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志华 《天风》2013,(10):53-53
一位少年财主,潜心寻道,实在难得可贵,"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参可10:21)。但面对耶稣叫他"变卖家产分给穷人,积财宝在天上"的要求时,他却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耶稣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参可10:24-25.)读罢此言,我们也会像门徒一样发出相同的疑问:"这样,谁能得救呢?"到底如何理解骆驼穿过针眼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汪维藩 《天风》2013,8(8):32-33
(十一)右手拿着七星 "七星",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参启1:20)。七星是在基督的右手中(参启2:1)。  相似文献   

3.
汪维藩 《天风》2012,(5):43-43
(九十九)我信圣徒相通《使徒信经》(Apostles'Creed)是教会自使徒时代流传下来的基本信仰。其中,在"我信圣灵"之后,是"我信圣而公之教会"。神圣、圣洁的教会之"公",意指她的包容万象、广涵一切,这是出自圣灵的宽容与胸怀。圣徒有如众多具生命的"活石",正是靠圣灵的联络、建造,成为一座"灵宫"(参彼前2:5)。  相似文献   

4.
稳行高处     
林孔华 《天风》2012,(8):20-22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这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经文:《哈巴谷书》3章17节至19节哈巴谷是一位"问题多多"的先知,在《哈巴谷书》中,先知向神发出一连串的求问、追问、质问,他还准备着与神辩论(参哈2:1),因为先知看见了神选民的悖逆与奸恶,同时也看见了仇敌对待选民的强暴与残忍,  相似文献   

5.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6.
严锡禹 《天风》2017,(10):27-28
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差遣时,曾问神的名字。他说:“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参出3:13)这大概是最早出现的关于神的称谓的问题。犹太人称神为“亚威”(Yahweh)或“主”,新约时代受希腊文化影响称Theos。  相似文献   

7.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2,(10):28-29
近日,笔者在福州专门采访了拥有多家矿业公司(合资)的老板、福州基督徒工商团契会长、福州花巷堂信徒王峰弟兄。他见到笔者讲的第一句话是:"我不算成功人士,却在不认识神和不知道神的恩典的时候已经蒙了神多而又多的恩典。"一、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王峰弟兄的外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王峰六七岁的时候,她就带着他东躲西藏地参加聚会(当时还不能公开聚会),  相似文献   

8.
小贝 《天风》2016,(6):44-45
天父有怎样的形象?我们都像门徒腓力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参约14:8),但这样的想法注定落空,因为神是灵,“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然而,主耶稣赐给我们一条全新的路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参约14:9)。  相似文献   

9.
王启迪 《天风》1996,(7):27-28
记得还在神学院学习时,有个次我在图书馆里曾看到一本叫《教会行政管理》的书,当时我一看这书名就甚觉可笑,教会是神的家还需要什么“行政管理”,认为那是一本属世的书,不值一看,就草草地放回书架。两年后的今天,当我置身于牧场,亲身经历到教会工作步履艰难的时侯,当我耳闻目睹教会容纳许多不为神所悦之事的时侯,当我看到教会有能力发展而由于人意迟迟不前,甚至耽搁圣工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渊声 《天风》2011,(12):64-64
问:有一天,我们堂在主日礼拜结束后清点奉献时,发现有几个信封,里面装有一些钱,但外面注明说:"请转给某某人!"按照奉献者的意愿,我们便将这些钱转给了信封上指明的人(是教会的传道人)。事后,却有不少人开始议论,认为奉献款本应当献给神的,怎么可以给人呢?也有人问:传道人已经领了教会的薪水,还能拿这些钱吗?  相似文献   

11.
小小牛膝草     
刘作诚 《天风》2012,(6):41-41
我是一棵小小牛膝草(参王上4:33)述说神的荣耀领悟神的亮光(参诗19:1,27:1)是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耶51:15)才有我生命的根苗茁壮成长 我是河旁园子的一朵小花(参民24:6)彰显神的荣美洋溢基督的馨香(参诗90:17,林后2:15)是耶和华用智慧建立了奇妙的世界(参耶51:15)才有我生命的蓓蕾尽情绽放。  相似文献   

12.
思仁 《天风》2011,(3):62-63
听见有人评论今天的影视说,不带"色"就卖不高票房价,不沾"性"就提不高收视率。这种见地可谓透骨。我想起耶稣说的一句话:"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恶者。"(约17:15)基督徒是怎样生活在一个讲究"食、色、性也"的世界上呢?我想这是一个常思常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礼物     
小贝 《天风》2012,(7):43-43
"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5)"这是主耶稣的宝血",穿白衣的执事轻声说。我缓缓起身双手接过圣餐杯,恭敬回应:"感谢主!"刚坐稳,儿子就探头凑了过来,说:"妈,让我闻闻好吗?"我无奈地看看他,把圣餐的杯子放在他的小鼻子下面,见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才有些不甘愿地退回座位,这时的我倒是有些忍俊不禁了。我所在教会的圣餐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4,(2):18-20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5.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6.
苏志明 《天风》2011,(9):43-45
有的人将神学院的学习称为在“圣山”上的装备,这可能跟摩西在神的山(何烈山或西奈山)上的经历有关(参出3:1—12);有的人将它比作“旷野”的操练,这可能是源于保罗在阿拉伯旷野的经历(参加1:11—18)。神学院是“圣山”也好,是“旷野”也罢,其实都是造就上帝工人的地方。神学教育是为教会服务的。那么,如何认识神学学习和教会实践呢?这是笔者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神就在这里     
《天风》2009,(3):F0004-F0004
“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王上8:27)所罗门王献殿时间。这真是个好问题!神的荣光曾经住在会幕(参出40:34)和圣殿(参王上8:10—11);但那荣光已离开不顺服神的以色列(参结9:3,10:4,11:22—23)。  相似文献   

18.
雪峰 《天风》2012,(7):56-57
《启示录》2章至3章,是耶稣基督口述、使徒约翰笔录的写给小亚细亚七教会的七封书信。书信的结构基本相似,首先分析教会发展的状况(包括优点和缺点),接着指出教会当有的追求,最后应许教会将得的福气。这些教会的状况各不相同,有的十全十美,有的瑕瑜互见,有的一无是处。然而,对于这些不同的教会,耶稣有一个相同的应许——每个教会都会有"得胜的"(参启2:7、11、17、26,3:5、12、21),  相似文献   

19.
黄幸平 《天风》2012,(6):58-59
认识神,仅仅是个神学主题吗?是属于少数人研究的课题吗?不是!认识神,不应仅仅是供少数人研究的"神学课题",更应当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主题"。正如先知何西阿的劝勉: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参何6:3)。认识神,就是认识神的独一、又真又活、永存不变、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至圣、至善、至纯、无形、无体、无欲、无量、无限、有慈爱、有恩典、有怜悯、有忍耐、有信实、有公义、有威严等。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