立即出现一道红色浪线!但我琢磨,"修闲"虽然  相似文献   

11.
曾听过不少信徒问:《和合本修订版》如何帮助我更明白上帝的话呢?以下是其中几个修订例子,有助于信徒理解经文的意思,为读经带来新亮光: 《希伯来书》11章1节 《和合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和合本修订版》: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 "把握"一词,将信心与盼望的关系拉近了. 《罗马书》5章3节至5节 《和合本》: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10)
正耶稣教导的"主祷文"是最好的祷告范本《历代志上》4章9节至10节记载了雅比斯的祷告,共有四句:"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少讲章讲解这个祷告,也有人推崇这个祷告,好像其是我们基督徒祷告的范本。但也有些肢体与我交流时,认为这个祷告不易理解.他们认为,其中最可取的是求神"常与我同在"这句;"甚愿你赐福与我"这句不太合适,有点成功神学的味道;"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太符合神的旨意,因为耶稣说过"你们在世上有苦难";  相似文献   

13.
低调与教养     
正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任职。他说:"那时我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只是图书馆的人还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在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发现那个人的名字及生辰跟我的完全相同,他感到很惊讶。"同事之孤陋寡闻反衬出博尔赫斯"真人不露相"的低调和沉潜。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
<正>"任性"这个词近期在教会青年团契、在神学院的学生口里,时有听到。乍听之下,我还不以为然,但它经常出现,使我怀疑:为什么弟兄姊妹开口"任性",闭口"任性"?特别是当他们口里在说"任性"一词时,我发现他们用在句子里,不符合语法要求,就更觉得别扭。为此,我上网求助"百度",才发现"任性"一词已悄然成为2014年十大网络用语之一。经过一番折腾,总算弄明白"有钱就是任性"的来源:2014年4月,一  相似文献   

15.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和正确性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这个术语是J.F.费里尔(Ferrier)在《形而上学概要》(1854)中首次使用的,他区分了哲学的两个部门:认识论和本体论。德语中认识论这个词是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Reinhold)在他的著作《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所使用,但直至E.蔡勒(Zeller)在《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1862)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之后,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六岁的儿子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我没有立即告诉他,反问了他一句:你说呢?儿子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立刻觉得这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使我不得不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一、风流才子之心路历程 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到"六如居士",从年少时的伥伥到黄金泪洒满两袖的科考才子,唐寅曾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岁月,伤花悲秋,醉酒吟花的失意年华,扪心自问"我是谁?"其《伯虎自赞》中有言语:"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有我."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流,灵与肉的对抗.风流不羁与伤悲落寞蕴含其中,藏而不露,隐而不显.唐寅于嘉靖二年癸未十二月二日病逝,年仅五十四岁.绝笔写照:"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不愧为自称是"天上闲星地上仙"的唐伯虎,将生死视为邻居,何等的洒脱!然而感慨之余却也隐隐有种此才辜负,明珠暗投,纵有国色却投野翁家的悲怆与落寞;"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有才无用的无奈;"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知己难寻的悲哀.  相似文献   

18.
路边的童话     
正春天,桃红柳绿,醉人的花香在密歇根大学的校园里轻缓流淌,杰克教授正聆听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畅谈梦想。一个腼腆的男生轻声说:"与同学们的梦想相比,我的或许很小,我只想出版一本儿童图书,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一席话让杰克教授始料未及,他说:"可是你大学四年学的是创意写作,我觉得你要出的书应是儿童文学作品,而不是儿童图书。"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北京洗头,普通标价是10元钱,但那次我花了25元。我进店后往椅子上一坐,一个小姑娘过来了。她不问我用什么洗发水,而是说:"你这个衣服很好看,我男朋友身材跟你差不多,你穿这么好看,在哪儿买的?"我告诉她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什么牌子,聊天的过程中,她拿出了一瓶洗发水问:"你用这个?"我正在兴头上,就没反对:"好用就用呗。"洗完了结账,25元。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款洗发水是去屑的,  相似文献   

20.
虚拟与"虚拟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是这个时代的热门词,也是当下文化的关键词.在三亿多的网民中,很多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从"吃过没有"变为"魔兽了吗"抑或"摘菜了没有",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国人乃至世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二十年前美国学者迈克海姆写过一本关于虚拟实在的书,大约十年前引入国内,引发了国内学者关于"虚拟实在"的研究和讨论.但由于当时国内的信息技术尚未普及,网民数量稀少,所以他的书和这场讨论未能引起社会轰动并深入持久下去.如今恰逢读网时代,我们重拾"虚拟实在",重新探讨它的形而上以及与"虚拟"的区别与联系,因为它是我们在谈及当下文化时绝不能回避和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