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过深秋的花园,几乎是一片死寂,唯有满园的月季苦苦挣扎,勉强成为“花园”的标志。 突然看见,园中挺立着一株我从未见过的花。 高过旁边的月季尺许,满枝头白绒绒的球状花朵与月季那仿佛受过伤害的暗红色花朵形成极大反差。白绒球骄傲地摇摆着,宛如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凡。  相似文献   

2.
初到山城,徜徉在陌生的小巷,一抬头见“前方施工,此路不通”的标牌横在路中央,原来我走错了路。错就错了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目标,只是随便走走。然而,标牌上那个大“路”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不知书写者出于何动机,八个字中“路”写得又大又潇洒,足足占有两个字的位置,我不禁回头多看了几眼,而这多看几眼竟然使我对“路”字结构产生了如下的联想。  相似文献   

3.
老屋后面有一小块空地,一度杂草丛生,里面藏着老鼠和昆虫。勤劳的父亲见这里荒芜了实在可惜,便动手除去杂草和荆棘,将它辟成了一片小小的花园,在里面种上了金菊、刺梅、丹桂等花卉,一到春天,小小的花园里一片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相似文献   

4.
红色迎春花     
花园里,小男孩问他的父亲:“这花叫什么名字?我好像从没见过啊!”  相似文献   

5.
花园里,一株漂亮的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但让它郁闷的是,人们只是站在远处欣赏它却从不靠近它。原来,在它旁边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青蛙问:“你出了什么事?”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了之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这里时帮你把虫子都吃掉,你才成为花园里最漂亮的花。”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株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6.
圣母的微笑     
三次到武汉中南修院教书,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事情太多了,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修院美丽的花园里矗立着的微笑显灵圣母塑像。  相似文献   

7.
舍枝     
正冬日将尽,我在花园里整理花木。一整年来,开花的草木都已努力地开过了,不会开花的树木也尽力地翠绿过了,在岁末,一切都已含藏,落叶飘零,蓄势待发。面对着花园,知道自己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一切的原貌,等春天自然地发芽;一是舍枝剪干,大力地整顿。我选择了后者。舍枝剪干虽然会使花园暂时荒芜,春芽却会很快生发,使今年的枝叶更繁茂,花朵更壮美,小小的舍弃却隐藏了更大的力量。如果我只保持原貌,枝叶会因苍老而消瘦,甚至花朵零落,失去精神。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密码     
孩子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最近学的一篇课文是《巨人的花园》,是说一个巨人有一个花园,原来他允许孩子到里面玩耍,花园里不仅仅花繁叶茂,而且到处是孩子的欢声笑语,他因此感觉  相似文献   

9.
庄稼已熟,无人收割,一座座黄土岭却似乎拉着嘶哑的嗓子喊着:“我要传道人,我要传道人……”  相似文献   

10.
脚下的流沙     
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  相似文献   

11.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 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旬基督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12.
新月     
我“望”过一次新月。那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伊斯兰教“斋月”结束前的一天,因为好奇,我跟着大人们来到宣礼楼上“望新月”。我抬着头看啊看,哪儿有新月呀?灰蓝灰蓝的夜空上,只有些许星星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大人们笑起来。“这新月呀,要用心找才看得到。”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来找新月?”一位年轻的“海里凡”笑着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我不依,拉着他的衣服一定要他讲。他拗不过,想了想说:“望新月是《古兰经》上的命令,今天我们望见新月,明天就开斋了,你就可以欢度节日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是…  相似文献   

13.
大约两个多月前,我在教堂售书处看到一本小书,名叫《细拉》,当时我还不明白“细拉”是什么意思,就随意买了下来。后来才知道“细拉”原来是旧约时代乐谱中的休止符,在旧约诗篇中的一些经节的后而时有“细拉”两个小小的字,圣经诗篇的乐谱早己失传,但是“细拉”这个休止符却依然保留在经书之上,可见一定有它重要的灵意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14.
约翰在花园里清扫叶子,修剪草坪,忙碌了一整天之后,他想:“一定会有更快的方式干这个活儿。”  相似文献   

