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全群谨慎     
吴恩平 《天风》2006,(18):14-15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徒20:28)。经文:徒20:28-31“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  相似文献   

2.
<正>谦卑不是看轻自己,而是少想到自己《使徒行传》20章记载了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深情话别的一幕。保罗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其中,保罗不但回顾了过去的侍奉历程,更是对教会尤其是牧者提出了深刻的警示。那句有关"谨慎"的提醒,对于今天的牧者依然振聋发聩:"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2)
<正>圣职按立是一项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的事工,需要我们遵照圣经教导,尊重教会传统,正视时代需要,合法依规地履行教会的使命,真正让圣事成圣,圣职成圣!国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忠心且有见识的圣职人员对于教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为此,保罗留给了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那段语重心长的嘱托:"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上帝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圣职按立是教会属灵事工的关键,对此我们不能有半点疏  相似文献   

4.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心中有尺,行事有规,体现了一种法律意识、规矩意识。圣经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今天,提升教牧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担当是十分必要的,不能违法违规"踩红线",应当依法而行,自觉遵守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在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依法依规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5.
教牧的本分     
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怎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能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贵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女执事也是如此,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执事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因为善作  相似文献   

6.
施与受     
《天风》2016,(4)
正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的临别之言中,勉励长老们不但要忠心侍奉,更要提防"凶恶的豺狼"混入教会,故当要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在勉励的最后,保罗讲了一句闻名于教内外的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他的原话是:"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相似文献   

7.
夫妻的本分     
《天风》2002,(4)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5)。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如基督待教会一样(弗5:28-29)。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  相似文献   

8.
施与爱     
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的临别之言中,勉励长老们不但要忠心侍奉,更要提防"凶恶的豺狼"混入教会,故当要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在勉励的最后,保罗讲了一句闻名于教内外的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他的原话是:"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从保罗的表述中看,这句话并非保罗的原创,而是引用了耶稣的话语.但查考四福音书,并未有任何耶稣讲过该话的记录.这又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9.
为自己谨慎     
安孝辉 《天风》2001,(6):32-33
经文:徒20:28;提前4:16 我们刚读完的两段经文,是主的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和青年传道人提摩太的劝勉。保罗要这些作神仆人、管家的人,“为自己谨慎”。这对我们这些在今天教会中,“作教牧人员”的人,是极好的提醒。现在,让我们在圣灵的带领下,共同来探讨,当“为自己谨慎”什么?  相似文献   

10.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6—27)上面这两句经文准确地指出了教会牧者的身份:“大”与“首”表明受主重托的身份,“用”与“仆”则指出作为牧者不能像世上的官长那样,以官自居、高高在上、受人服侍,而应效法基督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教会,是耶稣基督的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会,应该是一个普世性的公教会。因为天主子耶稣基督,(礻也)的降世为人,受苦受难,创立教会,就是为了要拯救普世全人类。请看耶稣基督,在(礻也)即将离世升天前,把这个任务,已向宗徒们交待得很清楚:“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万民宣传福音。”(谷十六,15)“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各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耶稣的这些话,很清楚地要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人,把福音传到世界各地和各个民族中去,並为自己作证,所以耶稣基督的教会,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向全世界,全人类宣传福音,並作证耶稣基  相似文献   

12.
读经:伯23:8—10,亚13∶6—9,诗139∶23,玛3∶2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2)金子不  相似文献   

13.
登高望远     
经文:徒10:1—48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这是主耶稣升天前对门徒传福音力量的应许、使命的重托、也是日后教会传福音在区域上的走向。 五旬节后,虽处雏形,但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初期教会,在冲破种族的偏见和狭隘的犹太宗教框框的束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以彼得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自牧就是调整和预备好自己,让圣灵更畅通无阻地在自己身上动工牧者是教会的"灵魂人物",决定了教会的发展和素质,因为什么样的牧者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会。牧者也是教会的"公众人物",信徒时时"听其言观其行",就如透明鱼缸中的金鱼一样被关注着。所以,保罗提醒提摩太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参提前4:16)。  相似文献   

16.
吴兵 《天风》2015,(2):8-9
<正>谁被赋予了传道的职分,谁就领受了基督里的最高使命。牧者当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教会也当尊重上帝所设立的职分。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按立了许多圣职人员,在教会中从事宣道、教导、管理等牧养事工。虽然目前中国教会"羊多牧人少"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相对于以前,已经大有改善。这是让我们为之欣喜和兴奋的,但同时,作为一名服侍教会多年的牧者,我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里,教会和牧者能够回归圣经教导,使被按立的圣职真正体现出其神圣性,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建  相似文献   

17.
经文:林前3:9—20 教会是神的工程。保罗说: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只是这房屋不是普通的房屋,而是神的殿。“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这殿有耶稣基督自己为房角石,为唯一根基,使我们这许多人“靠他联络得合适”(弗2:  相似文献   

18.
傅真 《天风》2002,(5):38-39
雅各和以色列家的人都要听:你们出生以来,我就照顾呵护你们;直到年老发白,我还是这样地怀抱着你!我造了你,必定照顾你;我扶助你,也必定拯救你(赛46:3-4)。“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教会是神的家,也是我最亲爱的家。我从小生在教会(河南信阳鸡公山),长在教会,我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我是在教会的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5)
正有一段时间,笔者在某地教会培训时讲授《哥林多前书》,其间对保罗就哥林多教会分门结党一事作详细分析。保罗被高举成为哥林多教会四大门派之一的领袖,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豪,反而为基督被"分开"而心里担忧。他以自己作为例子提出严厉的挑战:"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林前1:13)接着,他罗列自己除了给少数几位信徒施洗之外,没有给其  相似文献   

20.
严必林 《天风》1995,(9):41-43
“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 近年来,我们常发现某些地方教会的信徒,在崇拜聚会当中,特别是在听道时,不能安静。教会虽然花出人力来维持秩序,但效果不大。有时候讲道人还在台上批评信徒不能专心听道,甚至有斥责信徒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