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玲 《天风》2017,(9):15-16
关心牧者退休,是对今天牧者的关爱,是对未来牧者的承诺牧者应教会之需而立,关注牧者退休,是对今天牧者的关爱,是对未来牧者的承诺,更是教会现今的责任。旧约讲到摩西时期上帝对利未人的数点有别于众以色列民,众民是“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被数点(参民1章),利未人是“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数点”(参民3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教会,改变了以往被称为“三多”(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群体结构,但也给牧养事工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牧养青年是摆在每个堂会牧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下是几位牧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3.
吴兵 《天风》2012,(8):5-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教会,改变了以往被称为“三多”(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群体结构,但也给牧养事工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牧养青年是摆在每个堂会牧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下是几位牧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4.
陈丰盛 《天风》2011,(9):52-53
“乃役于人”的包装 笔者接触各地教会之后,发现同在中国教会,管理体制差异甚远。有些教会以自由著称,实践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有的则以专制震慑教会。家族式管理一手遮天。各地教会牧者的形象也是大相径庭。有牧者为教会复兴忙得不亦乐乎:有传道专心教务,忠心耿耿。有的教牧则为名利奔波。可谓苦心孤诣:有的牧者讲内外形势、讲人情世故滔滔不绝,但讲起圣经却一知半解。让听众昏昏欲睡:有圣职人员在基督教两会办公,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2,(3):38-38
某间教会请了一位牧者来讲课,话题转到该教会的复兴情况时,该牧者大谈自己教会中那些值得炫耀的会友。他说:“我牧养的基督徒中,有××位明星,有××位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境的信徒,对教会有不同的需要,牧者当分别对待和加以细心牧养。 对于身患绝症和濒死病人,以及丧失亲人的信徒,更需要牧者和教会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这类人比任何人更需要教会和牧者。 那么,应该如何关顾末期病人呢?这就需要了解末期病人们心理和需要。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一般会有五个阶段的心  相似文献   

7.
自笔者进入神学院开始,就从神学院老师、教会牧者口中听到教会"青黄不接""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等话语,并以中国教会一位牧师牧养一万人的现状勉励青年传道人兴起。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底,中国教会有教堂约6万座,圣职人员(牧师、教师、长老)1.4万余人,专职传道员约2.2万人。从发展来说,牧者人数上显然有所增加,但对于教会的需要来说,问题仍然非常严峻,现在大约平均每位牧者需要牧养超过千人,从牧养的压力来说,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王艾明 《天风》2009,(3):27-28
教会是一个信徒的团契,因此,团契中的信众就构成了牧者信用的见证和衡定之基础.如何解读教会牧者的威信,联系着我们对圣经的领悟,对教会传统的承继,对蒙召身份的明确.牧者的威信主要是针对教会各类负责人而言,牧者威信之释义是特殊祭司权之责任和义务的界定,也是作为基督身体和圣徒团契的教会是否真正获得符合远象中的信仰方向的教义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4)
正基督徒的敬牧观关系到教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会事工的开展及福音的传播。基督徒当有正确的敬牧观,此乃圣经的教导及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具体表现。一、敬牧的重要性敬重牧者是基督徒的本分,亦是圣经的教训之一,保罗在书信中也多次要求信徒为牧者祷告,关心牧者的需要(参弗6:19-23;帖后3:1-3),并嘱咐信徒当如何对待牧者:"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  相似文献   

10.
岳清华 《天风》2021,(1):37-39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与教会对牧者的生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会牧者在基本信仰和属灵原则不能更改的前提下,其观念在某些方面必须与时代同步,其理念也不能落伍或偏差.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牧者当有所为,一个牧者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一间教会的兴衰.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思想当代牧者的当"所是"与当"所为".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3)
正由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需要,各地教会堂点以对信徒身体健康负责任的态度暂停了场所内的聚会活动,减少了因人员聚集而造成的潜在病毒传播风险。线下教会暂停聚会之时,信徒应该怎样做好敬拜?牧者又该如何有效做好牧养?笔者的一些读经和灵修心得,愿与诸位分享。牧养之一:教会牧者多种形式讲道牧养有人把防疫在家的信徒看做是流离无牧的,事实并非如此。教会牧者,应当对受托照管的群羊生  相似文献   

12.
黄幸平 《天风》2013,(9):21-23
今年,是我走进教会20年,服侍教会刚好10年整。据我观察:现在不少教会的牧养基本是“散打”或“大锅饭”,没有牧养计划,没有养育系统。对此,若找原因,能找出一箩筐来,比如忙于教产落实、硬件建设、人手不足、外部环境不许可等。笔者写此文的目的,乃是要和谋求教会发展的牧者共同分享感悟。  相似文献   

13.
肖安平 《天风》2017,(9):10-11
老有所息感谢主,老有所为见证主牧者退休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事实上,许多牧者退休后都在做教牧等工作,有的在教会讲道,有的在神学院讲课,有的默默无闻地做着其他侍奉,发挥余热和光盐作用,并且为教会和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从心理层面上讲,许多年长的人与年轻人一样能干。因此他们是大有作为的,仍然可以见证主。我们要尊重和关怀他们。“退休”不应成为贬义词。对长期做主工的牧者来说,退休是光荣的,  相似文献   

14.
自牧就是调整和预备好自己,让圣灵更畅通无阻地在自己身上动工牧者是教会的"灵魂人物",决定了教会的发展和素质,因为什么样的牧者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会。牧者也是教会的"公众人物",信徒时时"听其言观其行",就如透明鱼缸中的金鱼一样被关注着。所以,保罗提醒提摩太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参提前4:16)。  相似文献   

15.
徐淑萍 《天风》2017,(7):18-19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知识分子、大学生、白领、私营企业主纷纷进入教会,教会当如何开展青年事工?牧者如何牧养后现代青年?这已经成为当代牧者积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6—27)上面这两句经文准确地指出了教会牧者的身份:“大”与“首”表明受主重托的身份,“用”与“仆”则指出作为牧者不能像世上的官长那样,以官自居、高高在上、受人服侍,而应效法基督  相似文献   

17.
牧者需自牧     
读了近两年的神学,有幸接触了一些地方的牧者、同工,了解了他们的处境以及侍奉的状态,再加上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牧者真的很需要注重自牧。在家庭里,牧者面对着与信徒一样的生活。他们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父母,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责任,无论哪一种责任都无可推诿。正如《提摩太前书》3章里教导做监督的:"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所以牧者要忠于自己的另外一半,一起经营家庭.  相似文献   

18.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编后语     
《天风》2014,(5):11
<正>本期讨论的主题想必能引起初入工场的新同工的兴趣。培养人才主要是神学院的事,但如何使用并让人才在侍奉中成长,却是教会的事。以往在认识上有这样一个误区:教会牧者总是埋怨处境(教会)不够如意,以致让他怀才不遇;而教会又责怪牧者不够理想,以致让教会受到亏损。而事实上,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牧师、好教会!  相似文献   

20.
陈鼎亮 《天风》2017,(2):10-11
周联华牧师一生致力于教会牧养、神学教育、圣经翻译、基督教高等教育、社会关怀、跨越省籍追求教会合一服侍这一代华人教会与社会,影响甚巨。有牧者评价周牧师:“一生对社会、对教会贡献极高,却没有自恃其才,更没有居功自傲。一生温良、谦恭,有君子之风。”他一生勤勤恳恳,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