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文:出第40章 这章经文记载摩西照耶和华的吩咐立起了会幕。从第25章到第39章,则是记载造会幕的事。第39章的最后一节说:一切工都作成了。 在以色列民行走旷野的40年中,会幕像一座流动的圣殿,是以色列民敬拜上帝的中心。40年后,以色列民在迦南地安家落户了,但会幕仍然是敬拜上帝的地方,只是它不再流动而被固定下来,直至所罗  相似文献   

2.
杜温武 《天风》2022,(10):8-10
《尼希米记》8章讲述了以色列民众信仰的复兴运动.如果我们也能按照经文的教导去做,教会必复兴、家庭必复兴、信徒的灵性生命也必复兴. 一、宣讲上帝的话语(参尼8∶1-12) 1.宣讲上帝话语的时间 《尼希米记》1章至7章讲述了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一些行政事工,8章开始讲述以色列民众信仰的复兴,复兴最重要的开始,就是如何将圣民的生活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之上.《尼希米记》8章记载以斯拉出场,传达上帝的话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以赛亚书》的"余民"观念,探讨上帝藉着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所实行的救赎、圣化、拣选和成全的行动,指出"余民"观念不仅仅是先知神学的一个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历史事实,因为"余民"观念及其在历史上的实现,解决了上帝的审判与拯救、弃绝与拣选、惩诫与安慰……等看似对立的方面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容我归去     
<正>经文:路2:25-35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加福音》2章25节至35节,西面因看见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而唱出《求主颂》。拉丁文的《求主颂》中,首两字的字意即"容我归去"。西面处在人们热切期盼弥赛亚降临、引颈渴望以色列的救赎者来到的时代,当时也有人因无法承受生活的苦痛而灰心失望,开始抱怨列祖所侍奉的神。西面却不曾抱怨,忍耐等候,直至亲眼看见婴孩耶稣。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审判"是《诗篇》82篇基本主题之一,并从希伯来词"审判"出发,解析了该诗"审判"主题的意义层次,其具体表现为:"审判"是耶和华实现公义之途径,是以色列上帝公义的有力武器,它也体现了耶和华在宇宙的基本职能。而诗歌中"天上审判"的主题实际关注的却是人间"地上公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章是孟子讨论人性的一段重要言论,但是由于个别文字难以训释,其内容一直不被人们理解,影响了孟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近出土的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一些文句与"天下之言性,,章有可沟通之处,为我们破解该章内容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拟结合新出土竹简材料对该章文字进行训释,并由字义训释进一步探讨孟子性善论思想.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慕青 《天风》1996,(3):14-16
经文:申命记第31章 摩西是神所重用的仆人,是以色列民尊敬的领袖,圣经中曾对摩西给以高度评价,“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中34:10)。然而当以色列民即将进入迦南时,神却要摩西将领导以色列民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第八章以色列和犹太诸先知在上一章里面,我们通过旧约列王的荣辱盛衰注意到他们的命运。同时看出以色列人最初对于国王的观念,我们也看到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尝试。现在,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存在于以色列之中的另一种不同的制度,它也属于天主的计划,那就是先知预言。以色列人并未主动要求有先知也未指派先知。先知们是天主从以色列人中间召叫出来的,而且他们是一群在以色列和犹大王国摇摇欲坠之时大放光芒的伟大人物。但是,先共。们的出现实为天主的计约]与安排的结果,绝非以色列人的愿望所致。其他国家和民族把他们的国…  相似文献   

