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卫David     
《天风》2006,(4)
大卫是犹大的后代,耶西的第八个儿子,所罗门王和拿单等十九人之父他受膏作犹大和以色列的王. 一、少年和逃亡时期: 大卫少年时,就已在旷野中牧羊,小羊常被狮子或熊衔去,他会追去打死狮子和熊,救回小羊(撒上17:34-35).他又善于弹琴,因此被带到扫罗面前,大卫一弹奏琴,恶魔就离开扫罗,扫罗便觉舒畅爽快(撤上16:14-23).  相似文献   

2.
示每     
《天风》2006,(12):26
1、利未之孙,革顺的儿子(出6:17;民3:18;代上23:7;亚12:13),也是示每族的族长。他是薪玛之父(代上6:42)。(但在代上6:43中,则说示每是雅哈的儿子,两者说法有矛盾,后者似有错误,现仍以前者为准)。在他们的后代中,亚萨是在圣殿中三个管理唱歌的首领之一,供职的位置是在希缦的右边。 2、便雅悯人,扫罗族基拉的儿子(撒下16:5)。当押沙龙作乱,大卫逃亡到巴户琳时, 示每跟着大卫,一面走,一面拿石头砍大卫王和他的随从。又当众咒骂大卫说:“你这流人血的坏人哪……你流扫罗全家的血,接续他作王,耶和华把这罪归在你身上,将这国交给你儿子押沙龙。现在你自取其祸……”将军亚比筛对王说:“这死狗岂可咒骂我主我王呢?求你  相似文献   

3.
小芳 《天风》2005,(5):28-29
示每是扫罗族基拉的儿子,扫罗作以色列王的时候,他属王族血统的人,地位何等尊贵。扫罗死后,大卫取而代之,示每随之也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特权和尊荣,他自然有理由不喜欢大卫。一个人有权利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但绝对没有权利按个人喜好来设立是非标准,也不可以把自己的"不喜欢"变成可怕的仇恨,因为仇恨本身蕴含着极大的自我毁灭性。  相似文献   

4.
米非波设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经文:诗116:12-13 米非波没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 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为。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感恩的楷模。大卫作王以后,因为约拿单的缘故,施恩给扫罗的后人,把扫罗的产业给了米非波设(撒下9:7)。他感恩图报,但他是一个瘸腿的人,无法为大卫奔走效力,只能在家里献上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5.
鱼饼 《天风》2007,(20):23
圣经中,约拿单是以勇士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圣经开始对约拿单的记载,始于他带着拿兵器的少年人去攻击非利士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用孟子此言述约拿单面对自己的父亲扫罗王和好友大卫时的心情,最适宜不过。约拿单的一生处在父亲扫罗与好友大卫的冲突中,对  相似文献   

6.
伏永红 《天风》2005,(6):29-29
在撒母耳记上17章里记载,非利士人招聚他们的军旅,要来争战,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费大悯。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 菲利士人歌利亚身材高大,勇力无比,他向以色列人挑战,骂阵四十日之久, 以色列王扫罗在歌利亚的辱骂面前,忍辱不敢应战。大敌临近;整个以色列军队包  相似文献   

7.
若霖 《天风》2008,(18)
耶和华又膏立大卫,接替扫罗作以色列的王.大卫蒙神的喜悦,得以统一以色列国.然而这位为扫罗王唱哀歌的,却霸妻杀夫,得罪了耶和华.拿单责备大卫,大卫就向神忏悔,说: "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  相似文献   

8.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传1:1)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传道书中,用每一篇或每一段见证自己在神面前的体会和对真理的  相似文献   

9.
任军海 《天风》2012,(8):18-19
一、最早的"神学院"——撒母耳创立"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撒上10:5)"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在拉玛的拿约。扫罗打发人去捉拿大卫。去的人见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参撒上19:19-20)这些经文告诉我们,撒母耳创办了先知学校并成为校长。"撒母耳为什么要创办学校,是因为他看见这个危机时代非常需要助手,他自己分身乏术,所以需要助手。经过良好的训练,这些人可以使果效倍增,  相似文献   

10.
教堂幽默     
佚名 《天风》2018,(2):45-45
谁是罪人? 有一个警察在追捕一个逃犯的过程中,怀疑那逃犯逃进了正在做礼拜的教堂,于是他走进去,大声喝道:"谁是罪人?给我站出来!"只见全体做礼拜的信徒都站了起来,站在台上的牧师温柔地问那气喘吁吁的警察:"警察先生,在神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你要找那一位?"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天风》2011,(8):11-11
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大卫王,一生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和乌利亚之妻的奸淫罪,这是我们基督徒所熟知,并足以引以为戒的。其实,在大卫做王期间还有一败笔之处,那就是数点百姓,此事件的经过在旧约《撒母耳记下》和《历代志上》中都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倒是两处论及大卫数点百姓的字里行间中出现看似极为矛盾的说法:《撒母耳记下》第24章1节中说道:"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  相似文献   

