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心理控制区水平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了在同样的外部强化条件下,不同心理控制区水平的初、高中学生在创造力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初、高中内控组的内控分数与创造力的独特性分数之间相关值达到显着水平;初中内控组在创造力三项指标上皆高于外控组;高中内控组在创造力的独特性、灵活性指标上高于外控组。  相似文献   

2.
许有云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7,30(6):1305-1308,1304
运用投射性情境故事和Rutter量表(教师问卷)研究了204名幼儿对损人情境的道德情绪判断、错误信念水平、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男性幼儿的违纪行为显著高于女性,神经症行为得分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随年龄增长,对成功损人者之情绪判断为积极的人数会减少、而判断为消极的人数会增加,对失败损人者之情绪判断为消极的居多、而对成功损人者情绪判断为积极的为主。(3)幼儿已经基本能完成道德情境中的错误信念任务,当接受别人的"错误"表扬时会产生积极情绪。(4)未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儿童的神经症得分显著高于完成者,对成功损人者之情绪判断为积极的儿童的神经症得分显著高于判断为消极者。  相似文献   

3.
校长领导行为类型问卷及类型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报告为《中小学校长领导类型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研究》课题的校长领导类型和学校组织效能部分。通过对北京市城、郊三个行政区的111所中小学的一千多名教师及校长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报告1.问卷的信度;2.小学:教师评价与校长自评在领导行为问卷的教育、政治、象征、结构四领导行为上得分差异不显着,人际领导,差异显着;中学:在教育、政治、人际、结构四个领导行为上,自评与他评差异显着,对象征领导行为,两者评价一致;3.对58所小学,53所中学的教师领导行为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Ⅰ型与Ⅱ型两类学校,它们在组织效能上差异显着。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为取样的方法,对242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10天的现场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样本339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班和大班幼儿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次数显着多于攻击异性同伴;(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起因的次数分布存在极显着的差异,但各种起因的次数在三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差异;(3)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85-1388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70名大学生内外控、自信的测试,结果表明: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学业自信的预测力最佳;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京地区中小学组织气氛状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北京地区的中小学校组织气氛进行了调查,内容涉及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事业信守、教师团体行为和教师个体行为四方面.结果表明:1.北京三个区的中小学校组织气氛状况总的来说是较好的;2.中小学教师在学校组织气氛的绝大多数分量表上的得分呈现显着差异;3.男女教师只在部分分量表上有显着差异;4.三个区的教师在绝大多数分量表上存在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境,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榜样训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同时,移情训练和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初期和中期无显着差别,但是在幼儿晚期,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的玩具和奖品分享行为上比移情训练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探讨了440名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在教育方式各维度上的表现倾向各不相同,其中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着地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而在忽视维度上得分非常显着地低于其它维度的得分。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年龄与性别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母亲的教育方式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有显着差异,而家庭经济状况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显着。  相似文献   

9.
幼儿同伴关系与情绪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某幼儿园大班58名幼儿为被试,采用四种情绪理解任务测查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并采用同伴提名法测查幼儿的被接纳和被关注程度.通过对五种同伴关系类型的幼儿在四种情绪理解任务上的差异研究,考察同伴关系与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欢迎型幼儿在四种情绪理解任务上的表现显著高于被拒绝、被忽视和矛盾型幼儿;幼儿受同伴接纳程度与其情绪理解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被同伴关注程度相关不显著;同伴接纳程度对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764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首先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然后通过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差异来确认潜在类别的效度。结果表明,从青少年的角度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积极型人数最多、消极型人数最少。此外,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在这三种潜在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本研究得到的三种潜在类别有较好的效度。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低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型的得分;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高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型的得分。  相似文献   

