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林孔华 《天风》2001,(8):14
耶稣在世界上的时候,时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试探,有直接从魔鬼来的,如四十昼夜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也有从人来的试探。经上说:“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 路加福音的这段经文讲述的是耶稣所遭受的一次来自人的试探。有一个律法师带着一个终极的问题来试探耶稣,他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面对着这样直接又敏锐的问题,耶稣很  相似文献   

2.
那时,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试探者就前来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就命这些石头变成饼吧!"他回答说:"经上记载:‘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那时,魔鬼引他到了圣城,把他立在圣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经上记载:‘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  相似文献   

3.
吴献章 《天风》2008,(20):16-17
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旦河回来,圣灵将他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他就饿了。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看,对他说:  相似文献   

4.
林文恩 《天风》2006,(5):28-32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不仅意识到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藉着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国的权能要在历史中彰显,上帝要藉着他把上帝的国带给人,把上帝的救赎带给那些愿意接受他救恩的人;同时也藉着耶稣所开展的事工,使人现在就可以经历将来上帝国的权能,耶稣也呼召众人预备迎接即将来临的上帝国。耶稣也自觉到他是弥赛亚,他的使命就是为了拯救罪人而受苦和受死,他要藉着死亡来成就上帝的救赎计划。耶稣的受死是他自愿的,是做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好工作;同时也具有献祭的、赎罪的、和末世意义的性质。早期教会认为,耶稣受死是完成他弥赛亚使命最基本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杨联涛 《天风》2017,(2):16-16
这些让人看得见的敬虔生活记号并不比内在真诚的敬畏更重要禁食祷告,常被视作属灵操练的重要方式。基督徒该如何看待禁食祷告,如何操练禁食祷告?笔者仅从耶稣的教导及圣经中的相关例子谈谈个人的浅见。关于禁食祷告,耶稣有何教导呢?耶稣在公开出来传道之前有四十天的禁食,  相似文献   

6.
曹圣洁 《天风》2007,(17):2-4
经文:太4∶4今天的经文是《马太福音》4章4—11节,关于耶稣受试探的事。四福音很少记载耶稣受洗以前的事。当耶稣受洗的时候,他看见圣灵如鸽子降在他身上,还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使他自觉他作为神的儿子又是人子,在世上有特别的使命。然后,圣经记载圣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5,(3):46
<正>"你若是神的儿子",这是撒但在试探主耶稣时向他提出的挑战。在两千年的教会历史中,这样的挑战不断上演,在今日教会中也经常发生。圣经中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主耶稣曾凡事受过试探,但他没有犯罪。在面对试探时,主没有证明给撒但看,自己真是神的儿子。反而,他用圣经上的话来抵挡试探,并将我们带到神的面前。每次试探,撒但总想将耶稣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16,(8):6-7
正经文:太4:5;路11:11"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圣经时代,饼是犹太人很普通的食物,孩子出门时,母亲会让他带上饼和鱼,孩子哭闹时,父亲也会拿一个饼去安抚他,让孩子安静。耶稣时代,石头更是巴勒斯坦随处可见的东西,除了造圣殿等建筑所用,它也曾作为律法里一种残酷的刑具,作打死"犯人"之用(参申17:5)。饼与石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刚才所念的两处经文,则  相似文献   

9.
叶子上果子     
陈志华 《天风》2014,(4):20-21
在一次从伯大尼回耶路撒冷的时候,耶稣“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参太21:19)。耶稣此处的表现,和在旷野中拒绝将石头变成饼的试探可谓是大相径庭。按理说,神的儿子绝不会为一己之需,私用权柄,此处咒诅无花果树的举动确实令人费解。《马可福音》中交代当时并“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参可11:13),不在收果子的时候当然找不到果子!这更是增添了匪夷所思的成分,何以一向仁爱为怀的耶稣此时严厉得“蛮不讲理”,耶稣到底意欲何为?我们来看以下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
慈父的爱     
李珊  ;吴新望 《天风》2014,(8):16-18
《路加福音》15章中,耶稣对众人讲道,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十分不服气,窃窃私语,对耶稣接待罪人并与他们吃饭很不理解.于是耶稣用了迷羊、失钱、浪子的比喻,告诉他们天父上帝莫测高深的爱,使他们明白: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父眼中的欢喜与价值是何等的大!让我们通过耶稣所说的父亲对浪子的爱,来领悟上帝对每一个人的爱.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8)
正背景路加对耶稣受试探的记载,是放在耶稣受洗和耶稣的家谱之后(参路3:21-38),因为那时候耶稣才显明自己就是弥赛亚,结束了装备的年日,公开接受使命并开始侍奉~1。耶稣所受的试探是因"圣灵引他",显明耶稣是因着顺服神的旨意而进入旷野,不是被撒但强迫进入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赵紫宸(1888—1979)在1925年底撰写的《耶稣的人生哲学》等为文本依据,讨论他早期神学中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他提出上帝、耶稣、人共同都以“人格”为本质规定性。这种人格论哲学,一方面展开在赵紫宸对耶稣之人格上帝观的理解中,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中。赵紫宸把上帝诠释为一种观念性的人格存在,历史上的耶稣是对此的一种人格性的彰显,而人的使命就是在效法耶稣的人格日新中建立自己的人格。文章指出,这种人格论哲学,最终否定了上帝的神性、耶稣的基督性,无意识地在中国教会里以“非上帝”即“否定上帝”的方式,呼应了同时代的非基督教运动。  相似文献   

