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牟钟鉴在《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16日第三版上撰写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在现时代作了新的解读。作者指出,第一,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是“鸦片论”,即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它没有揭示宗教真正的本质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可以概括为两论:唯物的反映论和社会改造论,都是从社会角度看宗教。第二,列宁时期,俄国式、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解释出现了问题,以致于宗教“鸦片论”或“鸦片基石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文摘     
生根建造蒙爱的教会胡蒙爱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题为《生根建造蒙爱的教会》的文章,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提出神学思想建设的主张,使基督徒对圣经的认识有了新的开启。神学思想建设是中国教会在新的历史处境中,对自身进行调整的必要步骤,是自身主动追求进步和争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勇敢探索。神学思想建设的原则是在不违背纯正信仰、尊重圣经权威的前提下,找准时代的脉搏,建构中国教会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要树立在中国公众中的认知度和可信度,使中国教会在中国大地上有美好的形象,且被中国社会大家庭所…  相似文献   

3.
文摘     
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章铸在2007年7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作者认为,回顾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不论是西方传教士还是中国基督徒,都曾致力于反省如何结合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他们主要从两个不同进路入手:调适与对话,寻找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汇通点,  相似文献   

4.
文摘     
《中国宗教》2006,(7):62-63
  相似文献   

5.
文摘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    刘延东在《人民日报》2004年8月30日第9版刊发文章,提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战略性特征。我国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有1亿多人。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文摘     
丁光训主教的神学主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在爱中寻求真理》一书中刊载了瑞士白德培的文章《丁光训主教的神学主旨——“爱永不止息”》。作者认为,丁主教的历史考据见解表明他是一位深刻的诠释学神学家和教会领袖。在对圣经文本进行解释的同时,他也对自己所处的时  相似文献   

7.
文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立天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发表文章《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文章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宗教学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文摘     
《圣经》与中国文化李向平在《天风》2004年第10期撰写文章,认为在中西文明的交流当中,《圣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近现代中国文学领域,《圣经》的翻译和流传对“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社会发展变化至今,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圣经》的汉译及其汉语基督教的形成历程,实际上就是凝结了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是我他之间的沟通、协调,彼此吸收、双方融合的过程。基督教灵性启示的传递,同时亦可以从中国文化精神中获得…  相似文献   

9.
文摘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方立天在《文史哲》2004年第4期撰写文章,认为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和理想价值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佛教的人文精神,构成佛教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形态。首先,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奠立在佛教世界观——缘起论的哲学基础上的。其次,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祓苦”的践行和作用。大乘佛教强调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以普度众生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伟大理想。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精神。第三,随着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发展,佛教越来…  相似文献   

10.
文摘     
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李向平、高虹在2008年第10、11期《法音》上发表文章《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模式——当代中国四大寺庙的比较研究》。文章指出,在台湾佛教和其他社会因素的促进下,当代中国佛教和寺院从传统丛林向现代教团发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农村宗教问题的经济分析高淮成在2006年第1期《滁州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农村宗教问题经济分析》。作者认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信仰宗教的问题值得关注和分析。农民信教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1、宗教的教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摩擦,维护和营造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宗教研究与创新意识金泽在2007年6月26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上发表文章《宗教研究与创新意识》。作者认为,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在创新。这一研究能否为党和政府、为社会各界提供一套较有价值的理论和战略谋划,关键在于它能够提出哪些新问题、新思路和新策略,在于将国内外的一切经验和优秀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的宗教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结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三个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牛苏林在《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宗教理解,更多地囿于1844年文本,甚至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马克思一生仅用过一次的一个过渡性的临时喻语,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事实上,纵观  相似文献   

14.
文摘     
浅谈“向善与诚信”的道德理念胡凯明在《天风》2004年第四期撰写文章,认为“向善与诚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相应的道德理念,其意义是比较广泛的。基督教圣经称为“良善与信实”,其道理是相通的。“向善”是时代的要求,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人格价值导向。基督教圣经特别提倡人“向善”的本性,强调用爱心无偿地给予别人服务和帮助。我们是社会中人,在社会成员中能广泛形成一种知善知恶的能力和去恶从善的自觉态度,不但可以使社会风气不断地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和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诚信”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一种无形资本。当今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文摘     
《道德经》返朴归真思想的现代意义周高德在2007年第1期《中国道教》上发表文章《老子〈道德经〉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作者认为,道教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返朴归真思想。这些思想对后世  相似文献   

16.
文摘     
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季剑虹在2007年10月上半月刊《天风》上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2007年7月在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17.
文摘     
  相似文献   

18.
文摘     
积极推进宗教与法治的研究金泽在《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撰写文章,提出研究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研究有关政府与宗教团体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律问题和实施策略,在中国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意义尤为重大。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无论是宗教发展的现状还是人们对宗教的看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与各种恐怖活动频频发生的国际大背景下,宗教与法治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且关系到实际操作,关系到民族团结、国泰民安和文化安全,关系到能否保持国家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  相似文献   

19.
文摘     
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唐明邦在2005年第1期《宗教学研究》上发表文章《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作者提出,宗教的魅力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信众,采取特殊宗教仪式、宗教法术,净化人的心灵,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诸社会意识形态中,宗教的特点即发挥灵魂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摘     
认识宗教文化朱咏在第291期《学习时报》上撰文《认识宗教文化》,指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