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国基督徒的一个宣言:《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这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划时代的宣言。 宣言的目标,是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洋教面貌所引发的后果听决定的 在三自中“爱国”两字,体现了中国基督徒强烈的民族感与对新中国的社会责任感,使基督徒与人民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亦让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刚刚取得独立的国家的基督徒们,亲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6,(Z1)
“世宗和”内罗毕大会至今将近两年了。在那届大会上,我们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取得了不少成就。从那次大会以后,我们的事业得到了发展,我们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正如《宣言》所说:“尽管我们的传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在信仰和希望中,在为共同争取人类尊严和世界和平中已经团结起来了。”在那次大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共同关心的紧迫问题,那就是:“宗教要争取人类的尊严和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从宗教伦理回应全球危机──从《全球伦理宣言》看世界宗教趋向张志刚《全球伦理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在“世界宗教议会第二届大会”(1993.8.24~9.4.美国芝加哥)上公诸于世的。它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各宗教所认同的最低限度的伦理纲领”,因...  相似文献   

4.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以下简称《宣言》)一文,这篇《宣言》主张中国基督教要促成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教会,对新中国建设担负起历史责任,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所倡导的三自原则,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宣言》的发表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三自爱国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国基督教界发表宣言》一文,该宣言即为当年7月28日由吴耀宗等40名基督教界人士联名发表的《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社会各界所熟知的"三自宣言"。宣言明确表达了中国基督教及团体彻底拥护《共同纲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正1950年7月28日,40位中国基督教各教派和团体人士联合向全国基督教界发出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上述"三自革新宣言"和第一批拥护该宣言的1527位基督教徒的名单,并且发表了题为《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论,高度评价"三自革新宣言",称其为"中国基督教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吴秉元(铁道部党校100088)该会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会和《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联合发起,到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会议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伟大历史作用和...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22,(4):77-7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教会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团结全国基督徒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的爱国爱教运动。1950年7月,在吴耀宗倡导下,基督教界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简称《三自宣言》,号召基督徒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相似文献   

9.
陈丰盛 《天风》2018,(9):63-63
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革新宣言》),用巨大篇幅登载第一批签名的一千五百多名基督教人士名单,并发表《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之社论,鼓励信徒响应《革新宣言》,响应"脱离帝国主义影响而走上宗教正轨的爱国运动"。《革新宣言》是吴耀宗先生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三次会谈之后,先后经八次修改。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的文献,《共产党宣言》是一种独特的"宣言体"文本形式,并且以一个宏大的视野论述了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共产主义的未来。在这个宏大视野及其对不同对象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了诸多具体而不同的方法论资源,才使《共产党宣言》发挥了独特的理论配置功能,比如通过拓扑学方法而呈现的新政治拓扑学空间,通过内在论而描述的资产者和无产者生成、通过唯物辩证法而指明的文本或概念与现实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共产党宣言》提供了不同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1848年2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伦敦首次出版。《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宣言》系统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由来、现代性特质、阶级对立及其斗争结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趋势;深刻阐明了共产党的宗旨、先进性及其自身发展逻辑;高度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文化观念的存在论基础与价值论立场。《宣言》是现代世界的醒世恒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变,《宣言》的真理性光芒就不会磨灭。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三自宣言》)、以吴耀宗为代表的40位发起人致全国同道的信和首批签名拥护的1527人名单,并配发了题为"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论。从首批签名者的统计情况,不难看出三自开展运动之初,中国教会的宗派情形。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2月10日是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50周年纪念日,在这历时半个世纪中,世界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世界各处约有100多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获得了独立,中国更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宣告自己的主权和庄严。因而使《人权宣言》的内容得到了发展和丰富。随着各种附约的通过,使世人对“人权”的思考有了新的认识。例如1966年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1967年的《消除对妇女歧视的宣言》以及1986年的《发展权宣言》等等,都标志着世人在推展人权事业上的新成就。但另一方面,在这半个世纪之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10)
正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我们无限怀念三自爱国运动的发起者、倡导者吴耀宗先生。他开辟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一条崭新之路,其功绩毋庸置疑,永载史册。1950年7月28日,由吴耀宗先生等40位基督教领袖联名发起《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通称《三自宣言》)。在《致全国同道的信》中指出:"这篇宣言是中国基督教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它对于中国基督教的前途和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风》1998,(11)
9月23日下午,省基督教两会、福建神学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发表48周年。 全国三自副主席、省基协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郑玉桂牧师、省三自主席郑证光长老,以及福建省两会、福建神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百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郑玉桂牧师主持。 会上,郑牧师满怀激情地回忆  相似文献   

16.
正67年前,1950年11月30日,四川500余天主教教友发起了《自立革新宣言》。这份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宣言,满怀中国天主教徒的爱国热忱,铿锵有力地宣告了中国天主教信众回归中华大道的决择。它标志着中国天主教信众的神学觉醒,是对基督圣言的奉行,是对天主教伦理道德的持守。它为天主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开创了新的天地,让天主教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这份《宣言》的发起人,就是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天风》2010,(7):18-20
<正>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吴耀宗等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宣告中国基督教要"自治"、"自养"、"自传",揭开了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三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论述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统一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周年,它所展现的勇于革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在当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回应时代课题,以丰厚的哲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及重要特征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党的十九大精神堪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整体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从传播和研究进程来看,《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经历了日据时期的"解放学说"、戒严时期的"妖魔理论"和解严之后的"一种理论学说"形象的改变。思想是时代的精神镜像,台湾地区对《共产党宣言》认知形象的改变背后实际上折射的是时代变迁。对《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史进行系统化地梳理,既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还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20.
正1《日内瓦宣言》的历史渊源《日内瓦宣言》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现代版~([1])。之所以称为《日内瓦宣言》,是因为世界医学会(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第二届全体会议通过此文件的地点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其内在考虑是基于实现医学的人道主义目的,前提背景是二战期间纳粹和日本731部队在医学领域中的种种恶行。世界医学会引以为自豪的一点是,《日内瓦宣言》是在《联合国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