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拉菲主义的"进化"是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压力包括军事、国际体系与多元文化等因素,内部动力包括宗教整合、身份塑造以及对"圣战"的暴力诠释。萨拉菲主义的"进化"既存在宗教思想领域的革新,也涵盖了组织行动的嬗变。在思想领域,以"尊古"、"循古"为基础,注重意识形态的传承,通过复兴先贤思想,实现伊斯兰教在当代的新发展。在组织行动方面,萨拉菲主义"进化"在当代的最主要表现是分化出了教团型萨拉菲、政党型萨拉菲与反政府武装型萨拉菲等三种基本类型。随着萨拉菲主义在当代的"进化",它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的萨拉菲主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宗教运动。然而,印尼的萨拉菲运动不是铁板一块,由于内部冲突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也门派主要从事非政治性的宣教活动;行动派以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治活动;"圣战"派则以"圣战"为名从事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目标是在印尼建立伊斯兰国,对印尼社会和地区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萨拉菲主义是在逊尼派穆斯林中兴起的一种倡导"托古改制"的宗教政治思潮,政治萨拉菲主义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因2012年埃及光明党的成立而广受关注。政治萨拉菲主义者的特点在于试图以政治参与为途径,达到宣教的目的。本文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视角切入,对政治萨拉菲主义的基本思想主张和演进轨迹进行考察,并指出外部的政治环境,其他类型萨拉菲主义的竞争和政治萨拉菲主义内部存在的张力,使政治萨拉菲主义者陷入了多重困境,以至于在"后阿拉伯之春"时期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宗教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十余年间,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政治话语,引起各国广泛关注。但国际社会"反恐",基本上不问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并努力加以消除,加之一些西方大国在"反恐"问题上施行"双重标准",引起许多负面效应。重要的负面效应之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人们没有花大气力去对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一,即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似乎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问题。在国内,也有论者认为,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无关,这种论调实际上是认定"宗教极端主义"概念本身是一种"话语失范"。本文作者坚持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非主流宗教思想,它与宗教既有许多表面联系,故而具有欺骗性、煽动性,又有本质区别,因而反对极端主义不是反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宗教。本文希望通过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三种形态的解析、研判、评述,深化对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是后冷战时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面对外部的"伊斯兰威胁论"、"文明冲突论"和内部的各种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以及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一种积极反映。它体现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人心思变的趋势,并顺应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莱曼酋长运动组织是菲律宾近年来新出现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与传统的菲律宾南部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不同的是,它产生于菲律宾北部的天主教徒地区,成员都是原天主教徒改宗伊斯兰教的激进穆斯林。它的恐怖主义活动以及同国际恐怖主义网络的联系严重威胁了菲律宾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一度成为"菲律宾面临的最危险组织"。苏莱曼酋长运动组织的出现说明了菲律宾伊斯兰恐怖主义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超验主义产生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是一场哲学和文学交织并分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现实废奴运动,而且为美国文艺复兴的思想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中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和传统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本文试图从形而上学的超验维度梳理分析爱默生的思想来源,阐释爱默生的理论框架及其实质.揭示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是崇尚和平与发展的宗教。但在当今世界上,假借伊斯兰教之名从事违反人类本性的暴力恐怖活动已成为一种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现象。大量事实一再证明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是导致暴力恐怖主义重要思想基础之一,而国内政治、地缘政治、世界政治,特别是霸权主义主导的国际干预则是宗教极端主义形成的重要推手。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与思想根源的视角和层面就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表现形态、基本特征和产生根源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学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尤苏夫·盖尔达维及其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精英和有识之士在谴责和批判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同时,愈益强烈地意识到向世人正确传达和解释伊斯兰教带给人类的和平信息和中和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埃及著名学者尤苏夫·盖尔达维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为这一新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因其卓著的学术成就多次在阿联酋、马来西亚和约旦等国家获得嘉奖。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哲学思想、宗教法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层次论述了盖尔达维倡导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本文作者强调,在当今的世界,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固然重要,但就伊斯兰世界而论,极端主义只是支流,而主流是以中正、中和、中道著称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弘扬主流思想本身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抵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5月3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应邀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宗教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大会,并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佛教慈悲理念,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的讲话。"宗教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大会与"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秘书处第15次会议"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市隆重举行。会议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上院议长兼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秘书处秘书长托卡耶夫主持。  相似文献   

