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探讨方面的历史贡献在于: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的学科框架:非常重视对西方各种有神论心理学思想的批判:视无神论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核心。其历史教训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阶段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时代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理解不够全面。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观。其基本特点是:注重从政党建设的战略高度审视无神论心理与教育;力求运用政策杠杆准确地体现宗教心理的双重功能。文章最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方法论的时代特征及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1882年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的第一篇宗教心理学论文《对儿童的道德与宗教训练》作为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开端,西方的宗教心理学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回顾西方宗教心理学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有神论思潮在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而具有无神论倾向的宗教心理学家的声音十分微弱.这种状况至今仍在延续。本文拟就百年以来西方宗教心理学中无神论与有神论话语权的争夺状况作一简要梳理.并就与此相关的学术文化对策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宗教心理学这门学科,在我国还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当代美国宗教心理学家玛丽·乔·梅多和理查德·德·卡霍所著的《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1984)一书,该书是一部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宗教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它系统地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了宗教现象心理因素的各个方面,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因而被美国正式确认为大学教科书。该书的翻译出版,将有助于我国学者批判地汲取和借鉴西方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辉 《心理学报》1988,21(1):72-78
新开拓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心理学史已经宣告建立。它填补了世界心理学史的一项重大空白,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所瞩目。它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划清了一些基本的界限;基本范畴与术语的研究更加深入,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体系;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更有说服力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建立和发展了国际学术联系,扩大了中国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理论创新离不开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探索,即心理学研究对象边界与范畴的延伸。从科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可证实的心理现象,它是以本体论为前提预设,以可证实性研究方式,以实验方法为技术支持,体现的是研究者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探索新视野在于心理学研究对象还具有主观性、价值性以及常识性水平,体现的是研究者价值涉入研究立场。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涉入转向不仅是心理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视域的扩张,而且也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思考中国特色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时,必须遵循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思路,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宗教心理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三种方法论策略。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地位。第二,依据研究问题的特殊性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心理学研究范式。第三,在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中追求集成创新的互补性优化效应。  相似文献   

7.
宣传科学无神论、批评有神论是否正当、是否合理,是科学无神论研究需要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科学无神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都必须坚持科学无神论。坚持科学无神论不能不分析、批评有神论,这是由科学无神论在研究对象和基本结论方面的特殊性决定的。不研究不批评有神论的科学无神论是不可能存在的。科学无神论研究和宣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科学无神论同努力实现宗教方面的三个"和谐相处"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宗教理论战线担负宣传思想工作责任,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宗教工作的意识形态维度,高度重视宗教领域意识形态矛盾,结合宗教治理方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抓住无神论和有神论、中国化和去中国化两对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坚持宗教中国化大方向,把现实问题搞清楚,把思想道理讲明白,把理论政策宣传好。  相似文献   

9.
魏萍  霍涌泉 《心理科学》2012,35(3):760-766
当今国外心理学研究的各流派中涌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新取向。这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要素的影响力及其对心理学科发展的积极贡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和科学创新精神。但同时,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研究也遇到了巨大的阻抗力量,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如何认识心理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在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无神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它的对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有神论,弄清信神、宗教、有神论、唯心论这四者的区别和联系。第一,信神、宗教和有神论、唯心论是有区别的。四者都是观念形态,都是社会意识,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但是它们的具体形态不同。信神和宗教这二者是信仰形态,有神论和唯心论这二者是理论形态。信神和宗教表现为感性直觉,表现为心理情绪,而有神论和唯心论表现为抽象思维,表现为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1.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永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2010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读过此书以后.我觉得这部著作在高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旗帜、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减低宗教信众增加速度、抵御宗教对群众的精神诱惑和思想渗透夯实基础,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思想根基,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研究对象为各种有神论和无神论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其独特的范畴体系、研究方向和分支学科,远非哲学和宗教学所能涵盖,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3.
彭彦琴 《心理学报》2007,39(4):754-760
与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主义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研究思路不同,中国传统心理学探究走的是“由上至下”的研究路线,即从心理及精神层面最高端入手,强调心理的道德与理性层面,故其实质是人文主义的。现代新儒学作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典范,具有心理学研究“另一种声音”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现代新儒学研究背景及思路的展开,呈现出以传统心理学思想为深厚根基的中国近代心理学的独特个性与自信。这是现代新儒学对中国心理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鉴传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从我自己的感觉看,委婉地讲是不够清晰,坦诚地说是比较混乱。当然,我不是要否定这些研究,而是说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厘清的问题。首先,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清楚。事实上,这二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上都是不同的。其次,大多数讨论都把哲学观、哲学概念的展开方式、哲学的内容、哲学的表述方面混为一谈。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研究的目标是不明确的。从学术的观点看,这就使“什么是…  相似文献   

15.
陈树林 《世界哲学》2009,(6):136-145
20世纪初发生在俄国的文化危机是西方文化危机的重要体现,对这种文化危机的宗教哲学回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白银时期著名哲学家弗兰克站在宗教神学的立场上,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视角,通过建构社会哲学的方式,对这场文化危机做出诊断,并给出医治的药方,他因此成为这种宗教哲学回应的典型代表。透过对弗兰克思想的分析和理论价值的发掘,有助于把握20世纪俄国社会的历史嬗变和西方文化危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期排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或者也讨论到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包括一篇讲宗教与科学的文章。自从科学无神论产生以来,宗教有神论先是和政治分离,自然,也不能再过问军事、经济等问题了。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也借此逐步从有神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学术上,先是科学,后是哲学,也都脱离有神论而自立。在人类公众生活领域,只有道德,还被有神论当做一张牌在到处炫耀。什么"离了宗教就没有道德","信了教就道德高尚"之类的宣传,不仅常常出现在一些宗教家们的言论里,也  相似文献   

17.
王国芳  郭雯 《心理科学》2013,36(5):1237-1241
摘 要 目的:探索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西方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暴力、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研究方法向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刘元  范翠英 《心理学探新》2011,31(2):118-121
进化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但其理论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例如在对男女两性在伴侣选择和婚姻维持的心理行为机制的探究上体现出的一些人类高级情感,如爱情的缺失。文章探讨了进化心理学理论中悲观主义色彩在其主要理论假设中的体现,并简要地将其与另外两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以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要与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时期社会和宗教实际相结合,要与党的总任务、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相一致,必须体现时代性;要研究中国宗教的特点,找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并采取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必须把握规律性;要从本国宗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在理论、制度、方针和政策上有所创新,必须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宗教心理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个新学科。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定义、历史、代表人物、重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几方面,简要勾勒出西方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希望以此启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