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哲学史和逻辑史上来看,矛盾就是矛盾,本来无所谓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矛盾律在传统逻辑里公式化的表述之一是“A不是非A”。黑格尔把他的辩证哲学也起名逻辑,他认为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A是A”是形而上学原则。他主张同一律及其否定的合取“A是A又是非A”(“A是A又是非A”与“A是A又不是A”在某些欧洲  相似文献   

2.
杜国平 《哲学动态》2007,6(10):65-67
一个理论是协调的就是指一个理论是无矛盾的,即在该理论中不存在这样的命题A,A与它的否定非A都是该理论的定理;否则,我们就说该理论是不协调的。一个理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协调的。但是事实上,现实存在的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处于不协调状态的。我们的经验或者常识就常常是不协调的。具有辩证思想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不协调思想传统的大国。先秦持“两可之说”的邓析、公孙龙子等人的思想应该说是不协调的,承认“亦此亦彼”的传统辩证法思想也可以说是不协调的。[1]大量存在的不协调理论现象说明了不协调理论的客观实在性。如何限制矛盾的作…  相似文献   

3.
赵总宽同志《略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问题》的文章,读后甚感振奋,我认为从理论上探讨鉴别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方法,对于指导革命实践活动是有深刻意义的。故就此试做如下分析,以期引玉。 一、思想中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形式是可以区分的。 什么是思维中的辩证矛盾?我们指的是,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都在谈论技术革命,其中涉及信息这个概念,甚至说今后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信息社会”。但是,尽管信息在社会生活中愈来愈感重要,并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一个极为普通的概念,可是信息究竞是什么,特别是信息属于物质,还是意识,至今众说纷云,没有一  相似文献   

5.
对待悖论,西方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出发,以逻辑的矛盾律为中心,坚持世界是协调的,即无矛盾的;矛盾只存在于思维之中,而思维的矛盾包括悖论都是逻辑矛盾,因而都是必须消除的。另一种则是超形式逻辑视角的,认为世界并非是协调的无矛盾的,矛盾律并不是普遍有效的,悖论是以世界的矛盾性为其存在的前提的,因而对悖论只能容纳或接受,而无法消除。前一种是传统的,目前仍占统治地位的  相似文献   

6.
矛盾统一性与矛盾同一性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确切理解它们的含义,把二者给以正确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矛盾统一性是指世界的物质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涉及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诸葛殷同同志的文章《“A是A又不是A”与辩证逻辑》(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诸葛文”对拙作《不要用普通逻辑否定辩证逻辑)(载《哲学研究)1993年增刊)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评。但我认为诸葛文中的许多说法是不正确的。特写此文与其讨论。如众周知,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在逻辑研究中,既不能为肯定辩证矛盾而同时肯定逻辑矛盾,也不能为否定逻辑矛盾而否定辩证矛盾。诸葛文对ZO世纪ZO-4O年代一些辩证论者混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观点进行批评,并且说什么马佩的主张“承认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律,就…  相似文献   

8.
试论区分两类不同偶然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李娟芬(哈尔滨工程大学社科系)一、必须对两类不同偶然性进行辩析与确认传统观点笼统地认为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必然要通过无数偶然为自己开辟道路。至于那种与这些正常偶然性完全不同的意外的偶然,虽然进入了...  相似文献   

9.
“悖论”(Paradox)一词是有岐义的。在关于演绎逻辑的讨论中,悖论是指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从命题A可推出非A.从非A又可推出A。但在关于归纳逻辑的讨论中,悖论不仅包括一切逻辑矛盾,而且包括那些与人们的直觉或常识相违的推论亦即怪论。这种广义的悖论在归纳逻辑中是为数不少的,其中最基本的并且至今悬而未决的悖论包括认证悖论和绿蓝悖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个归纳悖论。一、认证悖论认证悖论(the Paradoxes of Confirmation)是由著名逻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亨佩尔(CarlG.Hem. Pel)于1937年首先提出,以后他又在“认证逻辑研究”(即[1],此文最早发表于1945年)和  相似文献   

10.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一种处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被认为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可通过性交传播。但因许多正常女性阴道内可检测出UU,且其中一部分人无性生活史或亦无任何症状,即并非都具有致病性。临床检查到UU,并不能确定是寄生状态还是感染状态,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UU致病性认识发展的矛盾运动,发现UU致病力受血清型、浓度、宿主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认识事物,人们总是先对它们进行分析,弄清各个部分的性状,然后加以综合。分析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在过去,人们一直把矛盾分析的方法(即一分为二的方法)看成是最科学的方法。的确,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物可以按精确的标准分为界限分明的两个部分:分为A和A相互矛盾的两个集合。论域中的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属  相似文献   

