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当下互联网宗教研究聚焦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宗教的功能主义范式不同,本文采取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从信息哲学出发,将信息视为宗教存在与传播的主要形态和媒介载体,深入剖析展示了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的语音、文本、图像、视频、虚拟现实等形态结构,揭示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中介化、智能化和个体化等特征及其蕴含的信息操纵、信息失控和信息极化等风险,提出强化主流声音、增强技术供给等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2.
宗教艺术是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发展与广泛传播,宗教艺术的支持十分重要。本文初步分析了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作用,并简要地阐述了道教艺术的宗教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互联网宗教信息,应推动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由碎片化向网格化转型,建立互联网宗教信息预警体系。针对境外媒体涉华宗教议题,应精准分析其风险点位和关键问题,有理有据反驳其宗教叙事,全方位提升我国在宗教话语和宗教学话语方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针对境外互联网宗教信息,在尊重网络主权的原则下,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和对话机制,有效管控分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世界宗教文化》2021,(2):154-159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推进互联网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互联网宗教安全事关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大局。在互联网宗教治理领域应坚持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要构建互联网宗教治理的制度规范,依法治理互联网宗教。在互联网宗教的综合治理格局中,政府要落实监管责任,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要完善互联网宗教内容审核把关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互联网宗教内容建设,推动宗教信息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大数据方法和思维,打造互联网宗教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互联网宗教重大事件预警和舆情引导机制,坚持综合治理,推动互联网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许慧芳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64-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纵深,学生成长环境中过度竞争、内卷化现象突出,升学压力、就业困境、家庭危机、情感焦虑等问题成为青年学生常常为之困扰的问题,它们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各类宗教传教的突破口。如何对高校存在的宗教传播问题进行法律规制已经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宗教安全呈现纵深复杂的样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宗教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的非法传播问题和互联网宗教组织的管理问题。我国正在不断形成互联网宗教治理的法律规范集群,以《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代表,其较为系统的回应了国家当下的互联网宗教安全问题和宗教活动的合法开展问题。未来期待更多的司法、执法、守法资源的投入,形成“良法”“善治”的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坦荡襟怀,曾包容了世界上兴盛过的各大宗教以及一些民间教派,因此成为一座宗教文化天然的博物馆。一、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佛教、祆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摩尼教等,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宗教进一步多元化。公元前4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佛教僧侣成为第一批奔赴亚洲各地传播宗教的旅行家。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治理是我国互联网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在数字文明建设进程中,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强互联网宗教治理,化解或降低互联网宗教风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是时代之问,对之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拟围绕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茧房”风险与互联网宗教治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空间治理理论,从国家治理逻辑、依法治理逻辑、综合治理逻辑、技术治理逻辑和网络空间行为主体治理逻辑五个维度,提出建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治理的实践体系,高效精准治理互联网宗教,可以有效将“数字风险”转化“数字机遇”,防范化解互联网宗教领域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纵深,学生成长环境中过度竞争、内卷化现象突出,升学压力、就业困境、家庭危机、情感焦虑等问题成为青年学生常常为之困扰的问题,它们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各类宗教传教的突破口。如何对高校存在的宗教传播问题进行法律规制已经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无神论》2021,(1):46-5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宗教传播方式也变得愈加跨区域化和超时空化。在此情形下,以多民族、多宗教为特征的云南跨境民族地区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互联网基督教跨境传播的影响和挑战,这给我国宗教事务管理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挑战。为此,迫切需要从发挥各民族群众的力量、提升宗教事务管理能力、开展法治建设、构建多元治理结构以及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14.
对于宗教传播范畴的界定及对构成此种传播之要素的梳理,将为我们研究各宗教在不同境遇中的传播事实提供理论参考框架及评估考量体系.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对宗教传播概念进行界定,从主体、内容、途径、对象诸方面对宗教传播诸要素进行梳理;(二)在宗教传播诸要素理论框架中评估东正教在中国传播现状,呈现其在中国存在及传播的困局;(三)从俄罗斯族民族意识觉醒、外交干涉等方面来预判东正教在中国可能面临的转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宗教的教义、组织、图像、仪式、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等等,大体上把汉语宗教修辞研究概括为三个层面:一、学科“概念系统”或“体系”的建立。重点是宗教符号象征系统和隐喻系统的描写。二、宗教修辞语境观的建构。宗教祭祀仪式是高度程式化的戏剧修辞,宗教仪式的空间情境是依靠综合性的因素建立起来的。三、宗教传播修辞研究。考察宗教传播活动的内、外部关系,同时对传播过程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宗教的叠加在短短三十余年里呈现出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态势,并产生了互联网刺激宗教复兴的“神话”。这个“神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其它相关问题的判断。然而真实情况是:①宗教并无利用互联网扩张之天然能力;②欧美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宗教持续衰退;③“百度指数” 表明中国网民对宗教的关注度保持基本稳定,且在近年来逐步下降。以上都打破了这个“神话”,从而推动认知和研究的“祛魅”,有助于对互联网宗教的理性化、法治化、规范化治理,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建立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和互联网宗教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以佛教网站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佛教网站为例讨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认为佛教网站就是有独立域名、独立服务器、独立IP地址或虚拟主机的以传播、交流、弘扬佛教教义、佛教文化、佛教精神为主旨的网站;而且,现有的佛教网站,虽然主体上多属宗教的网络化,但其局部也正在具有在线宗教的某些特质.以此,作为网络传播之主体的网站主办者便应以最大化宗教的积极功能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8.
宗教信息在互联网上分布的结构性特征,是理解互联网宗教现象及相关概念的基础。在《互联网宗教信息管理办法》生效前,我国互联网宗教信息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多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散布与聚合并存的结构性特征,反映了互联网宗教信息产生、传布的规律。《互联网宗教信息管理办法》生效后将对宗教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发布和传播有更加明晰的规范,但此前的结构性特征仍然可能在新的规范环境中继续呈现。把握这一特征,对有效规范、管理和引导互联网宗教信息有所助益,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网上基督教传播的基本情况,发现境外一些基督教组织和个人几乎利用了互联网所能利用的所有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创建基督教门户网站、设立基督教社区论坛、开辟基督徒博客空间、利用基督徒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总结探索,2021年底,首部互联网宗教领域部门规章《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宗教事务治理有了具体可供操作的法规依据,对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界合法权益,同时依法规范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互联网宗教领域立法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并对贯彻落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