9.
"天下之言性也"章是《孟子》一书中最难解释的一章。(1)从朱陆异解到近来,学者的意见大抵分为两系,一系认为孟子对于"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三句持肯定态度,朱子、焦循、俞樾、杨伯峻等属于此系;另一系认为孟子对于此三句持否定的态度,陆象山、毛奇龄、徐复观、裘锡圭等属于此系。两派学者对于《孟子》此章的解释大殊。(2)竹书《性情论》(即《性自命出》)的公布,引发了对于《孟子》此章含义的重新探讨。裘锡圭等认为援引竹书来解释《孟子》此章是有效的,但可能未必如此。竹书"室性者故也"之"室",应当读为"实";"故"在竹书中是一个褒义词,指有为或有目的的活动,具体指诗、书、礼乐"三术",而非诈故、巧故之义。(3)对于"天下之言性也"三句,孟子持肯定态度;"肯定系"的解释是可取的。朱子等人的解释带有时代特征,也未必尽是。"故"当训为"本故""本然","利"当训为"顺利"。孟子的意思是说,天下之言性,不过是以其本故来谈论其善恶罢了;若以性之本故谈论其善恶,那么在思考、判断其善恶问题上即应当以顺利其性为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沈斐然 《天风》2007,(17):5
生长在以色列邻国黎巴嫩的香柏树,是当今世界最高的树木之一,它能与北美洲的红杉大树相媲美,也是昔日以色列国强盛时代所罗门王建造圣殿和王宫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旧约圣经《列王纪上》第五章详细记载了所罗门王接续他的父亲大卫作以色列王之后,多次祈祷,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论性,唯"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章最为难解。考该章"性、故、则、利、凿、致"六字尤其是三见之"故"字及孟子的论证理路或修辞,可知该章是言性崇本之意并扬性善、顺性说。"故"字初义从"攵、古"二符出,有人为、过去两基本义,后义又衍生出原本、本初义。"则故"之则、故二字各与"惟尧则之"、"夷子二本故也"之则、故用法同,"本、故"字义同而联构的"本故"一词又义同《荀子》"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之"性故"。刘宝楠以"性"解"故",杨倞以"本性"释"性故",又以"本"释"故",此用法亦见《中论》"丧其故性"及《庄子》"始乎故,长乎性"等。孟子持性善论,其"天下之言性也"章强调就本性而言性:言本性则当利本性,就人言之则当顺人之善性而为,"则故—求其故"并称即皆求其原、效其本;"则故—求其故"而循本顺性则若治水之"行其所无事",反之则是穿凿。  相似文献   

12.
申文峰 《天风》2002,(3):16-17
在教会中,常听到这样的祷告:“主啊!求你复兴教会,求你复兴我们的心灵。”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常提到复兴教会,但教会却不常复兴。什么是真正的复兴?怎样才能复兴呢? 一、让上帝来参与刚才所念的经文是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从物质的建造转向心灵的建造所带来的一次伟大复兴。那时,他们各人住在自己的城里(参尼7: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3)
正《希伯来书》4章1节至13节是作者关于"安息"的教导。在第三章作者以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失败的经历,告诫当时的读者,不要硬着心不信从,否则他们就会和古时的以色列人一样不能进入上帝的安息。《希伯来书》的背景之一,就是收信人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因着外界的压力有可能走回头路,离开基督的福音。《希伯来书》4章1节至13节与第三章相连,作者论及了安息的几重意义:第一,这安息是  相似文献   

14.
张远来 《天风》2006,(19):10-12
乱世出英雄,英雄出少年。撒母耳的侍奉就源于他的少年,源于以色列混乱的士师时期。经文:撒上3:1-21撒母耳是以色列历史上承前启后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祭司、士师、先知三重使命于一身,先后膏立两位君王,其中就有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结束了混乱的士师时代,振兴了以色列民族,复兴了以色列的信仰,开创了以色  相似文献   

15.
倪光道  吴新望 《天风》2014,(5):12-14
经文:《申命记》17章14节至20节28章13节至14节《马太福音》20章26节至28节题记:"作首不作尾"不是高高在上,作成作福,而是谦卑服务,做众人榜样。在《申命记》中,摩西照上帝的旨意重申诫命、祝福以色列人,并传达了上帝的一个应许:"耶和华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参申28:14)这个应许当初虽然是对以色列人说的,但如今也是对我们说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4,(2):18-20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7.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8.
郭宏峰 《天风》1997,(10):4-5
经文:民25章,31章;启31:14—22:加5:22;诗5:10 以色列人当年在进入迦南之前,在约旦河边受引诱犯了拜偶像背道之罪。  相似文献   

19.
关于衰恸     
读经:“衰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安慰。”(玛5:4)什么是衰恸的人?福音注释中说:衰恸的人是指那些确实有理由哭泣的人,如果他们能为信仰忍受一切世苦,而不怨天尤人,他们必获得圣神的安慰和上主的福乐。就人生而言,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是以什么样...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一书中有不少章节因缺失语境,导致理解困难。新出的清华简《管仲》篇中管仲有"既佞又仁,此谓成器"之言,似可作为《论语·公冶长》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章的语境背景,"或曰"者与孔子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以管仲此语为前提的。语境的恢复,对于深入理解《论语》此章的含义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