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通过胚胎干细胞及视网膜干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眼底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的探讨及哲学的思考.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这一问题进行相关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多,大约1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在10年后可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大约95%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20年后可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也很复杂.因此,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系统论,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态所共有的系统联系和关系,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为现代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原则.本文试用系统论的整体性、优化原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为对其深人研究提供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通过胚胎干细胞及视网膜干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眼底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的探讨及哲学的思考。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这一问题进行相关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多,大约1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在10年后可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大约95%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20年后可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也很复杂,因此,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系统论,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态所共有的系统联系和关系,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为现代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原则。本文试用系统论的整体性、优化原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为对其深入研究提供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的出现使微创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开启了微创外科新纪元.本文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普通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手术机器人对比传统腔镜技术的技术优势,及当前临床应用的瓶颈,并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25例25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黄斑前膜,剥除或不剥除内界膜以及C3F8气体充。对患者行6m~12m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价与分析。术中及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底出血、低眼压、高眼压、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未出现黄斑前膜的复发。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手术前显著改善,视物变形减轻或消失,OCT检查结果提示黄斑前膜消失。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历史看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动物实验提供的致癌效应证据限制了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价值观因素极大地推动了雌激素替代治疗,以至于关于致癌效应的证据被忽视。20世纪70年代,人群研究提供的致癌效应证据使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不断减少。20世纪80年代,致癌效应的消除和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的心脏保护证据,将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推向了顶峰。20世纪末,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的有害效应证据推动了雌激素替代治疗应用的大幅下降。雌激素替代治疗一波三折的历史体现了证据、价值观在不同时期对临床决策的不同影响,说明只有遵循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基于现有最佳的科学证据,并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患者的价值观,才可能做出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发病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其治疗应该个体化.就其个体化治疗的依据、方法的研究及具体的措施运用哲学原理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首例成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完成于1960年,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成熟,CABG手术得以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为代表的微创冠脉搭桥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尽管冠脉介入技术(PCI)以其创伤小的优点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蓬勃发展,但是CABG在远期通畅性方面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因此CABG仍然是冠心病治疗的效果确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PC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在肯定其对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地位同时使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合理性问题.事实上,无论是专业人士、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其他社会人士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PCI的应用.作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CI应用合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综合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认识到DRP各种治疗手段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单纯依靠一种治疗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位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人物。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以船山的生平和思想为研究对象的船山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一大“显学”。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台海外,船山学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陆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这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嵇文甫,之后有侯外庐、张岱年、萧箑父等众多学者,推出了大量船山学研究成果。港台海外主要是现代新儒家学派,也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以熊十力为代表,1949年后主要是熊十力移居港台的弟子及其后学,也普遍关注船山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3.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的出现使微创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开启了微创外科新纪元。本文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普通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手术机器人对比传统腔镜技术的技术优势,及当前临床应用的瓶颈,并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玻璃体手术技术日趋成熟,玻璃体替代物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一方面,我们用先进玻璃体切除技术治疗眼病,不断扩充手术的适应症,另一方面,却没有理想的玻璃体替代物,影响着手术的效果.提出了我们面对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自我概念是国际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自我问题研究的核心课题。研究在自我概念结构方面的提法不尽一致,但各种观点的相容与共通性很高。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Harttie(提出了多维度阶段自我概念)和Shavelson(提出了多维度层次模型)的开拓性工作,Marsh等编制的SDQ量表广泛使用,以及统计技术的发展,使自我概念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操作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苗族传统宗教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针对苗区的田野调查逐步开展,该研究亦随之深入;建国后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亦或隐或显地涉及此问题,1978年以后该研究再度回暖,1990年以后逐渐出现研究热潮.从事苗族传统宗教研究的学术队伍亦呈现从业余走向专业,从猎奇走向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趋势.研究方法既有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取向,亦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设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设计业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中脱离出来,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热点,然而,作为设计基础和核心的工业设计却从未引起社会的广泛注目.工业设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科学与技术、生产与消费、文化与审美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8  
邢占军 《心理科学》2002,25(3):336-338,34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考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仅对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的渊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求对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尤其是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占结直肠癌患者的70%,因此老年人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患病人群.为了提高结直肠癌治疗的总体疗效,我们应当特别关注老年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往,手术治疗和化疗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明显减少.我们一直以为老年人手术和化疗的效果不令人满意.近期的研究改变了这一认识.证据表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对一般情况良好的老年人是有效而安全的.即使存在一些与年龄相关的基础疾病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仍然能从合理的治疗方案中获益.所以我们尚有许多工作需做,以提高老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是对老年人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我们期待随着经腔道的内窥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将来会使老年性结直肠癌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正念禅修来源于南传佛教的禅修传统,是一种透过如实观察身心变化实相而达至烦恼解脱的禅修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心理咨询与治疗和身心健康的多个领域后,各种实证研究日益增多.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正念训练的机制,基于正念训练的心理疗法,正念禅修的主要技术做了综述.基于正念禅修的心理疗法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