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南省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民权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人本·和谐·发展———弘扬庄子文化国际高层论坛”于2006年4月24日在商丘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专家学者、商丘市和民权县的主要领导、庄子文化研究会成员、世界各地庄严宗亲代表、中外新闻记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一、庄子文化的思想内涵高予远博士后从吾与我关系的哲学辩析、儒家的生命态度等方面对“吾与我”进行了解读。姜守诚博士对《庄子》中的养生观进行了探析。他认为,《庄子·大宗师》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表达了庄子对待生死的坦然态度;…  相似文献   

2.
先秦道家在推论万物的根源与万物、实在与现象、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器物、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以及万物之为万物的终极原因时,提出了“道”与“物”这对范畴。老庄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无终始,物有死生”(《庄子·秋水》)、“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物物者与物无际(《庄子·知北游》)等,都在向人们展示“道”与“物”这对范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坦途。春秋后期的老子将“道”延伸为形而上的、非物质的宇宙…  相似文献   

3.
试论庄子语言观及其对道教内丹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中国道教》2003,(3):33-35
一、正确认识庄子语言观在道家经典《老子》中有不少章节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如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的这些观点在《庄子》中得到了更详细的阐释,如《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乎,…  相似文献   

4.
“内圣外王”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它虽出自《庄子》一书 ,但这一观念却非道家所独有 ,而是为各家津津乐道。冯友兰在《新原道·绪论》中曾说 :“在中国哲学中 ,无论哪一派哪一家 ,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与外王》 (云南人民出版社 1 999年版 )一书的作者崔永东博士由此思路出发 ,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格观 ,认为“内圣外王”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 ,各家各派均以此作为其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 ,但各家各派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大致说来 ,儒家、墨家和法家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庄大钧 《管子学刊》2007,(3):84-86,122
庄子学派独特的理想自由在社会现实当中无法实现,于是他们便致力于谋求精神上的超脱,取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因而否定现实人生与表现自由理想便成为《庄子》的文艺基调,即其作者创作的一贯思想和作品所表现的基本精神。《庄子》道学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其作者所致力的也正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的文艺思想即融于其道学思想之中,是其道的学说在文艺方面的体现和延伸。《庄子》之道自由和无限的特性生发出《庄子》文艺思想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本特质;其使精神进入道的理想境界的理论生发出关于"虚静"等审美和艺术创作心态的理论;《庄子》之道的绝对同一性生发出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论。庄子学派的文艺思想直接促成了《庄子》特异的文学性,并对后世创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深刻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家哲学崇尚自然 ,并且通过对宇宙万象的深刻观察来阐述其思想。在《庄子》一书中 ,仅关于“马”的描写就有多处 ,诸如 :《庄子·逍遥游》 (下引《庄子》一书只注篇名 ,书名从略 )中的“野马” ,《齐物论》中的“万物一马也” ,《至乐》中的“马生人”之说 ,《马蹄》所谓“马之真性” ,等等。可见 ,庄子对马是颇有研究的。但是 ,庄子“马论”却未能引起历来庄学研究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 ,结合老庄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以期对《庄子》一书中的“马”作出新的解释 ,藉此窥得庄子哲学之特质。一在《庄…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道教重玄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若水 《中国道教》2001,(6):42-46
在道教发展的历史上,老子的地位始终是显赫的,他一开始便被尊为教祖,而《老子》一书也一直被奉为上品经典。与老子相比,庄子就没那么幸运了。仙道的创始者葛洪,就曾在他的《抱朴子·释滞》中针砭《庄子》“永无至言”、“不足耽玩”,因而在他的《神仙传》里也没给庄子留以神仙位次。然而,如果我们深究道教义理同庄学的关系,究其实质,论其本旨,就会发现,道教从《庄子》中所摄取的营养实较从《老子》中所摄取的营养多,受《庄子》的影响也更深。早在南朝,上清茅山道的陶弘景就极为推崇《庄子》,他在《真诰·序录》中写道:“仰寻…  相似文献   

