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莉 《天风》2017,(10):19-20
<正>母亲是神放在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守护者……前几天,我给母亲买了两件衣服,收到礼物后的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其实母亲已经七十多岁啦!想起母亲喜悦的样子,我的心也被温暖了……一个家,如果没有母亲,就不像一个家。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母亲,他就失去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就像歌里唱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3.
情感饥饿,“留守孩子”期待心理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一场悲剧在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打工者家庭里发生。因为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浠水县清泉镇13岁的小女孩小雪(化名)感受不到母爱与家庭的温暖,最后选择了自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妈妈,又好想哭。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每当有别的孩子的妈妈在给自己孩子送菜的时候,我总是想: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如果家里不穷,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长年在外打工……”2004年春天,湖北省竹山县某中学高一年级一位名叫小强的同学也突然失踪了。一封长达15页的万言遗书揭开了他的出走之谜…  相似文献   

4.
俯身的高度     
正孩子突然吵闹不休,母亲烦躁不安,好说歹说孩子依然不能停止哭泣。孩子的母亲万般无奈,正想朝着孩子的屁股揍一下,以示警告。就在母亲低头的那一瞬间,母亲看到孩子的新衣服破了一个小洞,妈妈猜测着,原来孩子的哭闹是因为妈妈新给她买的衣服破了,于是妈妈试探着问孩子,宝宝你哭是不是因为衣服破了?孩子狠狠地点点头,终于获得了母亲的理解,孩子嘤嘤地说  相似文献   

5.
老舍小时候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直到九岁才入学,而促成和帮助他入学的是当过北京鹫峰寺住持的宗月大师。宗月俗名刘寿绵,系清皇室内务府人,生于富贵之家,一生乐善好施。一天,他来到老舍家,一进门就问老舍的母亲:“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等老舍的母亲回答完后马上表示:“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第二天清晨,老舍  相似文献   

6.
有一名15岁男孩,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一次偶然的接触网络游戏,他开始沉溺其中,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母亲找来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医生,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孩子依然迷恋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这个男孩已经无药可救。然而母亲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孩子就将万劫不复。几经辗转,母亲打听到武汉一家著名的网瘾戒除中心,就带着儿子赶到那里。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二,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个心理学家,当她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他们跟另一个男人走了,从那个时候,她就开始管家。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只有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带领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离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出走.其次就是未婚妈妈或未婚爸爸独立养活儿女.今年来随着父母离异或其他因素,单亲孩子成了一种现象,教育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要么由母亲或者父亲单方面照顾,要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顾,有的甚至寄放在亲戚、朋友家中,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班上一个单亲孩子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做法.  相似文献   

9.
玫瑰心事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我是学生会文艺部长。为了庆祝国庆节,学校要求各班拿出一些文艺节目届时表演。班主任不知为何选中了这样一个剧本:有一男孩子从小就非常想当军人,他高中毕业那年,国家征兵,男孩子欣喜若狂,便把想法告诉了母亲,这位母亲因丈夫早逝,只留下这一个孩子,心里很矛盾。最后母亲在老师的帮  相似文献   

10.
王伟强 《天风》2013,(5):21-21
又是一年的"5·12",五年前的今天,下午2点28分,在四川,一场8级地震袭来,21万幢建筑物倒塌,近7万人罹难,约2万人失踪,37万多人轻重伤……救难人员从一位双膝跪着、躬着背、手撑着地,却已然死亡的母亲怀中,救出了一个毫发无伤的小婴孩,还有夹在孩子背后的手机,里面留下了母亲最后的短信遗言:"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爱的伟大,再一次用鲜血写在大地上。全人类所有母亲的共通点是什么?"痛"。没错,就是痛,生产之痛中,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婴儿的啼哭不止是呼吸,也是一种为母亲之痛而难过的泪吧。正因为这种痛,做母亲的才能更深地连结到人类种种更大的痛,譬如说看到无家可归的孩子的痛、  相似文献   

11.
突围母爱     
有句俗语“有苗不愁长”,当今社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使“有苗怎么长”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问题。“上帝不能亲自到你家,所以它创造了母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是个重要的角色,她们在孩子成长、教育上倾注了无私的爱,每个母亲的教育方式、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然而母爱既会给孩子带来成长的动力和快乐,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担,成为孩子的羁绊。我身边有两个家庭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家庭:父亲是一个厂领导,他把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创新,母亲就成了当然的后勤和“教育部长”。母亲自小包办了女儿生活上的一切,从头到脚,从床上到书包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孩子每晚在油灯下学习,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  相似文献   

13.
正我认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其影响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9)
<正>问:我们夫妻俩都是基督徒,皆按圣经原则生活,应当没有矛盾。但由于我们成长环境及思维方式不太一样,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时常看法相左,有时冲突得厉害,令人痛苦。请问,我们当怎么办?一位母亲:悦悦答:主内悦悦姊妹,你好,很理解你的心情,这可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很多夫妻因为孩子问题而产生沟通上的矛盾,从而影响夫妻间的和谐,进而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而孩子也在不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和学习出现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来到我和弟弟所在的城市,一个大包里,塞满了鸡蛋、蜂蜜、香菇等土特产;一个随身斜挎包里,仅带了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弟弟接过她手中的包,瞄了一眼后,语带不满地问:"您老这是准备住两天就走吗?"弟妹快生产了,母亲是受弟弟之邀过来帮忙带孩子的。而母亲的行李,透着浓浓的走亲访友的气息,根本没有装下一颗长住的心。我想,母亲大概随后会以衣物没有带齐为借口,来达到可以随时回家看看的目的吧。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其中 ,赠卵助孕对患有卵巢早衰 ,高龄不育及遗传疾病携带者等妇女提供了生育的希望。但其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赠卵助孕提出的一个新问题是“什么是母亲 ?”采用此技术生出的孩子可以说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养育他 (她 )的母亲 ,一个是提供他 (她 )一半遗传物质的母亲。那么 ,在养育母亲和遗传母亲中间 ,哪一个是对他 (她 )具有道德上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母亲 ?对此 ,人们看法不一 ,争论不休。笔者认为 ,养育比提供遗传物质更重要 ,亲子关系是通过长期养育行为建立的。赠…  相似文献   

17.
书的尊严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母亲说。  相似文献   

18.
儿时的辫子     
十一黄金周,回到母亲身边,就像孩子一样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多大了,都半百的人了,可回到家里就是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怀抱     
心理学家说,在一场突然的事变中——比如火灾、爆炸、坍塌——孩子们的反应是扑向母亲怀里,而母亲的第一反应也是把孩子紧紧地搂进怀里。孩子的脆弱的心灵是无法化解惊变的,而母亲的怀抱仿佛是一块海绵,缓缓地吸收孩子的恐惧,直至平复。专家说,在灾难中那些身边没有母亲的孩子,以及找不到母亲的孩子,心理会受到不可  相似文献   

20.
电影情结     
我从小就爱看电影。记得70年代初,在离家六七华里的小镇上,一到星期六就会放电影。那是我最兴奋的一天。太阳刚刚西斜,我就央求母亲早点搞饭,自己也十分殷勤的又是劈柴,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