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联涛 《天风》2014,(5):26-27
近年来,教会丑闻不时曝出,特别是那些在一定范围内有不小影响的教派或教会领袖的丑闻,常令基督徒们唏嘘不已。近期,韩国汝矣岛教会创始人赵镛基牧师因渎职及贪污而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执行的消息,震动了许多人的神经。这惊人的丑闻让许多敬仰这位领袖的弟兄姊妹震惊、不解、疑惑,甚至其信心都因此瓦解。但在震惊、不解、难过或者疑惑之余,不免要思考,当如何正确面对教会中的各种丑闻?  相似文献   

2.
渊声 《天风》2010,(5):63-63
<正>问:我是一名普通传道人,神学毕业后已经侍奉好几年了。蒙神的怜悯,教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最近我心里有一件非常难过的事,就是发现原先在教会中热心侍奉的一些信徒慢慢地对圣工冷淡了,甚至有人借口退出侍奉,好多工作少有人与我配合,这使我倍感孤单与无助,能给我一些建议吗?张立  相似文献   

3.
穷寡妇奉献仅有的两个小钱而得到耶稣称赞的故事(参路21:1-4)是每个基督徒都熟知的.在这个故事的激励下,许多弟兄姊妹追随了寡妇的脚踪,倾其心力地为教会奉献钱物.正是有了这些奉献,教会的各样事工才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常有牧者将弟兄姊妹的奉献款称作"寡妇的小钱",以此来肯定弟兄姊妹的奉献精神及对教会事工的贡献.用弟兄姊妹的奉献推动教会的事工,这本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但当前教会中出现的一些任意挥霍钱财的现象却让人担忧.为此,笔者要向教会的牧者及财务管理者进上一言--珍惜"寡妇的小钱!"  相似文献   

4.
<正>教会中有许多传道人在默默无闻地侍奉,又有许多人在侍奉中遇到困难,在面对不理解,或被过度要求,甚至被误解、排挤的时候,他们心里难过、迷茫、失望。当有人因为心里迷茫、难过而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什么,说什么?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作  相似文献   

5.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6.
正问:我是信主多年的基督徒,一直在一个教会礼拜和服侍,但近来因种种原因,我不想在这个教会里呆下去了,思忖着换一个教会。可又生怕伤了一些牧者和肢体的感情,给教会带来负面影响。请问我当怎么办?姊妹:小芮答:小芮姊妹,谢谢你把心里的难处说出来,我估计有这样想法的人在基督教会内不会只有你一个。实际上,一个人在一个教会时间长了,总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12,(8):58
[问]最近,我们教会一些姊妹十分热衷于"灵恩"的活动。有人公开追求说方言、开医治大会,甚至搞赶鬼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信徒。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聚会似乎比平日里的崇拜更有"生气",或更显"灵验"。教会牧师劝阻他们,他们非但不听,反而说牧师"不属灵",我很纳闷,我是否也应当追求这样的属灵经历?信徒:小羊  相似文献   

8.
“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8—29) 西宁市火车站聚会点的弟兄姊妹都亲切地称呼薛芝风姊妹“薛大姐”。这不仅是因为她年纪大些,更主要的是她作为教会的执事,处处关心教  相似文献   

9.
知然 《天风》2022,(6):64-64
[问]前不久,我们教会的负责同工邀请我参加探访事工服侍,我很愿意参与,但不太清楚教会为什么需要探访事工?请给予解答为盼. 梁晓玉姊妹 [答]梁姊妹,你好!作为信徒,在被教会牧养关怀的同时,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这是值得鼓励的.探访关怀事工是教会的基础性事工之一,有时也被称为探望事工;集体聚会礼拜是信徒来到教会接受真道的装备,而探访关怀则是教会进到信徒实际生活中的供应.如此双向的聚散过程,可使得"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相似文献   