8.
惠施之学是战国时期的显学之一。庄子曾经对惠施说:“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庄子·徐无鬼》)可证惠施在当时诸子中是有重要地位的。然而,自从荀子提出“言无用而辩,辩不急而察,治之大殃也”(《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提出“坚白、无厚之辞章,而宪令之法息”,“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问辩》)  相似文献   

9.
庄子“齐物”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齐物”,是庄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一般认为,“齐物”就是抹杀事物之间的一切差别。这种解释,并不符合“齐物”概念的原义。一般对“齐物”概念的误解,关键在于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态度之间的区别。庄子“齐物”概念所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有关对象的事实判断。“齐物”,强调的是事物的存在在价值意义上的齐一性,并不否认事物在实存意义上的差异性。《庄子·秋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贵与贱,即是一种价值的尺度。庄子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返归自然,实现人的自由。在庄子看来,人之所以不自由,乃是因为总在其自我意识和行为中表现一种不自然的、人为的东西。这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总论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贺耀敏·1·3)哲学与当代社会———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工作会议暨“哲学与当代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张鑫·2·63)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张曙光·4·12)和谐社会研究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马俊峰·6·3)规范的类型和功能(徐梦秋张爱华·6·7)融贯中西、汇通古今———2006·北京政治哲学国际论坛综述(王洁敏·12·62)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间关系的复杂性(叶险明·1·8)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李醒民·1·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四种关系简论———兼评孙伯…  相似文献   

11.
西方逻辑哲学研究述介陈波总的说来,即使在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也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科,目前并没有完全成熟和定形。这点可由下述事例印证:其一,在一本1991年出版的英文新书《真理的准则──逻辑哲学引论》中,作者巴斯卡·恩格尔(PascalEngel)在引言部分指出:“这本书是逻辑哲学的引论。但‘逻辑哲学’是一个保护伞式的词,它容纳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研究风格。我认为,(关于逻辑哲学的)主题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既定看法。”其二,有一些所讨论的问题及其内容大同小异的英文出版物,却被冠以不同的名称:“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等等。这足以说明,逻辑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即使在当代西方也未完全成熟。现选择几本我认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文逻辑哲学专著作一些简要评价,读者或许能从中窥见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全豹”。维特根斯坦写有一部《逻辑哲学论》,虽然也讨论了一些逻辑中的哲学问题,但更多的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并不真正属于这里所说的逻辑哲学专著。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W·V·蒯因却写有一部真正意义的《逻辑哲学》(1970),该书的中译本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分七章,分别题为意义与真、语法  相似文献   

12.
《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本文所谓的“基本哲学问题”是针对中国哲学的形上学研究中的基本哲学问题,《易传》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而在中国哲学的语言脉络中,形上思维的研究即是论于道者及道与器的关系者,作者则认为,中国哲学的形上思想研究,应从“宇宙本体功夫境界”四方架构共构而成,此即作者所提“以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为中心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法”[1]。本文对《易传》的研究将从儒家形上思想发展的“义理形态”分析着手,探究《论》《孟》《庸》《易》四部著作中所展现的儒家早期形上思想建构的“义理形态”,藉由基…  相似文献   

13.
走访达米特教授王路迈克尔·达米特教授(1925~)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世界闻名的弗雷格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弗雷格的语言哲学》(1973),《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分析哲学的起源》(1988),《数学的逻辑基础》(199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的数学哲学》(1991),等等、著名哲学家艾耶不(A·J·Ayer)曾说,达米特的《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是“杰出的成就。它不仅对弗雷格的观点提出明晰的说明和大体上系统的描述,而且在由此产生的许多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上展示了作者的许多深邃的洞见。该书以其诚实、严谨和锐敏的风格使达米特先生挤身于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之列”。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多年来我一直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1992年10月29日上午,我有幸专程到牛津达米特教授的家里拜访了他。达米特教授一开始就高度评价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他说:“你只要一读这本书,就会被弗雷格杰出的思想所吸引。”对此我深表同感。我告诉他我已把这部著作从德文译为中文,并找到出版社。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赏,并说,这著作很重要,已有多种译本,他就得到过一个意大利文  相似文献   