11.
戴震的哲学     
戴震哲学思想的來源戴震(东原)生活的年代,是1723年(雍正元年)到1777年(乾隆42年)。这时期社会对戴霞的生活与思想發生密切关系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当时社会中的資本主义生產要素的萌芽。本來,資本主义生產因素,在明代已經开始萌芽,但是,由于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爭,使整个國民經济,都遭受破坏,当然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宗教极端主义泛滥,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威胁。防止极端思想蔓延和暴力恐怖主义,需要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建言献策,寻找有效解决办法。时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金英《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文明的交融才能实现未来和平"这个中心主题,体现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中华智慧,也是  相似文献   

13.
《战狼》系列电影秉承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主旋律的宗旨,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以"救援"为核心的视觉盛宴。充分反映与高度渗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依靠国家强劲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全人类命运与共的普世共同体。它符合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满足当下国际治理集体行动的迫切需要,是真正尊重人的生命本源、捍卫人的价值的思想,是实现人类共生存、共发展、共命运的永恒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与马克思同时期的德国哲学家洛采对现代哲学影响深远。洛采发起价值哲学以应对思想、生活中的二元困境。在本体论方面,柏拉图的"理念"被改造为三重"现实性"中的"有效""价值"以和解"心""物"二元对峙;在世界观方面,通过对科学之"真"重新奠基来化解机械论与浪漫主义的僵持;在伦常-实践论方面,通过引入"善""美""圣"价值来沟通规范主义与快乐主义、有限者与"无限"的割裂。洛采之后,价值哲学的三种主要形态各有侧重与得失。而当代价值哲学则仍需重担"和解"二元乃至多元对峙之使命。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新康德主义研究述介毛怡红新康德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它起始于19世纪50——60年代。在本世纪初一跃成为德国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始,随着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其它哲学流派的兴起,新康德主义逐渐走向低谷。由于新康德主义不仅是教授们所积极倡导的学院哲学,它还渗透到当时德国社会政治运动及文化思想领域中,因此,人们又称这种哲学现象为新康德主义运动。一、新康德主义研究的历史沿革虽然新康德主义在哲学史上,曾经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但是,系统地研究和评价它却是近年来的事。本世纪50——60年代,随着德国哲学向科学理论.新实证主义及分析哲学的突然转向,新康德主义在德国一度遭到冷遇。一些重要的哲学史著作.如施太格缨勒的《当代哲学主流》对它几乎只字不提。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卢卡奇则认为.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教授思想体系对哲学发展无任何意义①。布洛赫则在谴责新康德主义对康德思想歪曲的同时,把它仅仅看作一种国家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尽管他本人曾就李凯尔特的认识论做博士论文).认为其认识论上提出的问题只是一定党派利益的产物②。70年代末以来,德国哲学界对科学理论及文化哲学问题的普遍关注重新点燃了研究新康德主义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应哈萨克斯坦官方邀请,5月30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吉宏忠道长、国际部负责人郎彩云,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国际部副主任王立,上海玉佛寺体厅法师一行5人,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宗教反对恐怖主义"国际会议、"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秘书处第十五次会议。同机前往的还有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赵正永、办公室主任陈立民等。5月31日,"宗教反对恐怖主义"国际会议在阿斯塔纳和平与和谐宫  相似文献   

17.
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世界哲学》2005,(1):90-97
康德的"永久和平"(der ewige Friede)概念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在康德之前,马基亚维里、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博丹、霍布斯这些近代政治哲学和国际法学的奠基人都对永久和平的理想不屑一顾.只有圣·皮埃尔神甫的《欧洲永久和平的方案》和卢梭的和平观念构成了康德"永久和平"概念的直接源头.在《永久和平论》中,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并提出,共和国家的自由联盟是永久和平的基础,并给出了一整套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世界公民主义"(Cosmopolitanism),给出了今天人们称之为"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的哲学论证.这个思想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这些当代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5,(5):110-116
马克·布劳格力作《经济学方法论》的问世是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史上的大事。它把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推到经济学方法论讨论的中心位置,突破了上个世纪80年代前经济学方法论的传统研究范式。本文探索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写作缘起和思想,并对其思想及学术地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于教会神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通过解读"圣事是一种标记"和"圣事要借助于可感事物和话语",将圣事源自于天主的"奥秘性"与开放给人的"标记性"结合起来,强调了圣事指向人、适合于人并最终圣化人的属性。以这一圣事学说为基础,天主教的圣事神学指导天主教信众构建起了以圣事为中心的宗教信仰生活,发展出了丰富的圣事礼仪文化,从而显示了托马斯·阿奎那这一圣事神学深刻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