15.
石冠经 《天风》1997,(11):30-30
大约两个多月前,我在教堂售书处看到一本小书,名叫《细拉》,当时我还不明白“细拉”是什么意思,就随意买了下来。后来才知道“细拉”原来是旧约时代乐谱中的休止符,在旧约诗篇中的一些经节的后而时有“细拉”两个小小的字,圣经诗篇的乐谱早己失传,但是“细拉”这个休止符却依然保留在经书之上,可见一定有它重要的灵意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16.
我每周末都由县城回到镇上的家。无论天晴下雨,奶奶都坐在台阶的藤椅上,向着我的方向痴痴地看着。一直要等我上前挠挠她的手心,她这才用手搭在眼帘上:“春宝回来了。”她已经看不太清楚人。我再用手指温柔地梳理她的头发,她确定了:“春宝回来了!”我大声说:“是呀!是我!”其实她听不见。我挨挨她的脸,她灿烂地笑起来,拉着我去她屋里。她将姑姑叔叔们送来的东西留了下来:软乎乎的饼干,大枣,绵软的糖果。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知道,克什米尔高山终年白雪皑皑,克什米尔谷地碧绿如茵春华秋实,素有“花雪丽国”之称。许多人还知道,克什米尔是个是非之地,历经多次战争,暴力事件频繁。但很少人知道,克什米尔有一个著名的别称,叫做“苏非花园”(PEER WAIR)。虽数次访问印度,但次次都与“苏非花园”擦肩而过,花园畅游似乎永远只能是一个美梦。很幸运的是2005年的夏天,这个挥之不去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巨大的出游冲动支撑着我冒着45度的高温走向新德里火车站,经过16小时的火车,再经过9小时的汽车颠簸,终于到达了印控克什米尔的首府斯里那加。走进这座重兵把守…  相似文献   

18.
瞄准前方     
“我无意于手中的鲜花,只衷情前面更美的花园。”一位成功的女士如说。“我没有时间关心绊倒我的脚下石头。”一位商海中屡屡受挫又屡屡站起的男人如是说。“我不期望有幸运降临,我只要自已的路在一点一点地问前延伸。”一位刚刚踏上生活之旅的年轻人如是说。三位年龄、性别、经历大不相同的人,却道出了一样的生活真谛——人生,无需俯视,也无需仰视,只需瞄准前方。因瞄准前方,我们迎风张开猎猎作响的信仰的旗帜,把跋涉千山万水的豪情,挥洒在风雨相随的漫漫长旅。因瞄准前方,我们更陡然发觉,自己也是一轮太阳,也能够并且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19.
滕吉菊 《天风》2004,(1):22-23
第一次听到“圣诞节”是在爷爷讲的故事里:许多许多年前,伯利恒的马槽里诞生了圣子耶稣,圣诞老人会在每年的这一天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小时候,爷爷总会讲这样的故事哄我睡觉,他总会说:“你乖乖睡觉,圣诞节的时候就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我从没见过圣诞老人,可是真的会收到礼物,于是,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十分的相信有那么一个身着红衣、胖乎乎的圣诞老人,他赶着驯鹿,拉着雪橇把礼物送到我的床  相似文献   

20.
一天,学校门口来了一个女疯子,只见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年龄约三十多岁,被一群顽皮的孩子追打着。她拉着学校的大门,眼睛发亮,痴痴地向里望着。这时,几位老教师认出了她,忙驱赶走了顽童,把她让进了教务处。当女疯子认出面前是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时,一下子高兴起来,拉着老师的手不停地说:“老师,我会唱歌,我给您唱首歌吧;我会跳舞,我给您跳个舞吧……”见此情景,几位老师惋惜、痛心不已,连连地说:“孩子,不要再说了,坐下歇歇喝口水吧!”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