14.
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技术哲学学术交流会暨《工程·技术·哲学》出版座谈会” ,于 2 0 0 2年 5月 11日至 12日在大连召开。全国 3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围绕“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这个主题 ,对技术哲学与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技术哲学界与工程技术界的联盟、我国技术哲学 2 0年来的发展脉络、技术哲学的中外比较与国际交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还就办好大连理工大学创办的国内第一部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1 当代技术发展带来的哲学问题  技术哲学研究要关注高新技术带来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苏杭 《现代哲学》2023,(1):128-135
道之不可言说是庄老体道经验的共同特质。相较于老子研究界的丰硕成果,近年对庄子相关问题的讨论未见进展。其实,《齐物论》的讨论语境是高度分化的“言谓世界”。在这一语境中,一方面,日常语言所承载的是个体之“是”,一切以名言证“道”的努力终将失败;另一方面,《齐物论》亦承认有“道言”。作为《庄子》所特有的言说技艺,曼衍之言作为不断从“此”转为“彼”的化中之言,实质是“物化”在言谓世界中的现身。  相似文献   

16.
杨思范 《中国道教》2002,1(3):38-39
贾岛《病起》诗 :“灯下《南华》卷 ,祛愁当酒杯。”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已矣乎 !吾生有命归有时 ,我初无行亦不无留 ,驾言随子听所之 ,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南华”一词 ,前者指《庄子》一书 ,后者则指庄周 ,然不知庄子之号“南华” ,最早起源于何时 ?据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二百十一 )云 :“(《庄子》唐始号《南华真经》。”① 李叔还《道经词典》释“南华真经”云 :“唐时称庄子为南华真人 ,故庄子书号《南华真经》。”② 《汉语大词典》(第 1卷 895页 )释“南华”为“《南华真经》的简称” ,又释“《南华真经…  相似文献   

17.
总论交融与会通:哲学研究的创新趋向———“全国首届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述要(解丽霞·1·60)由“学习”到“养成”———评新编教材《哲学素质培养》(曹鹏飞·1·70)论证与解释———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杨国荣·5·3)寻求哲学繁荣之路———《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简介(饶涛·7·71)探索哲学教育的新路子———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本科教学的探索(郝长墀郭齐勇·11·70)“通力合作、锐意进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暨哲学学术创新研讨会综述(朱慧玲·12·57)政治哲学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一书洋洋乎十余万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庄子·天下》,下引《庄子》之文只注篇名),不为王侯将相之安邦治国,不为圣人君子之普渡众生,只为要塑造一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万物”(《天下》),“乘天地之正,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 :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始于情 ,情出于性。”此处之“道”即儒家所说的“礼” ,文献中儒家常常将礼乐制度称为“道”。《管子·心术》亦云 :“礼者 ,因人之情 ,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道”亦同于“易” ,《礼记·中庸》云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即《周易·系辞》云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易、变同义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云 :“变谓之情。”此与简文云 :“道始于情”相应。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四术。”此即《冠子·博选》中的“道凡四稽。”亦即《老子》中的“四大” ,相似议论还见于《管子·山权数》。  相似文献   

20.
老子史料学     
一、老子及其成书的年代中国古代哲学有与《易经》相参证的就是老子。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在讲完《易经》之后,接着也就讲道家的创始人老子(124-132页)。扬雄《太玄赋》“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省忧患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桓谭在《新论》加以说明,日:“故密议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子谓之元、而扬雄谓之玄”(《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易言阴阳,言损益:老子言刚柔。言倚伏,和后来孔子的元,扬雄的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