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京沪穗三市居民认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为25.5岁,男性为28.6岁.男女两性对最佳结婚年龄的认识基本一致,并且都超过晚婚年龄.  相似文献   

2.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由此可见,如果开始恋爱的时间比规定的结婚年龄早,那么便属于早恋了。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早早涉足爱河于自身是非常不利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2款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这一规定的出台,曾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文对独身女性生育权所涉及的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重新审视该条款实施的难度,以促进法律的科学和完善,更好地保护人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原道》2015,(3)
<正>本辑《原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但终于和读者诸君见面了。2015年是《原道》的第21个年头。按照古礼,《原道》早已加冠,事实上承蒙各界朋友厚爱,我们的确收获了一些口碑和声誉;根据今法,《原道》刚够法定婚龄,因而也具有一些后青春期的表征,我们的作者和编辑队伍趋向年轻化。年  相似文献   

5.
安信义 《天风》2012,(5):65
经文:赛40:22;伯26:7,38:14地球这一庞然大物,悬挂在空中,不停地绕着太阳转。虽然中世纪宗教权威们不肯承认这一点,但先知以赛亚早于哥伦布2000多年就在圣经的《以赛亚书》第40章中提到了"地球大圈",预示了地球的球形,而更早于以赛亚的《约伯记》一书,在第26章和第38章中也明白无误地记着地球是悬在空中,并且旋转。今天,这已经是人类的共识,无需争论,这里所要谈的是奇妙莫测的地球本身。  相似文献   

6.
自17—18世纪起,英国贵族社会的初婚年龄相比较中世纪时期推延了很多,贵族成员们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结婚年龄往后延迟。文章主要从长子继承制、贵族的教育观念和医学等角度来探析17—18世纪英国贵族社会"晚婚"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关于行政规章的两点认识张梓太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规章都作了明确规定,赋予规章法定涵义和法定地位,使规章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本文拟对规章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明德慎罚"是西周初年周公提出的重要法律思想。从《周易》古经中的类似表述来看,其已有明显的"明德慎罚"观。"明德"思想反映在《恒》九三、《益》九五等爻辞中;《临》卦中有对人民实施德教的内容。《周易》古经的"慎罚"观在西周刑罚适用原则中也有体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后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和法律理论之中。研究《周易》古经中"明德慎罚"的法律观,探究它所涉及的西周法制,不仅能为我们研究西周法制提供宝贵的史料,也能更好的梳理商末周初法律思想的变化脉络,进一步印证这一思想对西周社会、政治和法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虽不像《心灵捕手》一看即可贴上"心理电影"的标签,但若采用象征的手法,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两部优秀电影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确实能为我们对电影、对心理成长的认识添砖加瓦。不得不承认,笔者不止一次地看过这两部电影。近些天再看《千与千寻》时,突地生出了一个猜测:"公主"的制作,应该要早于"千"。百度一搜,还的确如此。从笔者的心理学知识来看,两部电影在制作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以反映一个人,甚至是宫崎骏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第一条为继承道教传统,加强冠巾活动管理,规范冠巾仪式,根据《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以及《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申请冠巾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二)皈依"道、经、师"三宝,能严格遵守全真派基本规戒;(三)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品德良好,有一定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1.
英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斯蒂芬·里德在其著作《对逻辑的思考》中讨论了这样一个语义悖论: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有一次让他的男仆桑丘·潘沙当了巴拉塔利亚岛的总督。桑丘·潘沙在就任总督的第一天遇到了一个案子涉及一条法律,这条法律规定从一个教区到另一个教区的过桥事项。桥边土地和桥的主人对过桥者制订了这样一条法律: 过桥者必须首先发誓声明他从哪里来,将要去于什么。如果他的誓言是真的,那么就让他过桥,但如果说谎,那么他就要在桥边的绞架上被绞死,不得宽恕。这条法律多少年来一直用得很好,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12.
周炜  豆格才让 《法音》2008,(4):29-32,33
2007年7月1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政府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我国藏传佛教界盼望已久的大喜事。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办法》作为我国第一部管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行政法规.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贯彻党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3.
金微 《天风》2007,(10):22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在我们这里,许多有钱人家的儿女还十八、九岁的时候,就找对象结婚。但政府要求的结婚年龄是20-22周岁,所以年龄不到就结婚的人,在本地被称为“黑婚”,达到年龄有政府发的结婚证的为“红婚”,这个现象也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山居赋》中提到"洞真经"的概念。由于该赋撰于424年至425年之间,早于陆修静完成《三洞经书目录》(471)近50年,故即便谢灵运所引的"洞真经"确实指向早期上清经,但是,一则他的"洞真经"的概念从实质上并不同于陆修静三洞经书中的"洞真上清经",二则其"洞真经"也并不一定即等于具体经典《大洞真经》。谢灵运另一赋作《罗浮山赋序》中也出现了"洞经"的概念,经考此"洞经"实际上指的是《茅君传》。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对谢灵运"洞真经"概念之来源作一简略考证。  相似文献   

15.
《尚书孔传》辨伪与反思始自宋代吴棫、朱熹,至今学界仍有争议。而运用训诂学的方法,从异形同训字(异体字)形成的历时性特点出发,比较《尚书孔传》《诗经毛传》中的同训异形字及"连文而训"的训诂学方法,可以推断《尚书孔传》的著成时间概晚于《诗经毛传》而略早于《毛诗郑笺》。  相似文献   

16.
正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法规为宗教工作设置了很多行政审批事项,这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宗教工作部门应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全面落实新修订《条例》,深化宗教事务方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审批事项列入权责清单并认真实施,用法律来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一、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认真细致梳理权责清单宗教工作部门要克服单纯依据条例审批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正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沿用了修订前的状况,将"宗教财产"作为独立一章,不过在整个《条例》中没有规定宗教财产的含义。在司法实践中,屡屡涉及宗教财产的法律地位问题。笔者认为,认真思考新修订《条例》第五十四条所蕴含的宗教不动产的类型化及其法律地位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新修订《条例》所揭示的禁止处分的宗教不动产的类型化及其法律地位问题新修订《条例》在宗教财产的问题上相比原《条例》有了新的变化。结合《条例》第五十条关于宗教财产  相似文献   

18.
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老聃)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次之;老子自撰的《老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著作,其成书早于《论语》。“学术下于私”在老子时期已蔚然成风,“私人著述之事”,老子早于孔子。  相似文献   

19.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故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严以积功累行。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戒经》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17日和18日,中国道教协会全体驻会道教界人士和工作人员学习座谈了《反分裂国家法》。对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参加学习的全体人员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并认为这一法律的通过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台海局势的长期稳定和促进祖国的和平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