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就目标定向与社会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认知模式已成为教育、体育、工作管理等领域内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研究的基础,这种模式集中地体现在对成就活动中决定个体认知与行为的成就目标定向的分析。该文回顾社会认知过程在成就目标定向与结果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并对此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王雁飞  凌文辁  朱瑜 《心理科学》2003,26(2):366-367
1 引言当今许多应用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说明个体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他们认为 ,人类的成就动机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而是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解释 ,人们的成就行为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目前 ,社会认知模式已成为教育、体育、工作管理等领域内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研究的基础 ,这种模式集中地体现在对成就活动中决定个体认知与行为方式的成就目标定向 (achievementgoalorientation)的分析。目前 ,探讨社会认知过程的中介作用是成就目标定向研究的热点之一。2 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来源及其概念释义成就…  相似文献   

3.
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今许多应用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个体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他们认为,人类的成就动机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解释,人们的成就行为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社会认知模式已成为工作、管理、运动、教育领域内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研究的基础,这种模式集中地体现在对成就活动中决定个体认知与行为方式的成就目标定向(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4.
方媛  祝蓓里 《心理科学》2000,23(2):236-237
1 前言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部动机、保持和提高自我效能 ,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的重要保证。八十年代以来 ,在社会认知研究模式的指导下 ,梅尔、尼克尔斯等理论家创建的成就目标理论 ,集中于对成就情境中决定人的认知和行为的成就目标的分析。国外已就成就目标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并且得出一致的结论 :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 ,对于体育运动中个体的动机过程、认知、情感和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而且在特定情境中究竟采取怎样的目标定向 ,不仅受到个人倾向性目标定向的影响 ,还受…  相似文献   

5.
成就目标分类及其动机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问题提出当前国内外教育领域非常关注成就目标研究。成就目标即成就行为目的,它具有认知(如情景认识、成败归因)、情感(如焦虑)和行为(如学习策略、任务选择)特征。Dweck认为由于对智力与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在成就情景中,儿童主要追寻的成就目标具体可分为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还指出与此两种成就目标相对应存在着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有不同特点的两种动机模式──掌握模式与无助模式。最近有研究者认为当前成就目标理论主要关注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实质上此两种目标都属于对成就动机接近定向的分析,而对回避定向的作…  相似文献   

6.
目标定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解释个体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早期的研究者提出个体具有的目标定向分为学习目标定向和绩效目标定向两类,并将目标定向视为单因素结构。此后,Button等人通过实证研究,首次用数量化结果否定了目标定向的单因素论,证明学习定向和绩效定向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近期VandeWalle提出了目标定向三因素论,认为除学习目标定向外,绩效目标  相似文献   

7.
傅海金  祝蓓里 《心理科学》2000,23(4):495-496
1 前言  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使学生的体育成绩大大提高 ,这一直是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心理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社会认知角度 ,以成就目标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构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情境性目标定向 ) ,研究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是怎样通过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相应的情绪反应 ,而影响学生的成就行为的 ,并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控制成就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上。2 研究对象和方法2 1 被试和研究程序被试是上海市光明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 ( 63f,51m) ,获得前观测数据 (倾向性目标…  相似文献   

8.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京川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4,27(1):168-170
成就目标理论整合了曾经分离的动机研究和认知研究,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领域中的代表性课题。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内在机制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这一领域应改进测量工具、进行重复验证、跨文化研究以及干预研究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8名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FTP)、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学习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FTP、学习定向及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显著正相关,成绩定向与学习适应显著负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行为承诺(FTP的行为倾向成分)、目的意识(FTP的认知成分)、未来意象(FTP的认知成分)以及社会联结对学习适应均有直接影响,同时行为承诺、未来意象以及社会联结还通过学习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目的意识还通过成绩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而未来效能与远目标定向(FTP的体验成分)不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学习适应.  相似文献   

10.
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雁飞  凌文辁  朱瑜 《心理科学》2004,27(1):203-206
本研究共调查来自企业的员工539人,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对个体反馈寻求数量、反馈寻求努力起作用的,成就目标定向的各个维度对结果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成就目标相关研究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就目标作为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在成就目标分类的基础上,评析了成就目标与动机、认知、行为、情感间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43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总体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产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学习策略这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主要是通过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策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7、8、9年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比较密切;②初中生成就日标对求助行为的影响部分是以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传递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社会比较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选取湘潭地区中学生,共计403名有效被试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与成就目标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中学生在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比较上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和社会比较有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比较对成就目标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亲社会儿童具有独特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友善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等。应用SIP范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清楚地揭示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机制,而且还对儿童的行为矫正和训练具有积极意义。但是,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时在理论模型及方法工具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成就动机、成就目标与学业冒险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分析探讨了成就动机、成就目标与学业冒险行为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我国小学生倾向于回避中等水平的学业冒险活动,而选择稍稍低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2.不同成就动机特点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也越高。3.从成就目标的影响看,定向于以强调提高自身知识与能力水平为主的掌握目标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定向于成绩目标的学生则表现出回避学业冒险行为的倾向。4.反馈对学业冒险行为水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成功信息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支配下的学生得到结果反馈后,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使用教师关怀行为问卷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65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关怀行为、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教师关怀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掌握接近目标,负向预测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而成绩回避目标负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2)成绩回避目标在教师关怀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则未发现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认知方式与人际交往及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寿欣  李涛 《心理科学》2000,23(1):119-120
1问题提出 关于创造力与场依存——独立性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有过论述,但是,对认知方式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关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威特金(Witkin)等人研究认为,场依存性的人是社会定向,他们对社会线索更敏感,更喜欢与人有联系的情境,而不喜欢独处;与他人相处,在社会行为特征和习惯方式方面表现得更熟练。场独立的人则是非社会定向,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更多自主性,较少考虑他人的意见。场依存性者的社会定向是否就说明他们社会交往技能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同认知方式的人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7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考察受到学籍警告学生、普通学生和获奖学金学生在这三者上的得分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1)在成就目标定向上,普通组与获奖学金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投入上则差异不显著,但两组学生在这三者上的得分皆要显著高于受学籍警告组学生;(2)大学生掌握目标定向、成绩趋近目标定向与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投入皆呈显著正相关,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与时间管理倾向则相关不显著;(3)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通过时间管理倾向间接影响其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三个量表,以724名初中生为被试,对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除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外,掌握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比较、成绩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下行比较间接地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2)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不仅会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下行比较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说明成就目标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