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靠主有福     
赞美主。我是1989年信主的。感谢神的恩爱与呼召,从苦难中把我从罪的深坑拯救出来,使我的脚站稳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悔改重生后的我才明白十字架的道路是真理,是生命。现在借天风的一角谈谈我的经历与感想,同主内弟兄姊妹共勉。 人生之路转眼过了45个春秋。但40岁以  相似文献   

2.
张诚大  吴新望 《天风》2014,(2):14-15
依萧主,我重拾生命.再一次切身经历神的大能和怜(?)2013年12月14日至19日,这五日五夜中,我命悬一线。我的主,我的神,他始终与我同在,安慰我,鼓励我,指引我,使我安稳沉静。依靠我主,生命重拾,再一次切身经历神的大能和怜悯。14日,我和妻及以琳团契的肢体们到南汇下沙方舟敬老院,拟与生活在那里的老年兄姊们共庆圣诞佳节。抵达目的地后不久,我突然感到胸闷憋气、浑身发冷,且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3.
主啊,我想对你说:以前我曾经为生活感到过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以前我是那样的爱我自己,生活却让我遍体鳞伤。我忧伤彷徨,就像旷野中迷失的羔羊。是你让我认识了你,是你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了力量,是你让我的生命充满了光芒。主!我在此非常地感谢你,感谢你甘心为我被钉十字架上,感谢你流尽宝血洗净了我的罪恶。感谢你从死中复活,给我带来了平安、祝福、生命和盼望。  相似文献   

4.
姚丽娜 《天风》2002,(5):33-33
我不清楚“三自”是怎么一回事。1990年6月,我离开祖国去了澳大利亚。在澳洲,五花八门的所谓基督教多极了,我哪个会都参加,因为我聚会的目的是敬拜神,不是参加人的组织或教派,哪里有圣灵的工作,哪里就能留住我,人是留不住我的,感谢赞美主!让我经历了宗教教派,澳洲不但有长老会、圣公会、耶和华见证会、第七日教会(THE SEVENTH DAY CHURCH),上帝会、复兴会、浸礼会、基督徒聚会所、耶稣会……还有救世军。  相似文献   

5.
今天晚上,布达佩斯基督教各宗派举行联合礼拜,来欢迎我们中国基督教访问团,使我们四个中国基督徒能和匈牙利这么许多主内弟兄姊妹聚首一堂,共同崇拜,我从心底里感谢上主的大恩,也感谢你们每一位。叫我感到特别荣幸的是,这座高度超乎寻常的讲台下面曾是一间密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里面长期掩护过犹太人,使他们免于纳粹党人  相似文献   

6.
难中恩藏     
陈恩准 《天风》2011,(7):22-23
感谢全能的天父上帝,他知道我有愿意侍奉他的心,更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使我可以成为他合用的器皿。虽然如今我经常会在国内外辗转奔波,甚至被开玩笑说是"空中飞人"。然而全家归主不久,上帝却像约伯所说的"把我的脚上了木狗,并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伯13:27),让我去经历他那"难中恩藏"的奇妙作为。  相似文献   

7.
忆父亲     
今年是家父诞辰100周年。感谢中国伊协为我父亲举办这次纪念活动。感谢大家到会参加对我父亲的提念。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的生平。父亲穆罕默德·特瓦杜尔·庞士谦,字益吾(求真主升高在天园的品级),1902年1月16日(农历辛丑年腊月初七)出生于河南省孟县桑坡村。4岁四个月零四天即由祖父庞同禹送入清真寺念经。由于家父自己对于文化的喜爱和追求,在念经的同时还在私塾跟随姬绍公先生学习汉文。青年时代曾先后在河南洛阳、许昌、沁阳,山西晋城,甘肃张家川等地师从虎延璋、马自成等著名阿訇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典,逐步走…  相似文献   

8.
程殿元 《天风》2005,(5):53-53
所以,我真的感觉到主就在我身边,他的恩典每天够我用的。在此,我要感谢上帝,又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     
邵斐月 《天风》2006,(12):40-41
2006年2月19日7时28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我亲爱的父亲,主的仆人邵升堂牧师不幸在赴教会讲道的路途上遭遇车祸去世。得知这个噩耗,我们全家人悲痛欲绝;教会的弟兄姊妹泪流满面,大家都为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位长辈而伤心难受。  相似文献   

