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幸平 《天风》2011,(9):54-56
近日,有一间教会请了一位传道人,该教会在讨论发给他多少月薪。可能是因为我发表过相关文章,有同工打电话向我咨询此事。坦白地说,这是很多教会都会遇到的事情。有人认为传道人是走十字架道路,是献上的人,不用给他太多薪水;有人认为传道人也是人,如果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不能亏待他。也有人说,神的仆人所做的工作神圣,给他们的薪水应当要高,那怕是高一点点。那么到底该发多少薪水合适呢?有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便于执行呢?鉴于此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觉得有必要交通。  相似文献   

2.
曹惠云 《天风》1997,(3):22-2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4,(9):64-64
问:不久前遇到一位弟兄,深入交谈后他告诉我,他是同性恋者,他活在挣扎中,希望我能帮助他。我是一名刚毕业的青年传道,哪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想求教渊声同工,我当怎么办?小同工:季岗答:主内季同工,你好!同性恋问题在我国虽不像某些国家那样有公开的讨论,但这不等于在我们社会中包括教会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福音老县年轻团队 在福建东部沿海,坐落着一个海滨小城罗源.这里是福音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也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排除异端侵扰、保持纯正福音的地区之一.之所以能出现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我相信与罗源教会良好的教牧队伍建设以及同心合意的侍奉分不开.二十世纪80年代,"文革"后的罗源教会信徒人数从3322人(1979年)增至6347人(1991年),而全职牧者仅三位.1991年,余宝珍牧师息劳归主,将教会的担子——分布于5镇6乡的六千多信徒,交予刚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一年,年仅29岁的郑孝贵传道.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这个人口仅25万、信徒约1.5万的小县城,在上帝的带领下,在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了今天共51位专职侍奉的教牧同工团队:其中牧师10位(副牧3位)、传道31位、社工2位、行政同工2位、后勤同工3位、神学生3位,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70后同工17位,80后同工及实习传道20位,最年长者为94岁高龄的林敬先牧师,堪称数代同堂;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者5位,神学本科学历者4位.  相似文献   

6.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7.
熬炼     
汪振仁 《天风》1995,(5):2-3
读经:诗66:10—15 感谢神的恩典,当前各地教会正在日渐兴旺、发展,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青年人加入教会,立志献身传道的青年同工也日益增多,教会的如此光景令人欢欣鼓舞。对一些献身教会的年轻同工们。  相似文献   

8.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是爸爸     
耿卫忠 《天风》2009,(7):10-11
作为一名教牧同工,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会是牧师、长老、传道或是堂会的负责人,在家是儿女、父母、兄弟或姐妹。在教会要牧养好信徒,在家同样也要牧养好自己的家人。教会圣工重要,家庭责任也不能忽视。其实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圣工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证道。在一次讲道之后,与几位同工和信徒交流了我的育女心经。他们很感兴趣,愿意我能有更多的分享。以下是我身为人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共沐主恩。  相似文献   

10.
丧事与喜事     
金微 《天风》2005,(5):43-43
《天风》编辑部同工:你们好!我是教会的传道人,由于教会的传道人不多,一个人要干许多事,有时候上午参加完信徒的丧礼,下午又参加另一个信徒的婚礼。有些信徒对我的这种做法议论纷纷,他们说丧事、婚事同一天办不吉利,而我认为我们信耶稣的不受吉不吉利观点的影响,双方彼此不服,教会内因此起了不小的风波,请告诉我应当怎样做?福建曾玉森  相似文献   

11.
牧会之道     
李荣表 《天风》2006,(11):30
牧养教会群羊,是主耶稣托付给神仆人的使命。牧会之道,并不只是要求传道人把道讲好,也不是只以一个“老好人”作为榜样,乃是涉及许多具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艾洁信箱     
教会应否帮助老义工传道生活?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小肢出于灵里的激动,冒昧向您请教一点事。 我教会有位老传道,确切地说,他只是一名义工,现年已70多岁。老人家一生忠心侍主,热诚爱人。文革期间,教会受到逼迫与冲击,他顶着风险四处为主传扬福音,引领很多人归主,为后来该地范围,教会的发展与兴旺,准备了较充足的条件。为此他被批斗过,游过街,受尽凌辱与折磨。80年代教会恢复自由后,老  相似文献   

13.
赵鑫 《天风》2014,(5):9-11
要有追求、渴慕的意识,促使自己在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上逐步进深,成为神、人喜悦的忠心而良善的仆人。又是一年绚烂的毕业季,许多同学将告别"象牙塔"走进教会牧场。按我自己的经历,踏进教会工作门槛之时,一定会有许多的忐忑。于是我想与同工们谈谈进入工作岗位时必须有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节后,我和一位同工一起到各乡教会传道,并举行了几次圣餐礼,所到之处受到众弟兄姊妹的热情接待。他们的信心、爱心、热心和渴慕真道的心情,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通过这次布道活动以及和一些弟兄姊妹交通,也发  相似文献   

15.
渊声 《天风》2011,(12):64-64
问:有一天,我们堂在主日礼拜结束后清点奉献时,发现有几个信封,里面装有一些钱,但外面注明说:"请转给某某人!"按照奉献者的意愿,我们便将这些钱转给了信封上指明的人(是教会的传道人)。事后,却有不少人开始议论,认为奉献款本应当献给神的,怎么可以给人呢?也有人问:传道人已经领了教会的薪水,还能拿这些钱吗?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徒的增长,教会对传道人的要求已不能只满足于数量.“提高信徒的素质,须先提高传道人的素质”已成共识,《时代工人》栏从本期起,将刊出一系列的文章,内容围绕“传道人与传道”这一问题,盼能藉此帮助各地教会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好神所托付的时代工人。——编者  相似文献   

17.
王俊 《天风》2013,7(7)
今年,我国教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各项事工的发展,但"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参太9∶37)的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教牧同工,特别是人才亏缺教会的教牧同工以一当十,日理万机,事工繁忙,很难抽出固定时间进修、充电,久而久之不免会有"酒用尽了"的感觉.教会在急速发展过程中既碰上了新机遇,也出现了新挑战,遇到了新问题.教会如何进一步"得众民的喜爱",荣神益人,对今日教牧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牧同工要提高自己,成为合格的仆人,可以从六个方面加强操练.  相似文献   

18.
传道人     
如何办好教会,如何提高信徒素质,已成为当今教会的首要任务和责任,这是各位弟兄姊妹所共识的,也更是各位同工、教牧人员的当务之急和心灵共鸣。教会要兴旺,必须先提高信徒素质,而提高信徒素质,必须先有高素质的传道人带领才能做到。 我认为“传道人”三字正好巧妙地指出了作传道人  相似文献   

19.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20.
传道人     
迟国俭 《天风》1997,(6):38-38
如何办好教会,如何提高信徒素质,已成为当今教会的首要任务和责任,这是各位弟兄姊妹所共识的,也更是各位同工、教牧人员的当务之急和心灵共鸣。教会要兴旺,必须先提高信徒素质,而提高信徒素质,必须先有高素质的传道人带领才能做到。 我认为“传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