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宗教》2021,(2):44-4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宗教界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是宗教界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实现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源地。近年来,安吉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积极探索生态寺院建设标准化工作,切实推动宗教中国化在基层实践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从道德的视角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操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道德价值,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升主体的道德素质,更新道德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为进一步推动宗教界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把宗教活动场所建成引导教育信教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文明场所,促进全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决定从2004年第四季度起每三年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明宗教活动场所”评比表彰活动,在宗教界营造一个“比、学、赶”争创“文明活动场所”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我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1995,(3):39-40
利益人群 服务社会──宗教界爱心与善举花絮本刊编辑部编者按: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宗教界发扬利益人群,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纷纷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献爱心,行善举,感人事迹层出不...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秦儒家为开端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穷宝藏,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关注的对象是"天人合一",它理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实践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有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因为共产党与宗教界有共同的政治基础.这基础就是爱国主义.(二)有共同相处的原则: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三)适应的条件:一方面国家有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法律、法规上明确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宗教界人士爱国守法,积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并且能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四个维护'上做出贡献.就`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文明来说,宗教能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宗教所追求的是`真、善、美、圣'.教义、教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基础上,批判吸取历史上特别是同时代思想家有关生态环境思想的合理因素而创建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原则,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珍贵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2018年7月2日,对于梵净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巴林王国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双喜临门,这对于梵净山名山建设既有目标界定,更有新精神的导引;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概括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天以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为载体,如何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人文资源,探索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理念,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研讨对话的高端平台,推进梵净山名山建设,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50-5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喜事,标志着梵净山在贵州、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是有影响有地位有名气的.7月7日,我们在贵阳出席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论坛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始于2013年,至今已举办多届.论坛将梵净山秀美的生态环境和佛教悠久的生态文化结合在一起,极具特色,富有创意,堪称“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指的是引领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体系的内核和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基础的构建,从理论上说就是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什么"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它的构建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对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幸福和环境正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正生态文明研究有三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必须做出解答:一是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二是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三是怎样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六章》正是从六个方面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的评价与反思;如何认识生态危机;关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重在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该著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诸多观点和见解,诸如对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其内在结构的看法,对生态文明历史定位、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的看法,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动力整合机制的看法等均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也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以开放式街区为理论指导,探索开放式街区在城镇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燕郊镇内地块为例,进行住区规划设计探究,旨在为和谐宜居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为打造活力、生态的环京城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新型生态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在于生态公民自身生态价值的养成与坚守,其价值的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生态公民的价值主体维度出发,汲取佛教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新时代生态公民的价值养成提供可行路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生态公民内外发力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良好”社会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乡土文学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占据重要地位,其充满着浓郁的自然气息,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息息相关,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通过列举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内容,探寻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环境及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并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重大意义。高校建设是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生态文明长足发展离不开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的现实指导。在国内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自然和文化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江苏大学的实际发展需求,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指向的和谐校园环境,营造以生态化思维方式为主导的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切实推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2,(5):44-45
一博鳌亚洲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于4月20日至22日举行。论坛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邀请宗教领袖与文化大家汇聚一堂,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融合交流、和平共存、和谐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国内外宗教界、文化界给予大力支持,境内外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海内外宗教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基本特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的信念;万物平等的价值观;道技之辩与技术限制;"圣王之制"的资源保护传统.古代的生态文明理论构成了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对于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维护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跨度大、范围广,呈现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交融的特点。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对于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维护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浙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引下,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推进宗教治理法治化建设为抓手,发挥佛教生态文化特质,积极推进浙江佛教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绿色、和谐、发展"成为浙江湖州生态寺院建设的发展特点,生态寺院制度化体系的系统化标准,多措并举,和谐发展,逐渐形成了浙江"生态寺院"建设的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邀请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等宗教团体的领导人,到中南海举行迎春座谈。 李瑞环首先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全国宗教界朋友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他说,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爱国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广大信教群众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大局,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