12.
读了李志红同志的《试论“结构矛盾”与“非结构矛盾”》(《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以下简称李文),颇受启发。但有几点不解之处,提出来与李志红同志商榷。一、从李文的标题和文中均可看出,这两类矛盾是两个“矛盾概念”(形式逻辑),那么,任何一个矛盾在这两类矛盾的归属上,只能是非此及彼,而不能是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而李文又认为,非结构矛盾是“事物自身肯定与否定方面”的矛盾,结构矛盾的诸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价值导向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5):12-16
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从隐性走向显性,从单一走向叠加,从温和走向对抗的状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并做到矛盾不累积、不蔓延、不激化是当前社会建设领域的一个关键性任务。而协商民主倡导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主张通过对话、沟通、协商来凝聚共识,被实践证明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较好形式。要充分认识协商民主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价值与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协商机制、创新协商平台,建立完善协商的法治保障,切实提升公民的协商意识和协商能力,从而提升协商民主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哲学史家A·C·弗雷泽在整理编纂《贝克莱全集》(四卷本,1901年出版)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了贝克莱哲学中的一片“新大陆”——《西利斯》。他向人们宣告:“长期以来,尽管它为哲学史家和传记作家们所忽视,但不愧是十八世纪英伦诸岛上的形而上学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部著作。”“每当我们翻开本书时,总能见到新的思想火种的闪烁”,“通篇都体现著作者那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才能。”经过对《西利斯》和早期著作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弗雷泽大胆地提出了一种关于贝克莱哲学的新奇解释:贝克莱有两套哲学,一是以《人类知识原理》为代表的早期著作中所表达的唯我论哲学,一是《西利斯》所阐发的柏拉图式的“神中心论”,“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当我们从《人类知识原理》进到《西利斯》,我们就从洛克过渡到了柏拉图。”  相似文献   

15.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是一种处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被认为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可通过性交传播.但因许多正常女性阴道内可检测出UU,且其中一部分人无性生活史或亦无任何症状,即并非都具有致病性.临床检查到UU,并不能确定是寄生状态还是感染状态,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UU致病性认识发展的矛盾运动,发现UU致病力受血清型、浓度、宿主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底层人群,是城市中—道特殊的“风景”。忻东旺是—位执着于表现农民工题材的艺术家,描绘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他的作品揭示了当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亦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相似文献   

17.
研究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必须区分儒家文化的两种形态.否则,不仅无法保证大家在谈论同一个问题,而且也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实际上早已分化为两个虽有联系但却是明显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儒家文化,比如说,一部分儒家思想,由于本身的局限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早已退出了社会舞台和交往领域,而成了一种只有在儒家经典或文献记载中才能找到、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历史陈迹.儒家文化的这部分内容,我们可称之为儒家文化的死形态或典籍形态.这种形态的儒家文化,我们应当加以研究、发掘和整理,并根据我们的判断,或加以弘扬,或加以批判.但它并不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实际影响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记忆作为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了近年依恋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回顾以往研究发现,不同依恋风格者的记忆偏好有所不同,且结果并非总是连续一致的。基于依恋相关的社会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型,同时结合依恋的系统功能模型,可以总结出图式化加工与策略性加工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以解释此前研究中的分歧。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究两种加工方式的机制方面的问题,增加对焦虑型个体记忆偏好的考察,以及关注两种加工方式在改善不安全依恋状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几乎所有的形式逻辑教科书,在叙述A、E、I、O的对当关系推理时,都没有讲解这种对当关系推理的规则,一而只是以经验的方法,归纳出各个对当关系的真假制约情况。诸如:反对关系可由真推假,不可由假推真,或者说A真则E假,E真则A假;A假E不定,E假A不定。从属关系(差等关系)可由真推真,由假推假,亦即A真则I真,I假则A假;A假I不定,I真A不定;量—O关系与此相同。还有下反对关系推理、矛盾关系推理,均采取此种经验归纳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与人生,始终是哲学永恒的范畴。《周易·乾卦》中不无对个体与群体,亦即人生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个体在群体中存在的理想状态究竟如何?“群龙无首”是对此理想状态的阐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磨擦达到最小,在群体中互相谐调,从而使二者均达到最大、最优程度上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意识后来在《老子》诸多章节中同样存在,成为《老子》中关于“道”的探讨的一部分。失意文人也在痛苦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并在作品中描绘出类似于“群龙无首”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