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宗教》2020,(3):F0004-F0004
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该堂建于1923年,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传统木制构架"穿斗式"建筑方式,门柱上方是典型的中式牌坊建筑形制。2008年,福音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损,后经过修缮于2009年重新对外开放,2012年被绵竹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蔡建伟 《天风》1994,(收录汇总):24-25
崇拜中的礼仪,犹如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剧本,诠释并传递着基督宗教信仰中的福音信息.这犹如柴培尔所言:"结构传递出信息."1教堂的外观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教堂内的空间布置也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甚至连讲台的设计、教牧人员的座位安排、教堂的堂徽设计等,无不传递出福音的信息.而崇拜中的礼仪结构,同样起到相同的作用,也在处处传递着福音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18,(12):90-90
<正>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8,(12):F0004-F0004
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具有浓郁中国南方地域色彩的单檐庑殿琉璃瓦屋顶。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2,(8):F0003-F0003
武汉市基督教救世堂位于汉口汉正街447号(普爱医院左侧巷子内)。救世堂的前身叫大通巷福音堂.是武汉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因陈旧狭小被拆除后.在福音堂的原址上重建了现在的救世堂。  相似文献   

7.
说起海上花园鼓浪屿,恐怕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旖旎的自然风光、中西合壁的建筑、美妙的钢琴声等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鼓浪屿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沐浴福音真光的地区之一,1842年以来,不少宣教士来到这个岛上播撒福音的种子,兴建了一座座雄伟的教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现存八座教堂中,协和礼拜堂以其传奇的经历,见证了基督在这座小岛的奇妙作为. 十九世纪中期,不少西方人离开欧美,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这些来鼓浪屿的外国人中,有不少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为了举行主日崇拜,遂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教堂.  相似文献   

8.
目前音响系统在教堂里,已成为传播福音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在一个数百人聚会的教堂内,一旦扩声系统效果不好,出现故障甚至停止工作,就会直接影响紧  相似文献   

9.
王荣伟 《天风》2012,(6):26-27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素有"川东门户"之称。1904年福音传入广安,英国传教士易兴传等在广安北街购买张家库房改作教堂,即北街福音堂。时属"中华圣公会川东教区广安联区",差会属"内地会"及"圣经布道会"。1989年,北街福音堂进行了改造……在福音传到广安百年之际,广安基督教会在城南征地8.5亩,筹资32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2,(10):69-69
<正>现存的大西路福音堂,位于镇江大西路临街343号,是1889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专教士郎登·库思非所建,教堂墙上嵌有勒石一方,上刻"耶稣诞辰一千八百八十九字样,显明它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福音堂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双披瓦楞形铁皮屋顶,尖拱形门窗,正立面山墙上正有圆形玫瑰花窗,顶部悬置十字架。教堂内置有讲坛和摆放整齐的联椅,供信徒们礼  相似文献   

11.
林新鲁 《天风》1996,(1):17-18
浙江苍南县灵峰村,全村300多户的家庭中,全家信主的就有260多户,信徒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80%。1989年该村建造了一所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的教堂,使信徒有了自己崇拜神的场所。“福音村”的教堂负责人为广传福音、复兴教会尽心尽责。如今,一提到灵峰教会。  相似文献   

12.
《天风》编辑部: 当前由于福音传播各地,新建教堂如雨后春笋。我认为新堂落成后“礼拜堂”名称的写法也须要求正规。如你刊登出的各地教堂照片上,有的“礼拜堂”几个字是从右向左,按照我国常规还是从左至右写为妥。其它有些不妥写法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2,(2):69-69
<正>安徽宿州福音堂是一处近代宗教式典型建筑群,由美国基督教北老会创建于清代末年。有着百年的厚重历史,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具匠心,是全国罕见的故宫式教堂建筑,也是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立。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摄制组曾在此拍摄专题片。福音堂整体建筑坐南朝北,东西长70米,南北长77米,占地面5390平方米,由大门厅、男客厅、女客厅、大礼拜堂、小礼拜堂、师院、钟楼等组成。大礼拜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教堂院落之正为大门厅,门厅两侧竖立抱鼓石和镌刻图案的画像石。大门东西两有男、女客厅各五间,落地木制门窗,古色古香,做工精细,雕梁东,颇为气派,建筑总面积16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朱鹂 《天风》2016,(1):31-32
现代教会,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教堂的面积大或小,无论教堂装饰是精美或朴实,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们聚集在教堂为要敬拜神,聆听福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通过牧者传道的嗓音传讲,也可能通过诗班或会众颂唱诗歌来表达.如此说来,教堂内可听声音的清晰度比可见装饰物的华美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绵竹礼拜堂     
《天风》2016,(10)
正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特色的木制"穿窦式",门柱上方可见典型的中式牌坊,教堂的墙体配有镶嵌彩色玻璃的花窗,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会信徒人数超过2000万,教堂5万多所,现仍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在增长。教堂作为弟兄姊妹们聚会敬拜神的地方,它的建设是教会发展的重要标记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福音无声的见证。但当前中国教会的教堂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傅先伟 《天风》2005,(1):54-5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徒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一方面改变了"洋教"对基督教产生的消极负面影响,摘掉"洋教"的帽子,与人民相认同;另一方面,积极阐释基督教福音真理,包括爱的福音信息,投身于社会服务和建设。五十多年来,中国基督教有了崭新的面貌,福音事工蓬勃开展,教会日益兴旺。就以上海来讲,现有信徒18.7万多,有教堂162座,教牧同工362位,还有一所神学院,妇女事工组、青年事工组等各项事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2,(10):F0003-F0003
现存的大西路福音堂.位于镇江大西路临街343号,是1889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教士郎登·库思非所建.教堂墙上嵌有勒石一方,上刻”耶稣诞辰一千八百八十九字样.显明它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9.
甘肃文县碧口镇,接壤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五县,过去称之为“水陆码头”。是来往客旅经营生意云集的地方。1919年在碧口修建福音堂两处,一处在碧口后马路皂角树,建教堂1所,住房13间。一处在碧口中街,修建瓦房7间,铺面1间(代楼),两处占地三亩有余。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2,(3):69-69
<正>阆中市基督教福音堂(原名"圣约翰座堂")位于阆中市杨天井街5号。系首任华西教区会督(大主教)、英国"剑桥七杰"之一的盖士利(W.W.Cassels)于1908年聘请澳大利亚工程师饶哲夫设计并修建。教堂建筑占地面积3956平方米,使用面积1311.15平方米。时为主教府所在地,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教堂。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