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之初,随着中国敦煌经卷中一批禅典籍的发现,禅宗研究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致使禅学与禅宗成为二十世纪的“显学”。一批中国禅学、禅宗的思想通史、断代史研究专著(如宇井伯寿的《禅宗史研究》、《第二禅宗史研究》、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潘桂明的《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杨曾文的《唐五代禅宗史》、麻天祥的《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等)反映了近百年来禅宗通史、断代史研究的方法的多样性和在不同向度上深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对禅宗思想代表人物的个…  相似文献   

2.
禅宗历史的研究是当代“禅学热”中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十几年来,已经公开出版的专门论述禅宗史或禅宗思想史的学术著作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这些著作中除了少部分是以往著作的重编新印和海外著作的翻译翻印之外,大部分是十几年来国内学者的新作。就它们的内容来说,有的论述禅宗的整个历史,如潘桂明的《中国禅宗思想历程》和杜继文的《中国禅宗通史》等;有的考察某一历史阶段的禅宗,如葛兆光的《中国禅思想史》、魏道儒的《宋代禅宗文化》、杨曾文的《唐五代禅宗史》等;有的探讨禅宗的某个人物、流派等个案,如刘泽亮的《黄檗禅哲…  相似文献   

3.
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一代新风,禅宗大兴于世,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涌现出了大量的禅画作品。中国绘画三千年源远流长,其中不泛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在中国第一部美术通史——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道释画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之初 ,随着中国敦煌经卷中一批禅宗典籍的发现 ,禅宗研究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致使禅学与禅宗成为 2 0世纪的“显学”。一批中国禅学、禅宗的思想通史、断代史研究专著反映了近百年来禅宗通史、断代史研究的方法的多样性和在不同向度上深化的特征 ,与此同时 ,对禅宗思想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也不断深入 ,新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惠能评传》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为洪修平、孙亦平。本书以十章 ,凡三十四万字的篇幅 ,对惠能的生平事迹、《坛经》的形成和流变、惠能六祖地位的确立、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惠能禅学的主要内容与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李作勋怀海波洪修平先生继《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后,最近,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以下简称《史纲》)。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禅学思想通史。该书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印度禅到...  相似文献   

6.
谢磊 《佛教文化》1997,(2):31-32
新近购得几本有关禅宗的书。一本是《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11月版;一本名《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另一本名叫《参心礼佛──中国禅宗纪实》,作者洪丕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4月版;还有一本《历代禅语小品》,许苏民编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1995年7月二次印。以上四本书,有的是对禅宗思想研究颇有深度的专著,有的是很有趣味的普及读物,也有的是方便制览参考,带工具书性质的语录资料,都是能在读者群中造成一定影响的书。可是,这四…  相似文献   

7.
简讯     
《简明中国道教通史》出版 卿希泰教授所著《简明中国道教通史》于 2001年 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0万字。 (中言) 《中国道教简史》出版 唐大潮教授所著《中国道教简史》于2001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8万字。 (中言) 《弘扬正气 拒绝邪教》出版 《弘扬正气 拒绝邪教》——处理“法轮功”邪教组织基层教育读本,于2001年6月由四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所杨光文同志承担该书1—3章的撰写,并任此书副主编。 2001年8月初,我所卿希泰、李刚、潘显一教授参加“中国宗教学会第五次全国会议暨…  相似文献   