10.
平凡的事奉     
陈有林 《天风》2001,(8):27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地区里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县,从这里我踏上了蒙召事奉之路。浙江神学院毕业事奉至今已有9个年头了,经历了神美好的带领和弟兄姊妹的托付、希望,活出基督生命的精彩。 刚开始在教会专职事奉时,每月只有120元生活费,但也有人不理解地说:这太多了,别人做主的工作都不拿的。似乎传道人以福音养生是不应当的。然而这并没有拦阻我一颗事奉的心和尽心的作工。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在农村基层教会工作的年轻的女传道人,我有机会认识了很多信主的姊妹们。由于是同性的缘故,姊妹们乐于与我亲近,并常常将她们心里的困惑告诉我,希望我能给予解答。 记得刚回到教会不久,在一次礼拜聚会后,几位三、四十岁左右的姊妹,带着几分羞涩,走进我的卧室。她们坐下,却又沉默,那欲言又止的神色,我至今难忘。原来她们想问我一个问题“与丈夫同房是犯罪吗?”当时的我还是个姑娘,并不知道她们的难处。我本着经训告诉她们:  相似文献   

12.
信徒的交通     
武清泉 《天风》1995,(7):43-43
一个人信主以后,来到教会,他就成了弟兄姊妹中的一员。既然是弟兄姊妹,当然彼此之间是少不了交通的。可是历世历代以来,总有一些人以为,我做基督徒,这条路我认定了,可是要说彼此来往和交通,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我要主就行了。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0,(10):63-63
<正>问:我是一个牧师的妻子,我们这两年来为教会也算尽上了一些小小的力量,所以教会蒙恩初见复兴,各项事工也见起色。但是,教会内长老、执事及堂委常因我丈夫老实就欺负他,甚至连一般的同工也对他指手画脚,这让我受不了。为了顾及"师母"形象,我又不方便出场"打抱不平",但心里很不安。然而,我老公似乎若无  相似文献   

14.
单渭祥 《天风》1994,(收录汇总):30-32
教会内,有信徒与教内某人起了冲突,他认为既然冲突已经发生了,那就"走远一点",采取"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态度,"反正一个礼拜就遇见一次,绕着走不就行了,如果绕不开就选择去别的教会做礼拜"……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冲突后的结果,远离窘境.还有姊妹曾对笔者说:"我爱教会,也爱牧者.可是,请别让我与有些信徒互动,因为我'伤不起'……"笔者的回答是:"姊妹,对你的这类想法,我可以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和同情,但我实在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信徒的交通     
一个人信主以后,来到教会,他就成了弟兄姊妹中的一员。既然是弟兄姊妹,当然彼此之间是少不了交通的。可是历世历代以来,总有一些人以为,我做基督徒,这条路我认定了,可是要说彼此来往和交通,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我要主就行了,不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教会生活中,既会有很多美好之事,也免不了发生各种令人遗憾的事情。教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引起了不少关心教会的弟兄姊妹的关注,一些人纷纷撰文对此进行反思和劝勉,希望存在的问题能够被纠正,这对促进基督教会的健康发展和弟兄姊妹的生命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对于如何面对教会中存在的问题,教会内部有不少争议,有些牧者、信徒对指出问题的做  相似文献   

17.
《天风》1998,(1)
编辑老师:主内平安! 我是一个平信徒,读过初中,在农村教会像我这样一个人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教会弟兄姊妹提出叫我上台讲道,但我每次上台前心里很紧张,心跳得十分厉害,所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4)
正我曾遇到一件事,在一个教会,一位姊妹问我:"教会的传道人在团契上说,'受难周要到了,大家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想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在这个时期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脸上也不可有笑容'。听了传道的话,我感到很为难,我是一名服务员,每天要接待八方来客,不苟言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啊。我该怎么办?"受难周是普世教会最重要的节期,是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基督徒需要在此期间敬虔度日,减少娱乐嬉戏,默想主的救赎的  相似文献   

19.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