12.
孟艳玲 《天风》2006,(12):32-34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 心里愁闷昵?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 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撤上1:1-18)。  相似文献   

13.
李艳鑫 《天风》2023,(8):36-38
<正>现代社会婚姻满意度持续下降,离婚率增高,在教会中亦如此。为此,笔者想从大卫的家庭来分析原生家庭给婚姻带来的影响,以期给因婚姻问题而软弱的肢体带来一些帮助。大卫的原生家庭关系大卫是耶西最小的儿子,当撒母耳奉神的差遣要去膏立新王时,耶西叫他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却没有叫来大卫,直到撒母耳问起,他才打发人去叫了大卫来(参撒上16∶6-12)。可见,大卫并未得到父亲对待兄长们同样的器重。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中,耶西忽略了大卫。  相似文献   

14.
計文 《天风》2014,(11):1-1
<正>一些人有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具有毁灭性的日常习惯,就是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与别人和别人的生活比较。对他们而言,生命宛如一场竞赛,自觉或不自觉地总要在"比较"中走完一生。比的结果是,赢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快感,输的人则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失落。有人在"比"的状况中咬咬牙,努力追赶;有人却在"比"的过程中心态失衡,产生羡慕、嫉妒,甚至咬牙的恨!圣经中就有一个因"比"而走入生命死胡同的人,那就是扫罗王。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是当众人对奏凯而归的大卫唱出"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时,扫罗的心态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15.
得胜的大卫     
袁世国 《天风》2003,(9):34-34
诗篇第三篇是大卫王在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追杀时所写,也是大卫清晨的祷告,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知晓他得胜的经历。 大卫在躲避儿子押沙龙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疲惫,而且内心伤痛无以言表,还有什么比自己的亲生儿子敌对自己更伤痛的呢!虽然他处于内忧外患之时,但对上帝的仰望能使他从新振作起来,得到力量,所以,他落在危险和羞辱的环境中,仍然得享平安。与此同时,他在清晨祷告之后,听见耶和华上帝给予他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第二句话是“耶和华是我的荣耀”,第三句话是“耶和华是叫我抬起头来的”。耶和华是他的盾牌,耶和华是他的荣耀,耶和华是抬举他的。这三句活,实在是大卫王的亲身经历,也是他得胜的秘诀,所以,这也足以成为帮助我们基督徒在信心和信仰上坚立不摇动的三大经历。  相似文献   

16.
赵典红 《天风》2003,(10):14-15
约拿单把自己最心爱的袍、战衣、刀、弓、腰带,都给了大卫。这是最珍贵的友谊食物。 约拿单站在扫罗与大卫之间,最好的努力是促成父亲放弃心中的仇恨,使两者能和好、通力合作为国而战。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15,(4):44-45
《撒母耳记上》16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奉上帝之命前往伯利恒,要在耶西的"众子"中寻找上帝所"预定"的将要取代扫罗的以色列王。到达目的地后,撒母耳首先看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便以为他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此时,上帝严肃地告诉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相似文献   

18.
海洁 《天风》2013,(5):48-48
《撒母耳记上》15章,上帝吩咐扫罗击打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扫罗从命击败亚玛力人,但他没有按照上帝的命令,把他们灭绝。他因惧怕百姓而听从他们的话,急于掳掠亚玛力人的财物。撒母耳质问扫罗的时候,扫罗说,百姓在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要向上帝献祭。撒母耳说,上帝喜悦献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扫罗在这件事情上违背命令的原因,照他的理由是百姓要献祭,要把最好的献给上帝。真正的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内心对上帝缺乏敬畏,貌视神的吩咐。具体分析,扫罗的症结有几点:第一,缺乏清廉。作为一个王,权力越大意味着在财物管理上的责任也越大,扫罗的权力带给他贪恋财物以权谋私的便利。  相似文献   

19.
爱的力量     
蒋文霞 《天风》2007,(16):33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是人间最珍贵的礼物。爱所产生的力量大而无比,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能够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爱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在《撒母耳记上》18章,因为妇士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  相似文献   

20.
路得的选择     
华加光 《天风》1996,(11):6-6
近读旧约的路得记,心里很有感想。拿俄米有两个儿妇,都是没有丈夫的寡妇,他们是摩押人,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两个都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恩待已死的人和我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