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6,(2)
正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中国与亚欧大陆各国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不可或缺,作为中华母体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诚法师《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下文简称《文明的对话》)契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对佛教文化历史经验启示、价值内涵、和平实践、宗教和谐对话等内容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2.
苏丹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协议的国家。苏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环境为中国和苏丹顺利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苏丹是多元文明汇集的国家,传统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存,是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苏丹宗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从宗教与世俗关系、宗教与部落纷争、教派冲突与极端主义风险三个方面分析和评估苏丹的宗教形势以及存在的宗教风险,以期助力于中苏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形势下推进对外合作的总体构想,对当前的内政外交具有指导性作用。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枢纽和桥梁地位,然而外部大国在中亚竞争激烈,中亚诸国亦面临诸多问题,导致"一带一路"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伊斯兰复兴是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重要政治现象之一,随之出现的宗教极端主义挑战地区安全,因此,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战略实践有何挑战、挑战程度如何、有无深远影响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一、"一带一路"是历史记忆,也是中外重构的新时空说起"一带一路",自然会想到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打通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把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宗教文化情势呈现出两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宗教极端主义活跃态势,进而对有关地方和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不同类别宗教极端主义在"一带一路"倡议地区同时返潮的现象,既是地区内部社会物质条件不合理迁移的结果,也是非西方弱势文明话语在西方元叙事面前长期失语的结果。对此,加紧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塑国际发展正义,推动构建尊重人类文明和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开放全球化体系或可为宗教极端主义找到一条根本性的治理路径,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恢复宗教正信、破除元叙事迷信则是三种可以递次采取的有效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又是当今"一带一路"路线图中的枢纽。作为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和世界最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无疑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广州随处可见的阿拉伯商人,自然肩负着联结新丝路的历史重任。"官方公布在粤的外籍商人30多万人,其中一半是外籍穆斯林商人,这些穆斯林商人大多来自阿拉伯国家。"中国伊协副会长、广东省伊协会长、广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视野下,研究宗教极端主义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概略介绍,为的是说明它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活动和发展,日趋严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个现实的、有形无形的威胁。在反对并加强宗教极端主义研究的同时,亦应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对"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国情、政情、群情有所研究、评估和研判,以保证倡议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的有关论述中,多次提到宗教及宗教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线国家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56个国家。从"一带一路"与宗教的历史关系来看,延续约两千年之久的古代丝绸之路充满了宗教传播和交流的史实。一些国家还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可以说,"一带一路"既是文明交流之路,也是宗教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一带一路"沿线非常重要的国家,也是多趟中欧班列的必经之地。本文将在探讨乌克兰的宗教历史、宗教信仰格局的基础上从宗教法律政策、政教关系、教派矛盾等维度对乌克兰的宗教风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评估宗教交流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构中的功效后发现,"宗教因素"既是我国与丝路国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助力,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深化伙伴关系的现实动力;量化分析表明:"宗教因素"在我国周边外交中既是一个历史变量,更是一个现实变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宗教人口分布对中国周边国家宗教基本格局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去中东化"发展趋势,使得"一带一路"面临宗教极端主义冲击的可能性激增;将宗教交流纳入经略周边的新思路以助力"奋发有为地开展周边外交"的对策建言,旨在强调宗教资源转化为外交资源后,实际彰显了优化"一带一路"软环境的战略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就未来国际经济交往合作和对外开放格局提出的战略构想。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固然涉及经贸领域,但也涉及外交领域、人文领域等多方面内容。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视角分析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宗教文化因素。作者认为,同伊斯兰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应当把深入了解伊斯兰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对于建立互信和深入开展中外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宗教界和学术界都应当在民间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宗教极端主义并非宗教,而是宗教政治化的产物。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危害边疆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是"三股势力"的思想基础。治理宗教极端主义需要追根溯源,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政府、公民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是一种动态、主动的治理模式,可以在当前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1):118-124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资本"走出去"为基础,驱动中国的设备、服务、技术、标准、货币和文化联合"走出去",是中国传统的产品"走出去"和资本低层次"走出去"的升级版。论文首先从对外经贸格局、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分工地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其次,从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状况与特征;最后,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基础设施投融资、人才培养、利益保障和风险防范等视角入手,提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6,(4):35-41
本文引用最新权威数据概要介绍了欧洲现有难民问题的发展状况,指出穆斯林移民数量的不断累积以及由此进一步加深的主流社会对可能导致的"欧洲伊斯兰化"的担忧,是目前难民危机得不到解决的深层原因。欧洲极右势力借口"反伊斯兰化"、"反移民",试图进一步撕裂欧洲;少数极端主义分子屡屡制造事端和发动恐袭,则又加深了欧洲社会对穆斯林群体的反感和猜忌。难民危机在内外极端主义势力的拉锯中变得更加复杂,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无神论》2021,(2):42-48
在有关宗教极端主义本质的探讨中,国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的"异化"与"蜕化",宗教与极端主义"无关"。然而,检视异化蜕变论会发现,其解释力有明显欠缺,即忽视宗教自身所负载的政治社会因素,研究视角呈现反工具主义与还原论取向,缺乏细致的因果分析,定义也存在着模糊性。宗教极端主义很难在相对有限的内部视角与较为封闭的话语体系内被给予合理解释,而需借助更为广阔的外部视角与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撒哈拉以南非洲日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想地,这里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宗教极端主义"恶之花"的怒放,同样也根植于这片特殊的"沃土"。伊斯兰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以温和为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教中发生、发展,与该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恶之果",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难以下咽之苦果,其负面影响远超宗教之外。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交流互动的历史更为悠久、参与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入,因此血缘宗亲及宗教信徒正成为一国公共外交战略体系中颇具特色的跨国社会资本。相对于本土宗教、传统宗教及其他外来宗教,基督宗教在东南亚华人族群中的传播尤为迅速,已成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跨民族宗教和跨文化宗教代表。华人基督宗教社团在积极推进信仰沟通、族群认同、社会凝聚和共同发展的同时,还依托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网络与中国本土民间团体进行跨境互动。我国应将华人基督宗教视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特殊资源,以期夯实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基督教与"一带一路"有着极深的渊源。"丝绸之路"提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成为不同宗教传播和对话的媒介。中国基督教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大局,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一、发挥纽带作用古丝绸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呈现多宗教聚集、民族文化各异的特点。面对诸多的文化差异,需要经历求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支点国家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支点国家,更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的应有之义;如何防范中国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支点国家战略合作中的安全风险则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之一;"因国施策"才是防范"一带一路"安全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对沿线国家而言,共建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白俄罗斯是与我国共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保障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取得互利共赢的成果,对白俄罗斯的宗教因素及其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在概述白俄罗斯宗教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代白俄罗斯的宗教发展态势与宗教政策,并从宗教信仰格局、民族宗教关系、宗教法治程度、政教关系情况、宗教教派矛盾等维度评估该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存在的宗教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