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招萍 《天风》2012,(7):10-12
基督徒工商人士,如何牧养?编者按: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工商界人士加入教会,他们身处无稍烟的战场,为事业拼搏;他们也是教会中活跃的一个群体,有想法,敢实践。教会枚者如何枚养好他们,使他们成为教会发展的积极动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话题特邀请几位牧者谈谈他们的经验或看见,盼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周云鹏 《天风》2014,(6):13-14
<正>让团契承受祝福,也让团契成为教会、社会的祝福!为何做基督徒工商团契事工起源于1930年世界经济大衰退时期,工商业界的基督徒运用圣经真理帮助了许多处在危难中的商人、业界人士,使他们重新振作。继而工商团契事工不断延展到世界各地,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成熟。中国的基督徒工商团契事工开始于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商业界人士财富的不断增长,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对金钱的片面追求和个人信仰乏力所导致的道德迷茫和心灵空虚。  相似文献   

3.
计文 《天风》2013,(10):1-1
随着教会的发展,一些新社会阶层人士(主要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知识分子)受洗归入基督,他们的加入日渐改变了教会原来"三多"的信徒结构,影响了普通民众对基督教的观感,增强了教会的自养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新社会阶层的基督徒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有相当程度的见识和知识,为教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少生机和活力。正因为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明显、贡献突出,不久就在原本人才相对匮乏的教会中脱颖而出。于是,一些热心的基督徒企业家很快成了教会的实际(也许名义上并不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安身立命、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基督教会也与深圳这座城市同步发展,从"乡村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型"教会。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蒿志强 《天风》2017,(10):11-12
冲突处处都有,教会也不例外。而对于冲突的处理,不仅关乎教会内部合一,也关乎教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见证。如何正确应对冲突,并智慧地化解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使之成为教会发展的契机,是教牧同工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期的众议苑,我们约请了几位同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会和文化     
前言 中国天主教会和中国文化已经是一个长久探讨,研究,但仍无最终结果的课题。许多文人学者都对此产生过兴趣并作了一定的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并不全面,其行动还是很好的,至于他们的目的如何并不是我应该猜测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到底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圣教会中的工作人员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对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一定思考能力的人又有何影响呢?许多过去的传教士也曾花尽心血在思索这个问题,但那些先他们的中国文人学者对教会早己产生的看法对他们又有多大的帮助呢?《中国天主教》杂志也刊登过  相似文献   

7.
段琦 《天风》2017,(3):4-7
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过程,其中与社会相调适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对上海浦东四个教会的调研为例,对此进行分析。这四个教会虽都地处浦东,但各地区开发的时间和程度不同,信徒的构成不同,教会的生态各异,然而他们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扬开拓精神,提高信徒素质,为教内外人士提供必要的帮助,主动为社会排忧解难,得到了主流社会的认同。这表明中国化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唯如此,教会才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8.
刘贻 《天风》2012,(5):20-21
感谢上帝的恩典,随着中国教会不断的发展,如何建设好教会,包括如何完善教会礼仪,也成为教会领袖不断思考的问题。其实,对于基督教会的崇拜来说,教会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会崇拜礼仪拥有古老的教义、历史基础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虽然崇拜礼仪并非绝对真理,但也绝不能任牧者肆意妄为,随意更改。其实。  相似文献   

9.
许恩杯 《天风》2012,(7):15-16
一、发起的缘由记得刚开始侍奉的时候,除了跟着老牧师出去探访,我要么在办公室里看书,要么就是与来教会值班的信徒交通。至于有权柄的管理职位,好像离我很远,但到了自己被安排在管理教会的位置上,就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了。因为自己在没经验之前也没有兴趣去看有关管理的书籍,吃饭想着这件事情,睡觉也想,祷告的时候更少不了它。最终,  相似文献   

10.
, 《天风》2012,(12):8-10
编者按:在今天的中国教会,义工已经数以万计,他们对教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当各地教会培养了不少神学生进入教会并且日渐发挥更多作用的时候,义工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什么样的义工才能作“义”之工?教会又当如何培训义工,以使他们在教会事工中的果效更加显著呢?让我们看看本期的话题吧!  相似文献   

11.
曹惠云 《天风》1997,(3):22-2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张远来 《天风》2009,(11):17-19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今天我们在中国内地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教会和一个逐渐萎缩的农村教会。哪里的经济发展好,哪里的教会往往也人头攒动。也许,与其我们惊呼农村教会的萎缩,倒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做好城市化进程中教会的牧养,并以此辐射农村教会。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安身立命、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基督教会也与深圳这座城市同步发展,从"乡村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型"教会。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活石 《天风》2019,(10)
爱国爱教是中国基督徒的优良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可以看到一些基督徒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而求索;之后,他们又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办好教会,这些都对今天的中国基督教有很大启发。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教会先贤,以信仰热情去发光发热,为主做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15.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建立的团体,是一个神圣的团体,是一个救恩的团体,也是一个天主子民的团体。这个教会团体在圣神的带领下逐渐地壮大发展,直到如今已经是一个十多亿教友团体了。为了更好地传布救恩的喜讯,耶稣基督拣选了十二宗徒成为首批教会牧者,并且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教会,特别是地方教会需要为生存和发展进行神学思考和探索。因时代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国情与教情等诸多因素,探索的角度也不一样。天主是人类的主宰,祂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中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流,使人愈来愈认识天主。虽然教会只有一个,但因为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区信友要面临很多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靠他们自  相似文献   

18.
陈启峰 《天风》2001,(6):23
今天,教内很多人士认为教会不需要组织,他们认为组织是世俗的东西,不宜用在神圣的教会里。参加了组织,教会就世俗化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什么叫组织?基本上,组织就是把一个整体的部分,按合宜的原则联络在一起,以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 神创造的天地万物是有组织的,在人类社会中,组织是不可缺少的。 天空中的星星有组织、有规则地运行着,倘若不然,“天地  相似文献   

19.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20.
季剑虹 《天风》2002,(2):22-24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如何交流,如何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是今日教会信仰生活的重要实践。以神学思想为依据,认识独立自主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面对教会知识层人士的增多,如何牧养成为今日教会事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