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耀归父     
刘恭慈 《天风》2004,(12):i010-i010
在使徒行传10章详尽地记载了哥尼流及其家庭的信仰和生活,他的生活成为信仰的载体。从而使自己蒙福、家庭蒙福、教会蒙福。  相似文献   

2.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 ,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 ,而且 1 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 ,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 ,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人曾渴望信仰的奇迹 ,他觉得 ,奇迹仿佛已经终止。然而 ,技术产生了真正的奇迹。技术问题对基督教意识而言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基督徒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基督徒对待技术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完全的。多数基督徒认为技…  相似文献   

3.
袁世国 《天风》2007,(6):46-48
与二十世纪其他著名的新教神学家不同的是,朋霍费尔不是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也不是因为他父母在信仰上的敬虔对他的影响。1906年2月4日,朋霍费尔出生在德国布列思劳(Breslau)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的家庭,从父辈以上,他的祖先中出过不少专家学者。他的父母品格出众,信仰敬虔。所以他从父亲一方继承了善良、公正、自制和干练的品性;从母亲一方继承了对人类的理解和同情,对被压迫者事业的忠诚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神圣空间是一种承载文化的平台和反映社会过程的文本。对民间信仰家庭神圣空间的研究,能直观揭示民间信仰这一地方传统文化通过家庭神圣空间得以复兴与传承的过程。研究从微观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家庭神圣空间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家庭神圣空间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空间自身及其中物品的神圣性与日常性可进行弹性转换,这使得神圣空间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植-传承"是民间信仰生命力之所在,私密性和隐蔽性促使家庭神圣空间成为信仰的传承平台之一,而对日常生活的嵌入则展演了信仰深深根植于家庭和个人以保存传承资源的过程。同时,研究发现核心信众希望操纵家庭神圣空间而获得家庭内部话语权的提升,其本质是现代化背景下社会转向非传统化。  相似文献   

5.
张顺.出身于一个虔诚的有着一百多年信仰天主教历史的家庭里,他的伯父张间行又是一位二十年代祝圣的神父。他自幼就受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成为一个天主教的忠实信仰者。他决心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以天主之命立好表样。  相似文献   

6.
亚南 《中国宗教》2013,(1):28-31
60年峥嵘岁月,一甲子不懈努力。舒孜汉始终坚定信仰,做了他想做的,做到了他该做的。舒孜汉,出生于天主教信仰家庭,在教会工作60余年,历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常委,江西省天主教两会第一届至第七届副主任,江西省人大第二届至第九届代表、常委。2012年7月在南昌逝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7.
赵鑫 《天风》2014,(11):46-47
<正>卡尔·亨利(1913-2003)美国当代福音主义运动的奠基者与塑造者,他的影响与印迹存留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福音派神学的代表人物。卡尔·亨利(Carl F.H.Henry 1913-2003),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成长于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信义会信徒,母亲则是天主教徒。在青少年成长期间,他受到来自家庭的信仰影响很少。虽然青年时受了圣公会的坚振礼,但他还是远离了教会,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基督教信仰来说,家庭不只是一个神学的讨论对象,也不只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是基督教的核心价值,是基督教神学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说,基督教信仰就是关于家庭的形而上学。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与圣灵,与此同时,他们又是同一个本体。因此,三位一体,就是上帝的三个位格在爱中的共融与合  相似文献   

9.
许伦胜 《天风》2009,(3):6-7
信仰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事,是每个人内心的追求,是对永生生命的关切.然而当这内在的信仰外延在人的生命之中时,就必然与人的各方面生活发生密切的相连.因此,信仰与生活是一个人手的两面,信仰体现在生活之中.每个人的生活层面主要包括:家庭、工作、社会.或者说家庭、工作和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三大层面,信仰需在其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黄有治  陈辉江 《天风》2001,(2):12-13
一、信仰上的见证: 创世记39章2至3节“约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华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他主人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从这两节圣经里显明了约瑟在信仰上有美好的见证。约瑟虽然被卖,但他的信仰没有被卖,他来到主人家中,把自己的信仰也带到主人家中,所以他主  相似文献   