8.
魏道儒博士所著《中国华严宗通史》,是江苏古籍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佛教宗派史丛书”中的一种,也是目前所见的第一本有关华严宗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专著,仅此一点,就颇令人感奋。而笔者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在组约与编辑此书的过程中,感受良多,故略赘数语于下。我与道儒的初次相识是在1990年的冬天。那次我去北京,是为约请任继愈先生和杜继文先生主编《佛教大辞典》一事,道儒兄当时在场,还是一副青年学生模样。那种场合照例没有他太多讲话的份,但他还是以特有的温雅谦恭留给我额外的印象。也就是在那一次,杜继文先生谈起了他要写部《中国禅宗通史…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月17日,《中华宗教思想通史》主编魏道儒研究员按照《中华思想通史》总编委会王伟光主任的意见,委托我们组织熟悉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当代宗教状况的专家学者,承担《中华宗教思想通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卷》(以下简称《当代卷》)的编写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是当代中国人写的第一部禅宗历史著作。在此之前,中国虽有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等禅宗史著作。日本亦有宇井伯寿的《中国禅宗史研究》以及关口大真的《中国禅学思想史》等,然多依据八、九世纪禅门文献,且就印度禅向中国禅的演化历程重视不够。印顺法师此书从以上二方面弥补了以前禅宗史研究的缺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1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禅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活初,以“禅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以“东山法门”为切入面,对禅理、禅法、禅风、禅史、禅文化以及禅学研究方法、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应等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学术探讨。为了全面展示将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了由萧、父、黄钊主编的《“东山法门”与禅宗》一书,该书分“东山法门论”,“禅宗精神论”、“禅史禅法论”、“禅与中国文化论”、“禅学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12.
禅宗早期思想研究的重大突破──《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评介韦志林关于禅宗,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已经很多,但对禅宗早期思想的研究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青年学者洪修平的近著《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地系统研究禅宗尤其是早期禅宗的一部力著。作者立足于大量的第一手禅宗史料,特别是新发现的敦煌经卷,对禅宗东土五祖、东山法门、禅宗的初创与分化演变、南北禅宗对峙的形成以及江南牛头禅、神秀北宗禅和惠能南宗禅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对禅宗的研究,过去往往是就禅宗论禅宗,使得研究不能深入。《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书却另辟蹊径,把禅宗放到整个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与研究。佛教自传入我国以后,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作者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佛教的方术迷信化、儒学化和老庄玄化等三个方面,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存并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各有侧重。作者正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这一大背景下,具体考察了禅学在中土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国禅宗的理论渊源。最早来华传译禅经的是东汉末年的安世高,他传译的是小乘禅数之学,由于其中有些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26日,《中国禅学》创刊号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禅学》是河北禅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在净慧法师的倡导和中国禅佛教学者的支持下,经过—年的积极筹备,于2002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创刊号75万字,发表了中国禅宗学者(包括港台地区)的45篇研究论文,13篇书评。论文涉及到禅宗理论探讨、禅宗思想与历史、禅宗与其他宗派的综合研究、禅宗语言文学、现当代禅学研究、禅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在禅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禅学》创办人净慧法师指出,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中…  相似文献   

14.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写一部反映中国儒学产生、发展、演变全貌的多卷本通史巨著,是儒学研究者多年来的愿望。最近,这个愿望由于七卷本《中国儒学史》的出版而得以实现。七卷本《中国儒学史》是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大型中国儒学通史,全书分先...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禅宗于五世纪末出现在中国。人们把》《禅宗的传入归功于菩提达摩,认为他是中国禅宗的始祖。根据传统的说法,他把《楞伽经》传授给他的弟子慧叮(487—593年),慧可传给僧璨(约606年),僧璨传给道信(580—651年),道信传给弘忍(601—674年)。以后,禅宗便分成两派,其中慧能(638—  相似文献   

16.
正杨曾文,1939年12月生于山东即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生导师。杨曾文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日本佛教史研究,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任继愈主编,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等。主编和参与撰写《佛教文化面面观》《当代佛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等,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新版敦煌新  相似文献   

17.
扎实研究纵深发展《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著。40万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责任编辑:文溪。禅宗是我国众多佛教宗派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支。禅宗的形成和演变,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研究禅宗,不仅可以拓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而且可以启迪当代人...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文学初步形成的50年中,中国禅宗的白话诗创作也取得了最初的辉煌;敦煌本《坛经》中的不少诗篇,其实都应被视作佛教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汉魏之际,佛教在中国的流布主要有禅学和般若学两大体系。当时缁素对般若学的理解、注释,都脱不了魏晋盛行的《老》、《庄》玄学思想。而名僧与名士颇相投缘,《般若》与《老》《庄》又相互发挥,故史称晋代之玄学、《般若》之合流,为学术界之大宗。《般若》也倍玄风得以广为流行。禅宗历代大匠与佛陀核心思想——拈花不二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中国禅宗老庄化、玄学化,是不能分辩玄佛同异之混淆之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禅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丁四新为了推进禅宗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加强世界与中国禅学的交流,探讨禅学的现代意义,由武汉大学、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佛教协会、《禅学研究》编辑部和黄梅县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