13.
曾有那么一段日子,我感到自己正在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试炼。 圣经记载,耶稣受撒但的试探40天,魔鬼用石头和饼来引诱耶稣,又将全世界的荣华富贵指给他看。一般来说,一个出生贫寒,经历30多年艰辛生活的人,一定会很向往富足和舒适。魔鬼试探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抓住人的软弱和需要。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耶稣因以神口中的话为人生目的,在饥饿之时轻看了食物;他以敬拜神、顺服神的旨意为人生之宗旨,而蔑视对  相似文献   

14.
这段经文说的是,一群好奇跟随耶稣的门徒向他提问有关禁食的问题.他们发现约翰的门徒禁食、法利赛人的门徒也禁食,而耶稣的门徒却又吃又喝,感到十分疑惑.因为当时耶稣的能力和地位高过约翰和法利赛人,他们认为耶稣的门徒应该比他们更虔诚,更应该禁食.对于这个问题,耶稣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了三个比喻:第一,新郎还同在,就不能禁食.禁食是人对上帝虔诚的一种表示,目的是借此举动更加与上帝联合,讨他的喜悦;根据犹太人的习惯,婚宴时可以免去禁食,为的是与众人一同分享快乐的时光.第二,不能从新衣服上撕一块布补在旧衣服上,新衣服和旧衣服不仅不相称,反而还会破坏了新衣服.第三,新酒不能装在旧皮袋里.以色列人的皮袋是用羊皮缝合,新酒是未发酵的,变陈时会发酵膨胀,而旧皮袋由于时间过长缺乏韧性容易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因此新酒必须装在具有柔韧性的新皮袋里.耶稣用这个比喻,采取对比的形式,告诉我们新与旧是不相称、不相融,也是不相宜的,人应当突破常规,推陈出新,竭力追求做一个新造的人.使徒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可见,基督徒的生命处于一种动态、改变、更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三、司铎的君王使命与责任 1.概念说明 在福音中,耶稣很少以君王自称。有几次,群众想拥戴耶稣为王,但是耶稣却逃避了(若6:15)。耶稣以君王的形象荣进耶路撒冷,但是他这个‘君王’,与当时政治性的君王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是威武地来征服,而是谦逊的,温和地带来和平。当比辣多审判耶稣时,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耶稣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  相似文献   

16.
张锦霞 《天风》2001,(8):34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有结婚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但按圣经的教训,离婚的条件是很严格的。请看马太福音19章3至9节:“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离婚)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  相似文献   

17.
吴紫薇 《天风》2002,(6):15-15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在成长过程中,他显然聪明过人,处处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出众的智慧与能力,在他所教导的人群中曾有人高声喊着说:“那乳养你的是有福的!”  相似文献   

18.
想当年,魔鬼撒旦引诱耶稣,让他把石头变为食物、从耶路撒冷殿顶往下跳,即以此显现其奇迹而博得世人对他的信任和敬拜。这时, 耶稣所行的却并非像世人通常所作的一样去炫耀其本有的大能和奇迹,而是经受住了试探,战胜了撒旦之诱惑。现如今,即便本就不具有什么大能大德, “推销自我”也正成为一种风气和时尚。而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赞美的“青春”,这一点尤为突出。“我拿青春赌明天”,“何不潇洒走一回”,  相似文献   

19.
袁世国 《天风》2005,(3):28-29
成为上帝的门徒需要代价吗?传统的信仰不是告诉我们,称上帝为父,就等于说是他的儿女吗?这确实不错,但我们当明白,今天,我们拥有上帝儿子的名分和权利,不是基于我们自己的功劳,而全在乎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的真实关系上有分。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人因着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中的救主而同样成为上帝的儿子,这是一种真实的身份,不是一种比喻或者虚假的自我安慰。但我们当十分小心并且对这身份有清楚的  相似文献   

20.
廖永芳 《天风》2005,(8):31-31
三福音书都记载了鬼入猪群的故事,在这里,被鬼附的人“住在坟茔里”、“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这人真是活得很痛苦,很可怜。他对当地的人也造成了恐惧,因为他样子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人们无法医治他,制伏他。“他常被人看守,又被铁链和脚镣捆锁。他竟把锁链挣断,被鬼赶到旷野去。”对于这样一个可怜的被鬼附的人,主耶稣医治了他,为他赶鬼。使他“穿着衣服,心里明白过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这些加大拉人却是“害怕”,“全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他离开他们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