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秉志虽然是一位科学家,但是他对科学论也比较关注。秉志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功能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发表了诸多论著。  相似文献   

2.
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社会上普遍关注PX项目、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多个科学发展问题。谈及色变,霎时间科技这个温和的可爱的人物似乎在谈论间变得那么不可理喻和不值得相信。然而盲从盲信甚至反智带给人们的不是温暖安全,而是更加容易为神神鬼鬼和神功异能等所俘获。掌握科学理性的方法和拥有科学质疑探索的精神将会是我们所需的抗生素,多一点科学理性,多一份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之"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善”最深层次的内涵乃是现代科学在本性上所具有的“优越”,而科学的自成目的使一种纯粹的科学活动成为可能,这是科学因其自身而固有的善。科学之“福利”与科学之“德性”(智慧),是在“对人有用”或“令人愉悦”的意义上而成为“善”的。在科学之“善”的概念内涵中有异常明显的两难。只有当我们真实地注意到那在科学的实际进展中愈来愈令人不安同时又是不可回避之物之时,科学才可能是优越的、自由的(自成目的)、有用的、令人愉悦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划界与医学:—一论在医学中坚持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这里所论的科学划界标准是就自然科学而言的,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最重要的标准是它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科学的这个划界标准今天并未过时,医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相比有其特点,但其为实验科学的医学也应坚持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6.
科学划界与中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划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分,依据科学划界的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以及重建划界的多元标准,中医不晃科学,但中医也不是伪科学,而是一门实用的技艺,因此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的提法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我们反对把中医伪科学化,中医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融入现代医学的发展之中,为医学的发展而奉出自己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弘扬科学精神是当前社会上各项活动中的一个时尚词。许多领导的讲话,传媒的报道和发表的文章,以至某些口号中常常离不开"科学精神"这个词语。中科院今年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调查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中国人开始介绍西方的社会学和社会调查方法。进入20世纪,中国留日学生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并迅速影响到国内,清末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的潮流。民国初年,社会调查走向繁荣,各类知识分子均热衷于社会调 查。知识分子对社会调查的热衷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对社会调查崇尚的背后是国人科学观念的历史性升华。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已经走向了"后学院"时代,在应用语境下与社会之网紧密纠缠。然而,随着科学语境的变迁,科学道德问题却日趋复杂,不断凸显出科学共同体自由和自律缺失所带来的道德困境。反思之后的理性选择是:在科学与社会适度"亲和"下保持道德张力,积极培育具有道德自律精神和自治能力的科学共同体,以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的辩证融合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科学的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相继产生,并且都在高速度发展。认识客体的复杂性与认识主体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内因。国际间的广泛协作,政府的支持,企业与公司的介入,生物信息学与因特网的发展,媒体的关注是外因。内因与外因构成了现代科学发展推动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对一些相关理论、案例的学习,就怎样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scientific realism with regard to the meaningfulness and truthfulness of theoretical statements. Some anti-realists hold that since many important concepts in scientific theories have no specific referent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statements are therefore either false or meaningless. In this essay, I join the debates concerning the plausibility of scientific realism by focusing on two intertwined issues: first, that of how we can we explicate the meaningfulness of theoretical statements, especially statements pertaining to unobservable objects, and second, that of the meaningfulness of theoretical statements for our acceptance of scientific realism.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皮尔士的研究者们都应注意到:皮尔士对于哲学本性的理解在今天很不常用.皮尔士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是一位物理学家,再次才是一位对于哲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就是科学逻辑.哲学被他视为一种严重依赖于科学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就是概括意义上的科学.从历史上澄清这一点,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皮尔士的相关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皮尔士对于科学本性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也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思维的心理学研究起源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在最近三十年不断拓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在科学思维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框架和模型的变化;进而阐述了近来科学思维研究所使用的典型实验范式;最后从发展、个体差异、专家新手比较以及教学干预这四个角度综述了近来一些科学思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申春  刘成刚 《心理科学》2013,36(3):761-767
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或理想普遍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正是对这个观念或理想的百余年历史的追求和实践,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及其历史作为整体的基本面貌,并决定了科学心理学观念的两种范畴含义及其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整体背景中它的现象学传统或道路与它的科学主义传统或道路之间的对峙关系。历史分析表明,对科学心理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理解和实现,与关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探索和理解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以人类思维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为背景,我们发现,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只有实现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它自身;但主流的科学主义传统则要把心理学实现为自然科学,由此实现的科学心理学,只能是对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不端行为在实验科学的早期就已经出现.近几十年各种科学不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科学开始显示出它的“病理学”的一面.回顾历史和现实中一些科学欺诈的案例,并对其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大量事实证明:科学不端行为是科学的一种本质特性,代表了科学的“黑暗面”.对科学不端行为从科学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角度综合研究,才能达到对科学本质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科学精神?自从江泽民从政治家的高度倡导科学精神,并于2000年4月12日为中国科学技术馆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  相似文献   

18.
刁传秀 《学海》2014,(3):175-179
德性在科学因其负面效应而屡受质疑的时代凸显出来,并与科学在活动中交轨,形成科学的德性与德性的科学。科学的德性是科学活动中的德性,而求真、臻善、达美的科学活动决定着科学活动主体理智德性、道德德性和审美德性的生成。同时,科学活动主体的德性需要在科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和践履,并使科学活动成为合于德性的活动。为此,科学活动主体应在科学场中自我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科学活动与德性活动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座谈会上,两科学者们重温了20多年前两科联盟简报上科学家的短文,感慨颇多。同时,关于两科联盟的起源和工作历史也颇受关注。在此编发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以资同好。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证据不仅在司法审判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中也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在审判和科研成果评估中,对“科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科学哲学问题,历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美国止吐药本涤汀前后历时20年的审判历程,突出科学哲学在医药审判实践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