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理学的整合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荣双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3,26(2):349-349
1 心理学不统一或分裂的原因  一是笛卡尔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二元论将学术理论观点分为客观与主观以及质化与量化等等。这样对立的区分模式在心理学中已成为一种思维和研究定势 ;二是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金布尔发现心理学中存在五个与之相关的对立范畴。沃特森则认为有 18个 ,黑特认为有 12个。我国的研究者指出这些对立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和价值中立对价值负荷说等方面的对立。表层研究与深层研究的对立以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研究等方面的对立 ;三是方法论的对立。实证主义和现象学…  相似文献   

2.
A型行为与冠心病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为肯定的观点,认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有必然联系,甚至是其“倾向个性”或其“易患行为模式”,这类观点较为普遍;另一种为否定的观点,认为将A型行为与冠心病联在一起的简单模型是不适宜的。对此对立的两种观点及其争论,本文作者从认识论角度,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结论性的定论必须有普遍性一般性意义,而肯定性的观点是犯了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的逻辑错误。最后,作者就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提出了假设,供同道们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3.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明 《心理学探新》2000,20(2):8-11
西方心理学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由来已久,构成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两 种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心理学科学观、人性观、本体论和方法论四个方面,这种冲突造成了西方心理学目前的困境。作者认为,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冲突的存在揭示了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心理学统一的前提,并对心理学的本土化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整合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叶浩生 《心理学报》1999,32(3):349-356
金布尔的研究证实西方心理学中的“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倾向的存在。科学主义的盛行和对经的不满与反动,实证主义,现象学和释义学的影响,学派和组织的门户之见是心理不中形成两种文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科学模式与人文科学模式的对立,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价值中立说对价值负荷说是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对立和分裂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冯特心理学是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种重要样态。本文展现了冯特心理学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元素与整体、说明与理解、逻辑与直觉等几种对立倾向,试图澄清对冯特心理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女性心理学的进化与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女性经验主义强调男女的共性,女性立场论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尽管在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是两者都认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东西决定着社会性别,因而是本质主义的观点,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性别乃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新学派。这一学派强调,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本性或价值,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在美国,由于他们的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现已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美国人本心理学的兴盛和发展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对于这一学派的情况及理论观点尚无系统介绍,这里是一个初步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潘菽把心理分为认识活动与意向活动,两者在内容、功能及具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但又在实践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统一于人类的实践。这为回答当代科学与人文两种取向心理学对立的根源、统一的基础及途径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7,30(3):737-740
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是心理治疗领域中两种对立倾向。本质论坚持了经验实证主义的传统,代表着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现代主义取向;这一取向把病理心理作为行为问题的本质,从个体的内部寻找产生病理心理的原因。社会建构论挑战经验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病理心理并非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文化建构。它代表了心理治疗领域的后现代主义取向。作者认为,两种取向的对立短时间内难以消解,在目前的条件下,应开放和宽容,互补互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要研究的只是心理学及心理学史方面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共分两部分,其第一部分所要研究的是统一心理学如何分支的:从理论认识观点来看,分为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从方法论的观点来看,分为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经验心理学;最后,从具体的专门观点来看,分为各种不同的分支与小分支,其中,尤其是在应用心  相似文献   

11.
霍涌泉  魏萍 《心理学报》2011,43(12):1468-1475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 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多元主义辩证法等新取向, 其中批判心理学已成为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随着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的日益高涨,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理论资源, 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舒跃育 《心理科学》2013,36(6):1510-1516
人们曾在不同层面上讨论心理学的危机,而这种对危机认识的偏离本身又进一步加强了学科本身的分裂。在总结前人对危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表明,心理学危机是心理学学科发展中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其实质在于心理学学科同一性的缺乏,而根源来自于心理学建立之初的理论基础。因此,心理学危机的解决有待于其学科同一性的确立,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则有待于其学科同一性的展开。  相似文献   

13.
From physical tim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moments of psychological time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4.
关于心理学统一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孝威 《应用心理学》2005,11(3):282-283
借鉴物理学中研究物理世界各种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性的思路,分析心理现象中的各种相互作用。指出心理现象中存在以下几种不同性质的心理相互作用:心理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心脑相互作用,心身相互作用,心理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心理活动与社会相互作用。这些不同性质的心理相互作用具有共同的基础,由此得到心理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可以构建大统一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尝试把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和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统一在这个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15.
有关西方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2,34(4):101-106
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上 ,西方心理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该文认为 ,心理学的确存在着分裂的危机 ,因为心理学至今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 ,且心理学的分化导致了心理学机构解体的危机。但是心理学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观点是可比的 ,可公约的 ,因此整合是有希望的。在迈向整合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着两个障碍 ,其一是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力主以自然科学为楷模 ,通过严格客观方法的应用 ,实现心理学的大一统。客观主义由于压抑了不同的声音 ,阻碍了对话 ,给心理学的整合造成障碍。其二是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在“怎么都行”原则的指导下 ,认为任何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相对于它所产生的背景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没有任何外在于话语群体的标准作为最终的尺度。相对主义的观点导致了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无原则多元化 ,使得西方心理学分裂危机进一步加深。该文主张心理学的整合应该是在一个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化的整合 ,即允许多元化和多样性成分的存在 ,但不同成分之间是互补的 ,而不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17.
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心理学分裂危机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心理学家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而陷入破碎和分裂之中,其它学科的蚕食也对心理学的存在构成威胁。整合并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心理学破碎的现实需要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以系统论的科学观为指导是心理学整合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remains a divided one. Several different sub-disciplines (e.g.,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behaviorism, social, etc.) form what could be a unified scientific area. However, there is no widely accepted theory of unification. Charles Darwin once theorized that evolutionary theory would change the foundation of psychology; but over the year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has been met with hostile resistance from some of the prominent psychologists within the other sub-disciplines. Yet in recent years, all of the divided sub-disciplines of psychology have been slowly implementing evolutionary principles into their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This slow integration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to the other sub-disciplines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 unified psychology with evolution as its found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within each major sub-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to show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theories,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becoming the unifying paradigm upon which the entire field of psychology can be based. A call for action to continue this proces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浩生 《心理学报》1998,31(2):204-210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思想倾向:1.个体主义,指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仅从个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的思想与行为,忽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2.非理性主义,这种思维倾向把意志,情感,本能冲动、原始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看成是心理的本质,贬低理性思维的作用;3.客观主义这种思想倾向把客观性作业一种教条进行崇拜,对客观化研究的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reudian, drive-structure theory. It is argued that counseling psychology has committed the classical response to the Oedipal conflict in its treatment of counselor education by identifying with the aggressor (i.e.,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 more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ing psychology and counselor education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