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罗大华 《心理科学》2008,31(6):1446-1449
犯罪心理学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社会性与生物性兼顾、内因与外因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新二三论"、"老三论"的观点,整体地,联系地、动态地认识和研究犯罪心理现象;根据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体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逐渐形成了六种研究类型: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内省研究与客观观察研究、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常规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军事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名军事心理学家Driskell和Olmstedt(1989)曾话:"可能没有任何组织或机构会像军队那样与心理学科的成熟和发展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Edgar M. Johnson(1991)也讲过这样一句话:"军事心理学只有把焦点集中于军事应用上,它才真正是独一无二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张积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139-1144
在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杨玉芳研究员和《心理学进展》主编隋南研究员两位先生的共同促成下,《心理科学进展·民族心理学专栏》面世了.作为组稿人,受编辑部之邀,为这一组文章写一个前言. 一 民族心理学研究是心理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在心理学建立之初,冯特就花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10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Folk Psychology),内容涉及语言、艺术、神话、社会、法律、文化和历史.冯特将"民族"理解为种族共同体,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一样,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个体心理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学研究人的简单心理过程,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质化研究开始复兴.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范式".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思潮、应用实践的需要都促进了心理学家重新接纳质化方法.质化方法的特征是:(1)追寻意义;(2)情境敏感性;(3)主位研究策略;(4)整体描述策略.在怎样看待质化研究方面,心理学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工具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心理学发展与研究工具的关系基础上,总结了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定义和分类,并重点探索了心理学研究工具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奥妙无穷;精巧无比的人脑系统,神奇无比。人之所以被誉为"万物之灵",非谓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而主要是因为其有聪明的大脑和高度发达的智力。智力之谜,犹如"哥德巴赫猜想",令人心神向往。从古到今,一大批国内外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坚持不懈地探索智力这个领域,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康德、赫尔巴哈、皮亚杰和马斯洛等。深入探寻智力的本质,智力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智力会存在差异等  相似文献   

7.
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宇倡  秦启文 《心理科学》2011,34(4):1017-1023
摘要:以《心理学公报》、《心理学评论》和《心理学年度评论》三种心理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从2005年到2009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引用率等方面对国际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心理学发展趋势,指出基础/实验心理、社会心理和健康心理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但研究方法、技术发生了根本改变;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与判断、情绪健康等主题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从而启发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加强研究方法和统计的训练,关注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跨学科、多层次整合的研究以及拓展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展示设计是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规范、程序来实现的,但多数商业展示设计程序没有能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没有能从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规划设计,造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展开设计"仅仅停留在了口头上。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用来指导调研并检验理论;实证研究的思想可以用来先于理论发现现象,有利于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去创新;实证研究的手段可以用来对设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建立自主评判机制,避免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现实可能脱节的倾向;实证研究的引入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基础上展开本土特色展示设计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戴春林 《心理科学》1997,20(6):566-567
1引论“得士者昌,失士者亡”。齐恒公得管仲而号令诸候;刘邦得张良、韩信、萧何而一统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而鼎四川。相反,赵国杀李牧而亡国,项羽失范曾而自刎乌江。可见,历史上的成败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具备怎样的行为心理素质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这个问题一直为有识之士和历史学家所关注。诸葛亮在《蒋苑知人性Z中就提出了考察人才的七条标准:“然知人之道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变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相似文献   

10.
李剑锋  王小转 《心理科学》1997,20(5):453-455
1引言冒险行为是多学科共同的研究课题。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冒险行为。例如,决策科学假定冒险行为由效用函数决定,主张一个人的风险偏好遵循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utilitytheory);工商管理学重点研究企业经理的冒险行为,认为敢冒险是所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承质;生物科学侧重探讨冒险行为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神经生理机制,认为冒险行为具有生物学根源;心理科学主要致力于描述人们实际的风险认知与行为.早期的心理学家普遍假设冒险是一种人格特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则主张冒险行为是情景、任务、决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