10.
迦勒 《天风》2020,(1):14-14
一日聚会结束,我坐在椅子上想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再走,抬头看着圣台,虽然周围人声嘈杂,但我的心却非常平静。2020年,我就24岁了,回顾过去十年的经历,感慨良多,感谢神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带给我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原本以为我已将你忘记,可当我隔着马路看到你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其实,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未曾离开过。(一)就像很多故事一样,我们因同学而认识。高中,那是一个不懂得爱的年代。因为太过年轻,不管对什么,理解的都是那样的简单和纯真。所以,对未来的一切,包括爱情,都怀有十二分的期待。毕竟,那是一个该做梦的年龄。  相似文献   

12.
感谢你     
感谢你马槽中的诞生,使我有了灵魂的盼望。 感谢你33年来传真道,使我经历了你的慈爱与怜悯。 感谢你圣经言语中的教诲,使我生命中有了启明星。 感谢你默默地走向各各他,使我学会了交托与顺服。 感谢你十字架上一次完全的献上,使我可以藉这血得以洁净。 感谢你从死里复活,  相似文献   

13.
怀念母亲     
吴银志 《天风》2014,(4):44-45
2014年2月2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母亲已被主接走一周年。当夜我彻夜难眠,想念母亲,数算着日子,母亲今年已经诞辰九十周年了。 我敬爱的母亲陈明妹,1924年11月10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现改为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焦头村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  相似文献   

14.
2008年2月17日是四旬期第二主日,这一天,山西忻州市南关堂区在磨盘山堂口为25名七十岁以上的老教友隆重举行了集体傅油圣事,这是我加入圣教会三年来第一次参与傅油圣事,也是迄今为止我所经历的一次最难忘的圣事。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滋味     
于海燕 《天风》2006,(11):29
捧着打开的圣经在屋子里踱步思索,抬眼向楼下一望,却有婚礼的车长长驶来,感谢主,这乃是喜乐的事。但人生也有磨砺。不知欢乐中的新郎新娘, 可也经历过生命中的磨砺,可也设想过以后的日子中可能会有的磨砺? 从前不识难滋味,但丈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 还有小女的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使我品尝了人生艰难的滋味。流泪、焦灼、心中的无助,竭力地祈求那样的滋味,乃是每个生在世上的人都要经历品尝的,生命的滋味不是甜的,却也绝不是苦的,乃是咸  相似文献   

16.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开幕词(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二日)赵朴初各位来宾,各位同道,各位朋友:今天我一来到这里,就感受到一种吉祥的光华,一种喜悦的气氛。我想这首先要感谢韩国和日本的大德长老和善信居士们,是你们的积极参予和不懈努力促成了这次吉祥、喜悦...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家庭背景各异,通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你能了解我是个怎样的人。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掏鸟窝、滚铁环、赢纸盖……42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已经人到中年。昨天仿佛自己刚背上书包上学,今天儿子就已经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自己走过的42个春秋里,有过儿时被老师表扬时的兴奋,作文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念给同学听,也有因淘气被母亲打屁股后的伤心;有当班干部时的自豪,也有不尽如人意时的低落;有参加工作后取得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当提拔时没被提拔的悲伤;……蓦然回首,心存淡淡的感激,感谢上苍让我经历了如此多姿多彩丰富的生活,春夏秋冬的交替方悟出辛勤劳作的道理;感谢上苍使我阅人无数,从中懂得了人间的真情、冷、暖、假、恶、美、丑。特别喜欢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都是直播,无法改写"。  相似文献   

18.
我从领洗到现在已经15年多,若说参与弥撒礼仪不能算少。一年里主日庆节几乎不缺,特别是在修院工作,天天有弥撒,自然恩宠得了不少,灵修上不能说没有一些长进。然而这么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台主日弥撒。  相似文献   

19.
1995年4月6~8日,基督苦难主日前夕,北京西什库本堂神父组织了一次避静。感谢无限仁慈的天主,也恩赐了我避静的机会。三天时间比较紧张,除念经、听道理、默想外,就是自我省察,最后是避静神功。  相似文献   

20.
感谢上海教区陈崇德先生、天津教区西开总堂王双魁修士和上海光启社丁根发先生的好意,使我先后读到近年新译的几本中文弥撒经书:《圣周礼仪》(1992年港版)、《主日感恩祭典—主日弥撒经书》(1982年版)和《乙年主日弥撒经文》(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