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渭祥 《天风》2013,(4):11-13
"主耶稣的复活不仅记在圣经里,也写在春天每一片叶子上。"——题记基督教"空坟墓"的信仰,是基督徒信心的重要根基,也是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标志之一。每每有人十分重视圣诞节的热闹,却时常轻视复活节的纪念。其实,假如没有复活,圣诞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大半,我们所传所信的便是枉然(参林前15:14—15)。没有复活,便没有十字架的荣耀和救恩;没有复活,也就没有今日的教会及其"主日崇拜"了。  相似文献   

2.
初熟的果子     
丁燕 《天风》2006,(6):36-37
“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经文:林前15:20-23;雅1:18 复活节将到,我们高兴欢喜庆祝救主的复活。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最根本之处在于复活这个信息,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也是神救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会有三个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隆重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基督教认为,没有基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主日礼拜”。有人说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所以有人认为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期。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继而被带上法庭,并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落前,基督的门徒将基督的身体安葬在一个墓穴内。星期日早上,当人们再次去基督的墓穴时,发现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自此,…  相似文献   

4.
谭海华 《天风》2006,(20):37
置身于另外一个非故乡的城市,令我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她说:走在异乡的城市,一切熟悉都是陌生。我想那是不认识主的人的想法,我们信主的人绝对不会有这种观点。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神所创造,哪里的天空都一样。自从我们信了耶稣,生命就永远是春天,因为我们的生命连于元首基督,他已经从死里复活,将来我们也必复活。  相似文献   

5.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4):30-32
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阿们。我们在上一期看过了《尼西亚信经》谈洗礼的意义。洗礼的其中一个意义是与基督一同埋葬,一同复活:“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西2:12)因此,《尼西亚信经》接着宣信:“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耶稣的复活是普世基督教会自始至终所传扬福音的核心所在,对当时的门徒来说,这使他们信心大增,影响深远;对今日的教会来说,同样是教会健康发展、信徒生命坚固的重要力量泉源。耶稣复活显明的真理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耶稣活着     
诸红军 《天风》2017,(4):10-11
<正>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他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经文:提后2:1-10复活节,是基督教会所定的一个节目,旨在纪念耶稣从死里复活。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重温耶稣复活的史实,坚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更深经历耶稣复活的生命,更好回应耶稣给我们的大使命,传扬耶稣复活的福音。  相似文献   

8.
经文:路24:1—9"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基督教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庆祝和纪念。有人说,复活节不重要,还是圣诞节重要一些。其实,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如果说只有耶稣的降生、受难,而没有复活,那我们基督徒信仰的福音就不全备。所以,在基督教信仰中,复活节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高过所有节期的。复活节代表重生和希望,是充满喜乐的时刻,因为基督已复活。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主复活之  相似文献   

9.
靖久玮 《天风》2004,(4):8-9
经文:路24:1—12;林前15:3—7,20—22 基督教有两大重要的节期,一个是圣诞节,另一个就是复活节。但从信仰的意义上说,复活节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圣诞节之所以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还是在于耶稣的复活。如果耶稣没有复活,耶稣字架上的主耶稣基督已经复活了,这是圣经预言的应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每一个基督徒对此深信不疑。但也有关于主耶稣复活之事的一些错误说法: 1、有人说,是耶稣的门徒偷  相似文献   

10.
王秀玲 《天风》2007,(8):18-20
今天我们所信的不是仍在坟墓里的主,因坟墓代表忧愁、悲伤、虚空、黑暗、绝望等,我们所信的是复活的耶稣,是生命之主,他的复活,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喜乐和复活的盼望——  相似文献   

11.
在耶稣基督复活的清晨,天神向寻找耶稣的妇女们说:“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谷:十六,6)“耶稣死而复活”是圣教会当信的道理,是我们信仰的中心,也是我们信仰“肉身之复活与我信常生”的基础。四部福音和历史事实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曾为救赎我们被钉十字架  相似文献   

12.
<正>基督教中国化是教会的老命题、新担当,实践基督教中国化最直接的主体乃是中国教会,这要求关心中国基督教的各界人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阐释福音,向中国人见证生命之道。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曾说,在我国,基督教实际上需要经历"两个中国化":一个是教会管理或主权的中国化,这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另一个是教义、神学和礼仪等的中国化,而这是更为漫长和艰巨的过程。因此,教会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复活在我     
孙锡培 《天风》2010,(4):6-7
<正>经文:约11:25;林前15:14-22主已复活,他是你的救主,胜过了死亡。他将美丽荣耀的盼望带给每一位信他的人。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这是事实。尽管有人疑惑,但主实在是复活了。一、基督复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翁雅各 《天风》1997,(9):41-43
水洗、灵洗、圣灵充满是不同又有联系的三件事,由于有的信徒在认识上有混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有必要从圣经来看一看。这三件事也是信徒初信以后的重要的经历 水洗 用水受洗,是我们基督教信仰的圣礼之一。道成肉身的耶稣,在世时也曾亲身经历过。当耶稣复活升天前,他曾多次告诫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5—16)。“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  相似文献   

15.
水洗、灵洗、圣灵充满是不同又有联系的三件事,由于有的信徒在认识上有混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有必要从圣经来看一看。这三件事也是信徒初信以后的重要的经历 水洗 用水受洗,是我们基督教信仰的圣礼之一。道成肉身的耶稣,在世时也曾亲身经历过。当耶稣复活升天前,他曾多次告诫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5—16)。“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具有一个隐蔽的张力结构:从表面和从总体来看,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高扬灵性、贬低肉体;而深入剖析其思想形态后我们则会发现,在基督教教义坚持这一表面性和总体性生命观态度的同时,又蕴藏着对灵魂与肉体关系的复杂、矛盾理解。这种生命观的内在张力,正是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二律背反"奇特历史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与基督教已经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二者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作为现象学的基督教是一种源-现象学。生命现象学理论与基督教教义可以相互阐发: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可以通过现象学的理论得以合理解释,同时,现象学的一般原则和策略也能够通过基督教所隐秘的内涵得以很好的阐明,因此基督教与生命现象学的契合性,有力论证了基督教的现象学意蕴以及它源初的现象性。尽管如此,亨利生命现象学还是体现出了与基督教的差异:关于生命的起源,亨利的基督教现象学与传统的基督教思想坚持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式,即现象学的“生成论”和基督教的“创世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中国基督教“两会”全委会在济南召开,全体同工一致赞成和支持丁光训主教的倡导,并一致通过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我感到“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充分体现了中国教会在思考,充分揭示了调整神学思想的必然,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生命活力。神学思想与基本信仰 神学思想与我们的基本信仰之间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所谓基本信仰,是指我们所信的对象和所信的内容而言。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的对象和内容,都集中地归结在《…  相似文献   

19.
经文:林前15:1——28 基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在新约圣经中总计有100多次提到复活的道理。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相似文献   

20.
安然 《天风》2002,(3):18-19
自古以来,复活节就是各个信仰基督的教会每年的重点和中心节日。毫不夸张地说,复活节是基督信仰的源头,没有复活节,就没有真正的基督教。复活节的意义何在?两个字:生命。透过复活节,上帝告诉了世人,基督是真正的生命的主,我们每个生活在地上的人都有朝一日会死去,但生命的主必会让我们如他一般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