11.
张磊康 《天风》2022,(5):59-59
一次团契活动结束之后,我与团契里的一位弟兄交流,他向我讲述了 自己在家庭、信仰以及服侍中的疑惑与挑战.当我听到他分享自己经历的时候,我想到身边也有一些弟兄姊妹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面对极大的挑战.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自己的十字架,都有自己要承受的环境与苦难.很多基督徒在 自己的信仰经历中或是安慰别人时,常祈求上帝带领他们摆脱这样的困境,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应当如何面对当下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爱的力量     
金艳丽 《天风》2011,(6):58-59
基督徒李可有着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儿女聪明懂事,丈夫王涛精明能干,每天用他的小货车辛苦赚钱,使得他家成为村上最早盖起两层小楼的"首富"。能赚钱的丈夫虽然没有信仰,却没有花天酒地,还对两个孩子格外疼爱,对妻子李可更是百般体贴,他嘱咐妻子:你什么也不用干,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信好耶稣;第二,照顾好孩子。李可为丈夫支持她的信仰而感恩,更感谢上帝赐她这么完美的家庭。  相似文献   

13.
为回应近代西方学者关于儒学非哲学亦非宗教的观点,清末民初的文化名人辜鸿铭提出儒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的观点予以反驳。他认为儒学中的"皇权信仰"与"祖先崇拜"为中国人带来安全感与永恒感是儒学被信仰的心理学原因;儒学建立在遵循"人之真性"的人性关怀基础上是儒学被信仰的人性原因;学校与家庭对亲情之爱的教育与熏陶是儒学被信仰的情感原因;儒学对民众道德感的培育是其取代宗教教化功能的道德原因;能以道德教化维持社会良序是儒学成为被统治者推崇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5)
<正>我出生在一个没有任何基督信仰背景的家庭里,基督信仰与我们传统文化也没有绝对的黏合性,而我却成了一名基督徒,为什么呢?我想从我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基督信仰的客观实在,做一些说明。1.基督拣选了我我相信这是上帝自己的拣选。圣经说,上帝在创世以前,已经预定拣选了我们。他的恩召和拣选是不能废弃的(参约15:16;帖后2:13)。我从前并不认识上帝,也不一定会对一个外来的宗教主动感兴趣。但回头看去,在信仰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5.
理雅各宗教思想中的中西融合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会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受其家乡苏格兰的神学思想和非国教家庭背景的影响而产生了独立、开放的宗教意识。尽管他以自身的信仰为本位,但在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和评价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中西宗教融合的倾向,这使他在西方传教士中处于颇为孤立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颜志渊 《天风》2002,(12):48-49
今年11月29日是颜福庆博士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位笃信基督的著名医学教育家一生爱国爱教,闻名遐迩。他是上海市中山医院、上海医科大学的创始人,生前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委员。五年前他的全身雕像矗立在上海医科大学校园内。他的名字列入《辞海》和《现代中国医学家传》。颜福庆于1882年出生于上海市郊江湾镇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他的母亲也是位传道人,颜氏自小受家庭熏陶,信仰上帝。  相似文献   

17.
<正>唐柯三,名仰槐,以字行,山东省邹县邢村人,回族,是我国现代伊斯兰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他出生于一个饱读诗书,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相似文献   

18.
基督徒李可有着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儿女聪明懂事,丈夫王涛精明能干,每天用他的小货车辛苦赚钱,使得他家成为村上最早盖起两层小楼的"首富".能赚钱的丈夫虽然没有信仰,却没有花天酒地,还对两个孩子格外疼爱,对妻子李可更是百般体贴,他嘱咐妻子:你什么也不用干,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信好耶稣;第二,照顾好孩子.李可为丈夫支持她的信仰而感恩,更感谢上帝赐她这么完美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吴志 《天风》2015,(4):50-51
谢洪赉,字鬯候,号寄尘,笔名庐隐,为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翻译家,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最早成员之一。1873年,谢洪赉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牧师家庭。其父谢元芳早年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接触了变味的基督信仰。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在家乡听美国北长老会宣教士布道,真正明白了真理,受洗归主。经过几年学习,在家乡开办小学,后被按立为牧师,在慈溪、余姚等地牧会。谢洪赉从小信仰虔诚,聪明好学,熟读圣经与国学经典。19岁  相似文献   

20.
张勤 《天风》1994,(5):44-45
每当我听到风琴演奏《赞美诗(新编)》374首《与主接近歌》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陶辉映先生。因他生前礼拜时最爱抚琴演奏这首歌。 陶辉映先生是云南省彝良县人,1905年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从幼年就受洗归主。因父母对他教育严肃,所以,陶辉映先生自幼到蒙召归天,信仰诚笃。热心事主。在我的记忆里,他留给我们的是爱国爱教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