11.
廉富蕊  丁芳 《心理学探新》2012,32(2):160-165
该研究为了减少幼儿在园欺负行为,采用情境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对36名中班幼儿和39名大班幼儿的欺负行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结果发现:角色扮演法和情境讨论法对减少幼儿的在园欺负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角色扮演法对幼儿在园欺负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而情境讨论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影响效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对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欺负行为都起到了一定的矫正作用,中班幼儿的在园欺负行为下降水平略高于大班幼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训练对减少中班男生和大班女生的在园欺负行为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幼儿责任心发展是儿童社会性人格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根据幼儿责任心的主要维度编制了幼儿责任心发展的问卷,并对318名幼儿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除在过失责任心方面,大班是发展关键年龄,在责任心的其它方面,中班是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责任心发展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任务责任心、自我责任心、承诺责任心是3-6岁幼儿责任心的主要表现形式,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过失责任心是其次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杨丽珠  马世超 《心理科学》2014,37(6):1377-1384
目的:划分初中生人格类型及考察初中生人格类型的年级与性别特点。方法:本研究使用初中生人格发展自我评定量表对某地区3602名初中生被试施测,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对初中生人格类型进行划分,使用无序多分变量的Logistic回归考察初中生人格类型的年级与性别特点。结果:依据人格类型划分的相关理论和潜在类别分析的拟合指数,初中生可划分为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三种人格类型,其中适应型人数占大多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型在初中生人格五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另两类;过度控制型有低情绪稳定性和低外倾性,同时有中等程度的亲社会性、智能特征和认真自控水平,低控型人格类型在大部分人格维度得分均较低。随年级增长,初中生适应型人数比例有显著下降趋势,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有所上升。性别差异方面,女生人格类型的适应型人数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依据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理论,初中生三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得到重复验证,人格类型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集中考察儿童对电视中呈现的两种不同信息的加工过程.根据信息呈现的特点,将两部动画片划分为14个隐性信息片段和20个显性信息片段.48名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观看了实验材料,收看时受到透射在幕布上的幻灯片的干扰的儿童作为实验组,而未受到干扰的作为控制组.实验结果显示,干扰因素对显性信息的理解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对隐性信息的理解未产生显着影响;大班和中班的视觉注意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大班对隐性信息的理解要显着好于中班.这些结果说明儿童对显性信息进行被动加工,而对隐性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儿童有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的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的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的成就感、人格解体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80%的幼教人员不主张儿童的发展是其固有品格的自然表现;平均有70%的幼教人员认为与成人相比儿童具有许多优良品格,但教师的这种评价显着地低于学生;在教育问题上主张正面说服教育、反对惩罚儿童的观点,师生是相当一致的;幼教人员对培养儿童自主地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的观念非常薄弱,其中学生的这种观念更显着地低于教师.  相似文献   

17.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蒋奖  许燕  林丹瑚 《心理科学》2004,27(2):364-366
通过对320名医护人员的调查,探讨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疲惫、去人性化与A型人格、控制点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成就感与控制点存在显著负相关。(2)A型人格、控制点对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控制点对个人成就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与B型人格相比.A型人格者的去人性化程度更高;与内控者相比,外控者工作倦怠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探讨了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对平均决策时间、决策的信息搜索深度和决策的信息搜索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平均决策时间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平均决策时间要长。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平均决策时间长。(2)在决策信息搜索深度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信息搜索深度要深。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信息搜索深度要深。(3)在决策信息搜索模式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特质的被试在悲伤状态下更倾向于基于选项加工,内控型个体在悲伤状态比在高兴状态下也倾向于选项加工,而外控型个体在高兴情绪状态比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更倾向于线索加工。  相似文献   

19.
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力平 《心理学报》2000,32(4):368-373
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了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内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均优于外控被试;对于抽象图形,外控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优于内控被试。说明不仅外显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是敏感的,内隐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同样是敏感的。实验结果还显示,记忆水平与材料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未来时间透视及其与控制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修订的Fingman和Perlmuter的未来时间透视问卷、Lev-enson的控制观量表对167名大学生、46名进修教师和33名老年大学学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①不同年龄被试者的未来时间透视具有相似的模式,即关注近的未来,并具有显着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②被试者关注未来时间的长度与控制观的内控水平呈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两水平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关注未来时间的密度与控制观的三水平均呈微弱相关;但思考未来时间的清晰度与控制观的内控水平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两水平则呈显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